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米福汀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9-06-27阎保强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年5期
关键词:毒副阿米放射治疗

阎保强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放疗科,河南 焦作 454002)

肺癌早期无典型征象与症状,确诊难度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发展至局部晚期或晚期,失去最佳手术治疗机会,需采取放射治疗及化疗,且以根治性放射治疗为主,但随着根治性放疗的开展,患者所需放射性剂量增加,治疗带来的毒副反应随之加重[1]。为减少放射治疗带来的毒副反应,临床常在放射治疗前后联合其他药物治疗,阿米福汀目前已被美国食品药监局批准在放疗前后使用[2],以减轻放疗导致的毒副反应,但该药用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是否能增加放疗安全性,是否会对放疗效果产生影响,尚无定论,本研究将阿米福汀用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前治疗,旨在观察药物对放疗近期疗效的影响,并分析药物对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指导临床。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如下标准:纳入标准:①经细胞学或病理检查证实为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②接受胸部CT检查提示肿块均属于可评价病灶;③既往未接受其他放射治疗;④肝肾功能检查均符合放射治疗要求;⑤无远处转移灶;⑥肿瘤分期为Ⅱb~Ⅲb期。排除标准:①对研究所用药物有禁忌者;②意识不清或有语言沟通障碍,无法很好的配合治疗者。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6.77±4.47)岁;疾病确诊时间2~10个月,平均确诊时间(4.57±2.34)个月;病理类型:10例鳞癌,13例腺癌,其他7例;临床分期:Ⅱb期4例,Ⅲa期10例,Ⅲb期16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7.02±4.51)岁;疾病确诊时间2~9个月,平均确诊时间(4.49±2.29)个月;病理类型:11例鳞癌,13例腺癌,其他6例;临床分期:Ⅱb期5例,Ⅲa期10例,Ⅲb期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对照组单纯接受放射治疗,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阿米福汀(注射用氨磷汀,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403)。

1.3.1 放疗 Precise直线加速器由瑞典ELEKTA公司提供,使用3D-CRT方案,即三维适形放疗方案与Precise Plan计划系统,输出能量:6 MV,剂量:2.0 Gy/次,频率:1次/d,5次/周。癌总量:DT60~66 Gy,需6周完成;癌总量:DT54~60 Gy,需5.5周完成。

1.3.2 阿米福汀给予治疗组200~300 mg/m²阿米福汀,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内,在放疗前15 min静滴,15 min内滴完。使用阿米福汀前,为减少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等情况发生,可给予患者5~10 mg地塞米松[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943] 或5-HT3受体拮抗剂。

1.4 近期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WHO实体肿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3]:完全缓解(CR):全部可测量病灶完全消失且持续至少4周;部分缓解(PR):病灶较治疗前缩小≥30%且持续至少4周;疾病稳定(SD):病灶较治疗前缩小不足30%或增加不足20%;疾病进展(PD):病灶较治疗前增加>20%或有新的病灶出现。

客观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①肺功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使用肺功能仪(日产AS-600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②免疫功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处理后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其T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CD4+/CD8+。③不良反应:参照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4]: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血液学不良反应等。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CR、PR、SD、PD分别为6例、11例、8例、5例,客观有效率为56.67%(17/30),对照组CR、PR、SD、PD分别为6例、10例、8例、6例,客观有效率为53.33%(16/30)。组间客观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7,P=0.795)。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33%(7/30)、20.00%(6/30)、30.00%(9/30),均低于对照组的 63.33%(19/30)、70.00%(21/30)、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4、15.152、8.076,P均< 0.05)。

2.3 肺功能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FVC、FEV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2.4 免疫功能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3 讨论

目前,为减少放疗带来的毒副反应,保护患者免疫机制不受影响,临床上提出两个主要手段,一是改良放疗技术,尽可能减少正常组织接受放射剂量,诸如现下流行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二是寻找安全有效的放疗保护药物,这类药物能减少放疗毒副作用,但不会对放疗效果产生影响[5]。

阿米福汀是目前广泛用于放疗细胞保护类药物,一开始作为预防核辐射保护剂使用,后被用于卵巢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及放疗中[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客观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治疗组放射性肺炎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阿米福汀用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并不会影响放疗效果,且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放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放疗安全性。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期间肺功能指标变化程度小,且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阿米福汀的使用不仅不会影响患者肺功能,还利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防御能力,提高放疗效果。究其原因为,阿米福汀是公认的放疗细胞保护剂,属于半胱氨酸化合物,能结合组织细胞膜表面碱性磷酸酶,发生磷酸化反应,生成活性代谢产物与WR-1065,WR-1065的游离硫醇不仅能直接结合铂类及烷化剂,还可清除自由基,进一步氧化生成与精胺及多胺类似的对称性二硫化物,松解DNA超螺旋结构;此外,WR-1065还可直接结合活化因子蛋白1、P53、转录因子核因子KB,增强调节性DNA列靶标与蛋白结合,激活下游基因,从而降低放疗毒副反应,在保护正常细胞的同时,增强机体防御能力[7-8]。

综上所述,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期间使用阿米福汀,利于减少因放疗带来的毒副反应,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不会影响放疗效果及肺功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毒副阿米放射治疗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分析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系列性科普
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毒副反应与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嘎吱响的门
放疗
胸苷酸合成酶变化与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化疗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关系
饲养员手记
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