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认同感营造为导向的历史街区保护性更新策略*
——以苏州山塘街历史街区为例
2019-06-27张芳
张 芳
1 地方认同感与历史街区
20世纪60年代后期,伴随着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归属感、地域性以及文化辨识度,在城市发展建设进程中再次受到空前重视。地方认同感①作为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重要概念,对城市设计中文脉的连贯和场所精神、地域特征等都有着深层次的影响和意义。相关研究表明,地方的物理空间特质与功能属性及游憩者的个人特性、休闲活动参与度等,都会对地方认同感产生重要影响。通过个人对地方认知与熟悉的演进过程,会认识到特定地方本身带有的资源、设施、环境与功能属性在个人的使用需求满足及情感上具有象征性意义,从而导致个人对特定地方的依赖性和情感上的认同感。随着现代统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地方认同感进行量化分析成为可能,并可以反向对历史街区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进行引导。
城市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和地域文明的载体与缩影,联系着城市的过去与将来。其空间环境特点催生了地方生活特色,成为了现代城市地域特色和地方认同感维系的重要纽带,然而随着城市更新改造的深入,诸多历史街区面临原真性丧失、地方认同感难以维系。在当前形势下,探讨如何通过保存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特质来维系居民的深刻而持久的地方情结,如何在历史街区更新保护中提髙物质空间品质、满足人对空间场所的需求,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2 城市历史街区地方认同感量化研究
2.1 量化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对于有形的城市历史街区而言,历史街区的地方认同感受到复杂要素影响,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营造地方认同感的规划研究与设计长久以来存在主观性、模糊性、随机性的特点。研究针对历史街区的地方认同感的调查采用实地调研与科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参考统计学对地方认同感影响要素分类,科学设计调研问卷获取第一手统计数据,运用了效度分析、信度分析、交叉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提高本研究分析精确性和科学性②,以此为切入点,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物理空间环境与精神文化环境对历史街区原真性影响的拉力,探讨其形成的内在规律及作用机理。
2.2 调研视角选择具实践考价值
视角的选择对调研分析地方感体验的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见证人,土生土长居民的地方感既包含着其对文化街区地方性的认同和情感,其本身也构成了历史街区塑造地方特色重要基础,对于验证历史街区原真性的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地方认同感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地方情感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继而展开空间环境评价,针对历史街区的调查研究中,多以观光地的旅游者为主,缺乏“本地人”视角下历史街区原真性的实证研究。城市本地居民对该城市的历史街区的表象认知及情感体验上都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在当今社会各种文化交错的大环境下,历史街区的原住民对物质空间环境变化有着高度的敏感性,在地方认同感营造为导向的保护性更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次调研问卷利用网络平台,针对性展开发放③。
2.3 统计学研究提供分类依据
随着现代统计学发展,分析运算、数据挖掘、预测分析和决策支持任务的数据平台发展日渐强大,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作为典型的量化研究方法,从变量间关系出发,为地方认同感的为复杂多维的影响要素提取提供了思路。相关研究指出地方认同感影响要素可以分为旅游涉入、目的地吸引力、旅游(休憩)功能④三个层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研究以与地方认同感密切相关的问题为载体,提出建筑环境因子、休闲购物因子、文化功能因子、地方认同感四个测量维度的一级测量问项。在一级测量问项的基础上,并根据不同维度的感知的影响因子特点,以街道活力与文脉为线索,参考街道文脉的保护与评估研究及其应用⑤的分类,将影响街区地方认同感的物质环境分为:街区风貌特征(街道尺度,界面连续性,建筑协调性);沿街建筑(历史建筑,围墙);街道空间(街道人行空间,街道断面);街区环境要素(行道树,人行道铺装,设施带)。将街区文脉的非物质环境分为:街区人群活动空间分布特征、街道人群活动时间分布特征、商业活力指数、街区文化功能。最终将建立由街区整体风貌特征、沿街建筑属性、街区环境要素构成的建筑环境因子,总计32个问项(根据调研分析剔除3个不显著项,详见表1),采用5分制的李克特量表,多维度测量复杂的地方感体验与态度。
3 地方认同感映射历史街区发展问题
3.1 苏州历史街区的地方认同感危机与街区更新问题
苏州代表性山塘街历史街区、桃花坞历史街区、平江历史街区,虽历经损毁、改造、修缮,依然保留了河街并行的空间肌理、文物古迹荟萃,是吴文化重要的载体,改革开放后在保持原貌的原则指导下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整修,保留传统沿街商铺,开展历史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在此过程中迁走了重点改造区域的居民,保留非核心改造区中民居建筑,保护性改造对水巷风貌进行恢复,对吴地文化建筑修复和保存,但是仍然面临着原真性与地方认同感缺失的相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肌理破坏、尺度失控
首先,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自我更新,作为城市生活最基本的单元,街区之间功能、结构、形态之间往往逐渐断裂,呈现肌理呈现破碎、新旧拼贴的现象;其次,随着交通方式、交通工具的变化,传统街巷尺度(图1)与现代交通所需的尺度产生矛盾,新旧片区间缺乏合理有效的衔接,历史街区业已形成的肌理结构受到空前挑战;最后,街区内部更新中,大量加改建项目侵占公共空间、无视街区既有尺度,层数、形态混杂。
3.1.2 商业开发雷同、市井风貌受损
改造后的街区虽然保留了外表,但是传统文化面临衰退;庙堂、宗祠等古迹无人问津,历史文化景点的公众参与度不高,更缺乏吸引游憩者深入欣赏吴文化的经典项目,缺乏传统的商业业态,难以体现吴文化的底蕴;市井风貌受损,整个区域内部商业业态杂乱,如山塘街改造后线状分布的商业形式,无法呈现出苏州古城规整划分的商业特点,难以展现姑苏的繁华市井生活。
3.1.3 街巷功能衰退、步行系统破坏
传统街区的公共生活往往沿水线、街巷展开,其街区生活的中心往往集中于河街交汇处、街巷交叉口等场所,而现代城市道路模式往往导致与河道、街巷相关的传统公共空间被占据,步行系统遭受破坏。部分街巷的传统产业整体性衰退,街巷功能缺乏系统性规划,文化内涵单薄。
3.1.4 市政设施不足、商业与街区生活存在矛盾
商业区与周边居民区互相交错,缺乏有序组织,传统的市井生活与快节奏的商业格格不入,游客与周边居民容易相互打扰。停车秩序混乱,阻塞交通。周边居民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表1 苏州山塘历史街区地方认同感调查表
3.2 历史街区地方认同感影响要素
调查选取苏州山塘街历史文化街区,基于地方认同感构成基本要素展开,从建筑环境、商业、文化、感性体验四个层面提出地方感体验的影响因子:建筑环境因子、休闲购物因子、文化功能因子、地方认同感。设计相应的表述问项,利用李克特量表进行评价,见表1。调研从本地居民的视角,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感知体验数据,集中反映了街区在物质形态、商业功能、文化属性等方面地方认同感营造中的问题。建筑环境要素知觉图各要素得分相对集中,证明其整体水平满意度高,商业要素呼应地域文化知觉图最为离散,展示了商业要素参差不齐的现象,地域文化知觉图总体得分较低,展示了街区文化要素在地方认同感营造中差强人意(图2)。
3.2.1 建筑环境要素感知
在整体风貌特征方面,从街道和建筑的高宽比、建筑之间的层次关系、建筑与环境的适应程度、整体商业业态的特殊物质属性带来的气氛展开调查,总体情况呈现满意的态势,但在提到店铺的店招和门面设计带来的氛围时好感度有所下降。在沿街建筑属性方面,主要从整体感知到细节感受两个方面对古建筑的还原度进行评价,发现总体分数较整体风貌方面略有下降,但依然保持在较满意的水平,反映了老建筑与新生活、街区的历史还原感与现代生活设施这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在环境要素方面,本地人表现出对这里的水路环境浓厚的感情,也反映了公共活动区域的设计不尽人意、旅游人群接待能力的存在不足。
3.2.2 商业要素呼应地域文化的感知
商业店铺是山塘街历史文化街区中活跃的主体,店铺外在形象与商业内涵相辅相成,直接影响着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调查对山塘街历史街区的商品的种类、商品的价格属性以及店铺的装修风格是否与文化氛围相适应等方面进行了打分,结果呈离散分布。根据实地调研发现,山塘街1-3期保护改造的店铺呼应街区总体风貌并接纳不少现代商业,山塘街3、4期地块中依然保留了部分市井文化与快节奏现代商业形态形成对比。但是需要注意的是,1-2期核心地段中开发过程中,对经济效益的过分追求使部分街区商业门槛过高,大量地域性手工艺创作者流失,地方传统手工业文化进行展示匮乏,降低了街区的地域文化属性。
调研从山塘街典故、传统活动和文化景点三个方面展开,本地居民对山塘街的文化功能表示不够满意。体现在自然与人文资源发掘不够、文化建筑的公众参与度低、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展示缺失,与传统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活动逐渐消逝,或者沦为少量商业的附庸。居民对山塘街在吴文化展示层面还有更高的期待,山塘街地域文化的发掘、宣传、引导等有待加强。
3.3 回归分析展示多元要素权重属性
回归分析的具有多元统计方法的优势,是一种预测性的建模技术,展示了因变量(目标)和自变量(预测器)之间的关系。除了验证变量的因果关系⑥,回归方程自变量系数能够反应自变量在因变量上的相对重要性,在历史街区的未来发展中,可以对权重较重的变量优先,重点考虑。
调研经问卷设计得到由32个要素组成的测量量表,剔除3项没有显著影响的问项,保留29个有效指标。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为0.809,具有较好的信度。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将问卷中4个要素的分数分别求和,获得以地方认同感为因变量y,建筑环境要素x1,商业要素x2,文化要素x3,3项自变量的回归方程系数(表2),这3个要素分别在地方认同感的表现要素上有较大的载荷,回归方程为y=2.5 53+0.147x1+0.215x2+0.311x3。
根据调研数据,文化因素自变量系数最大,反映了由历史街区的空间体验与感知逐渐产生地方认同感的过程,也反映出提高街区文化属性能有效地提升街区地方认同感。商业因素在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系数居中,反映了历史街区发展与保护之间、商业开发与传统手工业保护之间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需通过引导达到平衡。建筑环境因素在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系数相对较低,展示了山塘街整体的建筑风貌评价较高,江南水陆并行的环境格局保护良好,但是对相关配套服务设施需跟进,街区文化的可感知度与街区的时间空间秩序需要加强。
4 地方认同感营造为导向的历史街区保护性更新策略
4.1 重点保护建筑以点带面营造地方认同感
历史街区中的文保建筑与街巷、广场、水埠等空间相辅相成,构成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环境的基础,并对地方认同感产生有着最为深层的影响。而建筑历史图底关系中重要物质构成,承载了城市历史街区的集体记忆与地域,对历史街区的风貌层次构成、空间品质塑造、文化传承、地方认同感营造等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历史街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街区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肌理相比,建筑外观形式及内在功能都会随时代变迁发生一定的变化,许多重点保护建筑徒留展示功能,公众参与度不高,如受访者对山塘街上的大多数历史遗址,文化展览馆印象模糊。此外,由于保留的文保建筑在街区中多呈离散式布局,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表2 回归分析系数计算结果表
整体风貌、空间环境、人文环境共同恢复,往往以重点保护建筑为出发点,以点带面营造文化氛围。文保建筑除进行维护修缮,还可以结合保护性更新,以现存文保建筑为核心,采用新建建筑物或构筑物等方式置入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节点,重建文保建筑之间的对话,重塑街区的时间、空间秩序。在此过程中,通过增设(梳理)街区公共空间、休闲服务设施、景观建设建设,继而提高街区品质与公众参与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可形成以文保单位、文物点为核心主题的公共空间带,展示街区文化内涵(图3)。
4.2 高认知度的街巷界面塑造
历史街区的街巷界面对于街区整体意象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旅游者及居民的地方认同感都有重要意义。水陆相依、河街并行的格局是江南传统街区的肌理特点,塑造了典型江南文化,形成了沿岸线、街巷展开的市井文化带。苏州的平江路、山塘街、桃花坞等历史街区中大部分公共活动都发生在聚集着商业及服务设施的街道界面,自古就成为古城中最具活力的场所。而适宜尺度、层次丰富的街巷界面,可以全景式展现地域文化生活特色。因此苏州历史街区的地方感营造,可结合街区肌理特色塑造高认知度的街巷界面。一方面,加强临街、沿河的建筑风貌和尺度控制,结合风貌整治创造富有变化的街巷空间,加强旅游者对街区的认知度、促进邻里交往、激发街区活力。另一方面,针对街巷、河道等线性空间的转换、过渡节点,如河街交汇处、街道交叉点、街巷交汇处、建筑围合处等节点部位进行重点设计。塑造有趣味的节点空间、提高街区认知度,设计中可通过置入构筑物或景观的方式,创造出宜人的停留空间(图4)。
综上,《齐民要术》否定副词用法更传统、保守,而《周氏冥通记》否定副词种类略多,较创新,这与南方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分不开。总的来说,否定副词在此时期的发展较稳定,大都沿袭上古时期。
4.3 街巷空间格局复兴提升街区社会效能
苏州诸多历史街区至今仍保留了“民居院落-巷弄-街坊”的结构,塑造了从居民的“家庭生活-邻里交往-公共活动”循序渐进交往层级,构成了江南地区典型街巷式交往空间;在功能方面更是居住、生产、商业、邻里交往、公共活动相互交织,在社会效能激发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地方认同感的形成及强化具有推动作用。历史街区的保护性更新中,根据现存建筑的历史价值、保存现状与保护区划等,进行科学评估后,采取修缮、修复、整治、改造、拆除⑦,恢复传统的街巷空间格局,重塑街区肌理秩序,为邻里互动、街区活力激发创造有利条件。在此过程中,可针对不同的空间层级增设具有公共节点,满足现代生活的功能需求,保留、引入传统产业,展现传统文化特色(桃花坞片区的缂丝、宋锦、木刻年画为特色产业,下塘街片区的茶文化相关产业等)促进标识性街区文化的形成,为居民参与传统产业提供途径,丰富街区文化内涵,提升古城活力(图5)。
4.4 混合性有机构成激发街区活力
混合性、有机性是诸多历史性街区的重要特征,混合性存在于土地利用、功能业态、空间形态、使用人群等多个方面,也是其内在活力的保证。混合性土地利用为多种功能业态并存提供了条件,催生多样的空间形态,最终服务于多样的人群。在此机制影响下,会激发混合多样的活动类型、激活场所精神,为地方认同感营造创造了条件。在山塘历史街区1-3期改造中,迁走了重点改造区域的居民,而非重点改造区中的原有的民居建筑得以大部分保留,因此传统苏式生活得以在居民区呈现,在4期保护修建设计中,延续了传统的混合肌理,引入文化与现代商业形态,形成混合交织的肌理。重视街区原生的公共混合的历史文脉,结合功能混合结构控制建筑空间层次,对于形成“商业-居住-文化”功能渗透而对立统一整体风貌有重要意义,为街区活力激发提供契机(图6)。
5 结语与反思
历史街区保护性改造中,需要从物质层面的规划及非物质层面文化活动两个层面营造地方认同感,除了从保护建筑以点带面营造地方认同感、塑造高认知度街巷界面、复兴街巷空间格局、尊重街区混合有机的文脉外,更要建立以地方认同感为导向的规划设计程序,以文化活动引导复兴地域精神。一方面,建立基于地方感和公众参与的规划方法与程序,可结合地方认同感营造加强公众参与,甄选反映地域文化性生活方式的地方和人造景观,提取可延续、加强地方认同感的相关要素,在进一步的规划设计中加以表现,同时将其运用到规划调查以及研究、咨询等技术环节中。另一方面,通过仪式与活动和场所的结合,如民俗节庆等动态的手段来强化地域文化,展现场所精神,营造地方认同感。
注释:
①人们需要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地域场所,这种需要给物理空间带来情感上的寄托,即地方认同感,地方认同感既指地方的物理空间具有的特质,也指个体对地方的主观感受、认识从而建立起地理知觉、地理认知或地理意象等。
②其中定性分析有助于逻辑分析和推理的归纳,定量分析则通过抽象化来验证假设关系和分析特征差异。
③问卷调查采用的方式为网络随机抽样,于2018 年 1 月至3月通过苏州籍同学及其亲友的微信朋友圈和“苏州人论坛”发布,回收问卷223 份,有效问卷180 份,问卷有效率80%。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得知游客以青年,中年居多,约占 80%。问卷对象主要来自苏州姑苏区。
④旅游涉入:休闲活动的涉入对地方感的塑造意义重大,活动的涉入程度、参与频率等因素可展示、预测游憩者对旅游地的认同程度。
目的地吸引力:旅游地吸引力对于地方认同感的影响已在相关研究中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证实;针对游客主体而言,可细分为目的地核心属性以及附加属性。
旅游(休闲游憩)功能:景区易达性、游客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有效性及旅游地带给游憩者的心理需求与情感体验度等功能实现程度同样也是影响游憩者对旅游地产生的地方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⑤刘其东.街道文脉的保护与评估研究及其应用[D].南京: 东南大学 , 2017。
⑥这种技术通常用于预测分析,时间序列模型以及发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⑦修缮:适用于文物建筑,外观和内部均应按照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
修复:适用于历史建筑,外观按变动前的样式予以修复,内部设施和装修加以改善。
整治:对已经过较大改动的传统建筑,或建筑风貌不与街区整体风貌发生冲突的非传统建筑,外观按传统风貌和建筑形式进行改造。
改造:对风貌与街区整体风貌发生较大冲突,但位置尚不影响街区保护的非传统建筑,外观可按街区整体要求改变风格,内部空间可进行改造。
拆除:对核心保护区内与街区整体风貌严重冲突的非传统建筑予以拆除,以增加道路、广场、绿地面积,或根据需要新建其他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