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诺和锐30及阿托伐他汀三联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研究

2019-06-27张叙填陈志雄陈再明张卓君许文君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阿托下肢距离

张叙填,陈志雄,张 敏,陈再明,张卓君,许文君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对糖尿病患者多个器官组织及系统造成损伤而引起功能障碍,其中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应及时予以正确治疗,避免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截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改变,导致患者下肢动脉狭窄、疼痛以及下肢溃烂等情况,属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其发生与血糖波动存在密切关系。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以控制血糖水平为主,一般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等对血糖波动进行控制。为了探究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特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80例开展本次研究,探讨前列地尔、诺和锐30及阿托伐他汀三联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的临床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下肢血管病变;②患者对本研究内容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②凝血功能异常或合并出血性疾病;③合并糖尿病足溃疡;④近3个月内使用过抗血小板、抗炎等药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5~82(63.25±3.77)岁;糖尿病病程3~15(8.89±1.28)年。观察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6~81(63.32±3.80)岁;糖尿病病程4~17(9.01±1.3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餐后适量运动;同时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在每日三餐前15 min予以4~26 U诺和锐30皮下注射,并于三餐前嚼服阿卡波糖50 mg/次,治疗时间为2个月。观察组在常规糖尿病教育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诺和锐30及阿托伐他汀三联疗法治疗。每日三餐前15 min常规皮下注射4~26 U诺和锐30;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10 μg/d,连续注射15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间隔2周,共2个疗程;阿托伐他汀口服,20 mg/次,1次/d,连续服用2个月。

1.3评价指标及疗效评定 比较两组血糖指标、行走距离、疼痛评分、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糖指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连续72 h监测,以CGMS Soft-ware 3.0软件分析监测数据,计算日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全天血糖标准差(SDBG)及全天有效血糖波动次数(FGE)。行走距离采用欧姆龙计步器计数,比较治疗前后无痛行走距离及最大行走距离。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定,分值0~10分,0为无痛,10分为最痛。临床疗效依糖尿病下肢缺血症状分为1~4级评定。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级,静息痛、冷感、麻木感明显减轻或消失,无痛行走距离较治疗前增加2倍或2倍以上;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改善1级,静息痛、冷感、麻木感部分减轻,无痛行走距离较治疗前增加1倍;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恶化:治疗后症状加重1级以上,疼痛感加重,无痛行走距离较治疗前明显缩短。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两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1。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MAGE、MODD、SDBG、F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2.2两组行走距离比较 见表2。最大行走距离及无疼痛行走距离,治疗前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且观察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

2.3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3。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

2.4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显著(χ2=5.17,P<0.05),见表4。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 论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认为血小板聚集、血糖波动以及炎症反应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1,2]。血糖水平剧烈波动会引起细胞形态和功能受损,促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蛋白激酶激活,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水平的提高会加剧氧化应激反应[3],引起炎症级联反应,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高血糖水平还会导致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因此,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应遵循“三抗(抗炎、抗血糖波动及抗血小板凝聚)”原则。目前,临床尚无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特异性药物。为此,探寻安全、有效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综合治疗策略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2 两组行走距离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

表3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例(%)]

前列地尔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使血液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性降低,促使红细胞变形能力、血液流变学得到显著改善[4],有助于血管内皮功能的修复。诺和锐30为双时相胰岛素类似物,其含有30%可溶性门冬胰岛素、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经皮下注射可快速吸收,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持久的特点,且能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较好控制[5],稳定血糖水平,从而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另外临床相关研究数据显示,诺和锐30与前列地尔及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的控糖效果更加优越,能够将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减轻。阿托伐他汀为临床常用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降脂效果显著,在保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同时,改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对炎症级联反应进行有效抑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三联疗法可稳定血糖水平、缓解疼痛并增加行走距离,临床疗效显著,这是因为三联疗法通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静息痛、冷感或麻木感,使患者能坚持步行,从而使行走距离增加。在治疗期间,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也说明了三联疗法的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诺和锐30及阿托伐他汀三联疗法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阿托下肢距离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算距离
距离美
爱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