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9-06-27王锦艳
摘 要:语文课的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感受美,创造美。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欣赏一切美的形象和情感。最终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一切,充满正能量,创造美,或写出美的文章,或做出美的善举。学生拥有奋斗的动力与激情,不懈努力,创造自己的人生,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本文分析了如何利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自己教学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创美能力
每个人都需要具备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简单说就是能够感受美,想象美、创造美的能力。我认为语文课的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感知文字背后人生的多样,感知文字描述的美好。让学生爱上生活,尊重生命。不管是嫩嫩的绿叶,盛开的花,还是枯黄的落叶,凋落的花,都是生命,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却都彰显着美。学生会欣赏美,会评判美,才会创造美!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在美的世界里遨游。
一、 和学生一起品味美
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古人中爱国的屈原,智慧的烛之武,痴情的刘兰芝;今人中多情的徐志摩,深情的艾青;朱自清描绘的月色下的荷塘,郁达夫忘不了的故都的秋,陆蠡笔下充满生命希望的绿,无不是美的形象,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不断感受美、品味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精选了很多优秀诗歌,用字精练传神,值得揣摩,鉴赏,学以致用。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作者对古战场的描绘,“穿”“拍”“卷”三个动词,可以让学生试着换成别的词语,看看还有这样的效果吗?还可以让学生用手势去体会这三个字的力量。比较体会之后,学生自然能感受到这三个字的气势。《声声慢》中“寻寻觅觅”主人公只身一人在寻找,所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情感更进一层,写出孤独寂寞之苦。《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借古人对姑娘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乌鹊绕树飞来飞去,却不知栖于何枝,写出了英雄的犹豫迷茫。我们要引导学生揣摩这些语句,体会作者通过诗歌传达出的精神与情感,文字是有生命的,只有品味,才能感受语言凝练的情感。《陈情表》人性真善的表达,大量对偶句,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情感炽烈。“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让人感到作者一生悲苦,不由得心情低沉。这样的文章,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反复体味,一定能品味出其中浓浓的情味,如果给学生一段合适的音乐,配乐朗诵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语言的美。
在经典小说中感受语言的表现力与美,《林黛玉进贾府》中,不同人物,不同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体现着人物不同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栩栩如生,使读者听其言,见其人,知其心。林黛玉的聪慧,细腻,小心;王熙凤的得势,泼辣,精明能干。带领学生走进文字,人物对话朗读,声情并茂,通过文字去演绎,通过表演去体会,领略语言的精妙。
二、 用多种形式欣赏美
感受美的方式有很多,我们在语文课上要根据不同作品选择不同的方式。配乐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如《沁园春 长沙》的豪迈之美,《雨巷》的幽怨之美,《再别康桥》的留恋之美,《大堰河 我的保姆》的讴歌之美,《声声慢》的悲凉之美,这些情感,每个人在成长中都可能会体验到,都是很美好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验感受,让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找到契合点。
对于文字的魅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比如播放一些经典小说改编的影视剧。讲授《短歌行》,我安排学生欣赏了《三国演义》中曹操饮酒唱《短个行》的片段,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了诗的内涵,理解了曹操对英雄的渴求。
《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边城》《赤壁之战》等等,让学生欣赏有声有形的作品,然后去和无声的文字去比较,哪一个更细腻,我觉得有些内容再富有表现力的演员也不能表现出来,文字的魅力是别的形式替代不了的,比如,林黛玉的形象,演员陈晓旭演得最贴近原著,得到大众的认可,可是我个人认为,只有欣赏原著时,文字所描绘的林黛玉的美,林黛玉的性格,林黛玉的才华,林黛玉的思想,或是娴静背后的俏皮,或是喜欢之后的忧愁,或是傲骨之后的小心,或是温顺背后的叛逆,才会更加立体的出现于我们头脑之中。阅读文字,想象的空间更自由,获得的感受更丰富。我们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无须多说,学生自然会在文字中有所收获。
时代在发展,传承文化的形式越来越丰富,《经典咏流传》用唱的形式演绎经典,歌者以自己的理解唱经典,舞者以自己的理解舞经典,形式美,内含更美,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用唱的形式,画的形式去品味经典,演绎经典,传承经典。欣赏《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学生们排练成小节目,歌伴舞,唱得很动情,舞得特别贴切每句诗词,我被学生深深感动,因为他们有寻求美,表現美的意念,也许还很稚嫩,但在我就是一种骄傲。学生喜欢这些新的形式,我们就要给他们提供平台。
三、 要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
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及时提出勤动笔的要求,不断指导和鼓励,积极组织学生交流,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评价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鼓励学生勤于动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点、勾、画,做出标记,读、思、议、练、评,把知识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读书是写作的基本功,写作却是语文能力的外在表现,做批注或写短评,写下自己的认知感悟。用文字书写自己的内心,或是善或是丑;记录种种情感,或是喜或是悲。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表达,创造属于自己的美。
美以各种形式存在。学会审美,也就是具备了一种正能量,发现自然的美好,发现社会的美好,发现生活的美好。学生学会审美就会去创造美,或写出美的文章,或做出美的善举。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才会拥有奋斗的动力与激情,不懈努力,这不就是教育的目的吗?
语文是一首诗,具有幽远纯净,和雅清淡的美;语文是一幅画,具有墨笔丹青,清新自然的美;语文是一首歌,具有宛转悠扬,绕梁遏云的美。我们热爱语文,我们带领学生徜徉在文字中,发现美,品味美,评价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顾建华.美学新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2]胡寅生.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王锦艳,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