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2019-06-26杨青燕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想象力教材阅读教学

杨青燕

【摘 要】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字、词、句、语段的积累,而其中文字传达出来的想象力的培养几乎没有引起重视。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教材 想象力

一、创设愉悦的课堂环境,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比如我在教学《咬文嚼字》是僧敲月下门”“好,还是“僧推月下门”妙时,学生始终理解不到位。我灵机一动,走出教室随手拉上门,我在门外敲了敲门,一学生给我开了门。接着,我又走出教室,随之推门而入。我让学生就刚才我“敲门”和“推门”的两个动作各抒己见。一学生站起来说:‘推字虽有些鲁莽,但作者孤独之感显而易见,因为门是他自己拉上的。‘敲字见出作者的拘束,因为要让主人觉得他是懂礼貌的,但至少见出作者不孤单,因为门是别人给他开的。”说完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就是创设愉悦的课堂环境,这不经意的“一推”、“一拉”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丰富教学方式,引领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本所选内容,大都文质兼美,不仅可以愉悦学生耳目,激发他们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能在学生心中泛起涟漪,掀起波澜,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阅读欣赏机会,让学生无拘无束地阅读,用自己的思想去领会、体验、感悟。

1. 利用好配乐,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配合或低沉悲怆,或雄浑豪放,或轻松欢快,或平静舒缓的音乐节奏,让学生反复实践(吟诵)。通过联想和想象,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富有情感的意象,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朗加纳斯说文章“不仅打动听觉,而且打动心灵……使我们心醉神迷地受到文章中所写的那种崇高、庄严、雄伟以及其他一切品质的潜移默化。”配上低沉悲怆的《二泉音乐》来诵读杜甫的《登高》,急风中,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常年漂泊异乡,穷困潦倒、又病又老,怎不叫人联想到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配上雄浑豪放的音乐来吟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那滚滚东去的大江,拍岸的惊涛又怎能不令人心胸开阔,产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个英姿飒爽的周郎形象便跃然纸上。配上《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你会发现上阕的奇景就在眼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惊心骇目。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把人引到一个奇异壮阔的境界中。所以,利用好配乐,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张扬,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2. 利用好范读,唤醒学生的想象。

我在教学《再别康桥》时,引导学生把阅读的思路和作者的文章创作思路统一起来,并根据诗歌内容认真地感知诗歌所再现出来的具体情境,课堂上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静听《人间四月天》中徐志摩的扮演者黄磊在剧中对这首诗歌的范读。在听的过程中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以及感受,会激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这幅画面立体生动,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诗意美。让学生形成“感知——理解——思考——领悟”这一思维过程,并把着力点放在创设画面、感知情境、体味意境上。让学生理解徐志摩在剑桥大学的生活是他最幸福的时光,在这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可以说,康桥的生活、学习是徐志摩的一个梦,代表着他青春的理想和信仰,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没有阳光,但他的回忆不能缺失阳光,对康桥的眷恋就是对梦的眷恋,美梦更需精心呵护,这样的梦自然不愿醒,这样的康桥当然不愿离开。再结合学生初中生活经历唤起了他们的生活体验,从而唤醒学生的想象。

三、巧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人的大脑两半球功能是不断转换和融合,学生各种思维形态的碰撞和渗透是聪明才智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根本所在,多媒体在这方面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叶圣陶先生曾写到:作者胸有镜,入境始与亲。入境方能生情;入境是使读者以心去读课文,与作者同呼吸共思想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很快触发学生的情感渲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呢?我曾上了《雨巷》这一节公开课,我先让同学们自己去想象悠长小巷,神秘油纸伞,高洁丁香花,颓圮篱墙等意象,然后把诗中所有意象形成“唯美”的景象。制作多媒体软件来展现,大胆用计算机控制教学过程。学生一边欣赏生动、形象、具体的影视画面,一面揣摩诗歌中的语言文字,这种凄凉唯美意境的再现,又有深入思考的文字意蕴的呈现,学生大脑的两个半球就会充分运作,相得益彰。这样,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很容易就感受到了美丽高洁、忧郁迷茫、飘然易逝的丁香姑娘形象。同时,学生想象的空间拓宽了,声与色、景与情、意象与意境、在学生头脑中荡漾开来,让学生轻松体悟到丁香姑娘飘过的忧伤、凄美、失望与希望!

当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长期的有方法的积累。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将学生的视野投射到广阔的阅读领域,找到一条阅读的捷径,由此发端,将兴趣的小舟引入书籍的海洋,让学生为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

參考文献

[1] 李学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J].2017(2).

[2] 沈晓丽.激活名著阅读 润泽学生心灵——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教学浅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

[3] 张瑞雪.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2017(11).

猜你喜欢

想象力教材阅读教学
教材精读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想象力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