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篮球运动的关节运动损伤机制及预防

2019-06-27徐天泽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5261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髌骨篮球运动韧带

□ 徐天泽(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 肇庆 526100)

引言

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篮球是最受人们欢迎的项目之一,在人群中的普及速度也非常快。篮球运动对运动者的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且其本身技术复杂,运动员除了地面对抗的过程激烈,在空间上的争夺性也很强,这就使得其身体的各个关节在篮球运动中遭受很大压力,进一步造成关节损伤。对篮球运动者来说,关节损伤会直接影响其运动水平,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做好篮球运动的相关预防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近10年与本次研究相关的70余篇文献资料,大体掌握了篮球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

1.2、问卷调查法

针对某高校体育系的篮球运动员和部分其他院系的篮球队队员及篮球爱好者进行调查,向调查对象发放“篮球运动中损伤部位和损伤原因”的问卷。发放的调查问卷总计120份,其中回收问卷总计117份,有效问卷占据110份。分析数据可知,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可达97.5%,有效回收率为91.7%。

1.3、数据统计与逻辑分析

整理统计回收的有效问卷,建立相关数据资料,比较分析已建好的统计数据,作出整合归纳,并得出结论,力求结果真实客观。

2、结果分析

2.1、常见关节损伤

篮球项目中涉及的运动损伤主要包括创伤、软组织损伤及关节损伤,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知,84%的研究者都认为篮球运动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是关节损伤,而关节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是膝关节与踝关节损伤,以下是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

表1

观察数据易得,篮球运动造成的关节损伤中,踝关节与膝关节的损伤概率在各种损伤中占比较高,分别是88.2%和77.3%,这与篮球运动的本身特点是有很大联系的。

2.2、引发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

另外,引发关节损伤的原因,也统计出了相关数据:

表2

观察数据易得,篮球运动者认为造成关节损伤的最主要原因有:准备活动不足,训练负荷不合理,恢复放松不充分,身体素质较差等。所以,运动者在进行篮球训练或比赛的时候,应该针对自身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

3、篮球运动中的关节损伤机制

3.1、膝关节损伤机制

第一,髌骨劳损。通常来看,篮球运动中的屈膝弹跳会造成髌骨劳损,主要成因是髌骨周围遭受损伤,后期又经常被慢性磨损。日常生活中,所谓的“篮球膝”就是指髌骨劳损。一般情况下,髌骨受伤会产生膝关节积水,而且运动者在进行简单的半蹲,或是用手按压膝关节时,往往会伴有疼痛感。篮球项目的运动过程中,运动者为了有效发力,必须使膝关节保持一定弯度,发力时膝关节压力会随之上升,以致压迫髌骨。长期下来,运动者膝关节的软组织会发生细胞破裂,进而导致髌骨损伤。第二,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篮球运动者的习惯性动作会对膝内侧副韧带产生直接影响,使其出现损伤。例如,全脚掌落地动作。该动作由于过大的缓冲力,会导致膝内侧副韧带损伤。运动者在轻微按压膝内侧时,会十分疼痛,说明其韧带极可能已到撕裂状态。如果膝关节外部已经出现红肿,可能会伴有积水问题。运动者腿部如果已经弯曲到最低幅度,且细微弹动也非常疼痛,说明韧带可能已到完全撕裂状态。第三,半月板损伤。篮球运动中,运动者若在高空弹跳之后,出现落地不稳现象,就很可能造成半月板损伤。具体地,运动者落地不稳,会使其重心全部偏移到某个部位,造成该部位压力过大,导致韧带拉伤、变形。另外,篮球技术要求运动者做出“急转、急停、突然变向”等动作,这是违背人体生理结构的,而且这些动作都是在运动者膝关节半蹲状态下完成的,伴随小腿内外旋,或大腿内外翻,致使半月板发生矛盾运动,身体也会因此损伤。

3.2、踝关节损伤机制

第一,踝关节结构特点导致。踝关节是一种滑车关节,主要以屈伸运动为主。其中的叉状关节窝由腓骨小头外踝与胫骨内踝形成。骨关节面属于前窄后宽的状态,当足前屈时,窄部和关节窝之间就会发生松动,此时就可以做出内、外收展动作。踝关节内侧的三角韧带相对较强,而外侧韧带较弱,所以,外翻的活动幅度不及内翻的活动幅度大。第二,在开展篮球运动的过程中,运动者腾空落地时,足踝屈肌力量较大,容易出现自然内翻、外侧先接触地面的现象,如果外力过大,就会发生损伤。第三,促使足外翻的肌肉不如内翻肌肉多,也不如内翻肌肉有力,如果外侧韧带、肌肉较弱,外踝损伤几率也必然上升。第四,内踝明显要比外踝骨高,足前屈使得内翻幅度大,脚在落地时若出现膝关节外展,将极易引发损伤。篮球运动中,脚在腾空落地时处于内翻位,若受到外力,或是地面不平整,运动者的着地面将是足前外侧,促使足内翻,引发关节损伤。

4、关节损伤的预防措施

4.1、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实践显示,运动者执行充分的热身准备,能够有效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关节损伤。为了给后期运动做好充足的准备,运动者在训练或比赛前应该先慢跑3-5min,加速血液循环,让全身肌肉与关节得到充分伸展,也让心理和身体都亢奋起来,使后续运动达到生理高能量。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运动者更应加强热身运动。丰富的肢体关节活动会在后面的运动中,对运动者的关节实施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具体训练与准备活动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若实际出现间隔过长状况,应在运动前再次进行准备活动,严格进行时间控制,把握训练安排。另外,为了养成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的自我防范意识,教练员不但要督促运动者做好准备活动,还要不断强化准备活动之前的理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让运动者科学实行自我防御,促进运动者的可塑性得以全面发挥。

4.2、合理安排运动者的运动负荷量

运动者在进行相应的篮球训练时,教练员应该结合具体的训练状况,为运动者合理科学地安排训练活动,训练量要在运动者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如果运动者在训练的过程中产生疲累,教练员应及时给予其恢复对策,帮助运动者快速摆脱疲劳,恢复运动状态。运动疲累现象说明,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运动者本身能承受的训练量要低于被安排的训练量,进而引发其在训练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四肢无力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练员如果能帮助运动者及时解决问题,并产生超量恢复效果,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给运动者提供更多的能量,让其在进行篮球比赛时能以更好的状态应对。

4.3、进行科学的放松、恢复训练

篮球运动者在训练时若产生疲劳,就应该进行一段时间的放松恢复训练。运动者在经过激烈的运动后,会发生大量乳酸堆积现象,引起肌肉肿胀,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问题,将会造成软组织损伤。为了使运动者机体实现快速恢复,在训练后就应针对性地采用有效措施,消除运动疲劳。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运动者的疲劳状态未得到有效消除,就不应该再进入下个阶段的训练活动。另外,膝关节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处于活动频率大的“地位”,所以应尽可能对其进行保暖和防护措施。

4.4、专项技术动作规范化

通过篮球运动自身的特点可知,若运动时不能规范使用一些复杂的技术动作,就会加大机体损伤概率,例如,急停、上篮等动作。据调查显示,68.6%的篮球运动者认为 “快速移动中急停或变向”技术最易造成关节损伤,13%的运动者认为“跳起落地”动作易引发关节损伤。大多数人在刚开始接触篮球的时候,没能接受系统地、正规地训练;甚至部分运动者已经进行了十几年的篮球运动,还是会出现很多错误技术动作。因此,无论是在日常训练中,还是在篮球比赛中,都要对专项技术动作严格规范,如此,才能有效地降低损伤发生几率。

4.5、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实践证明,运动者的身体素质也对篮球运动中的关节损伤产生重要影响。篮球运动项目具备极强的对抗性,要求运动者必须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否则,极有可能因为激烈的竞技对抗而引发关节运动损伤。在训练并逐步提高身体素质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全方位”原则。另外,进行身体素质的训练,不但可以增强运动者腰背肌肉、足踝、小腿、大腿等部位的力量,还能有效加强关节的灵活性,提高关节稳定性,使得运动者的综合身体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促进运动者参与剧烈篮球运动的能力。

4.6、改善训练场地

篮球训练场地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若在混凝土场地训练,因为其具备缓冲效果不好、弹性不足、硬度强等特点,极易加大运动者弹跳过程中的膝关节承受力,进而造成膝关节损伤。若在柏油场地训练,由于其地面太过光滑,运动者因滑到致使膝关节着地,直接引发关节损伤问题。而专业性的篮球运动木地板弹性良好,可以有效避免运动者摔倒不会遭受过大伤害。因此,在篮球运动的训练过程中,应该将训练场地专业化,为运动者提供最大保障。

5、结语

综上所述,篮球运动中出现的关节损伤现象应该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为了让运动者在进行训练或比赛的时候,尽可能地避免损伤几率,就应该加强推动一系列的预防措施,让运动者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全面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并把一些专项技术动作规范化;教练员应合理安排运动者的运动负荷量并帮助其进行科学的恢复训练;最后还应加强训练场地的改善工作,从而全方位地保护篮球运动者的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髌骨篮球运动韧带
全膝置换术中髌骨的处理/HELD M B,GAZGALIS A,SARPONG N O,et al//JBJS Rev,2021,9(9).doi:10.2106/JBJS.RVW.21.00054.
幼儿篮球运动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国际篮球运动研究热点与主题演化内容分析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