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地理复习策略探究

2019-06-26范晓伟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考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范晓伟

【摘 要】 高考是学生人生阶段中一个重要的选择,学生在这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勤学苦读,希望得到丰硕的回报。教师可以将历年的高中地理考试试卷做一个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以此来获取与地理考试有关的重、难点信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笔者对大量的高考地理试题进行了分析,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切实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高考 命题趋势 高中地理 教学方法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之后,新知识的学习与学业考试的重担使他们压力倍增,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掌握一些最新的高中地理试卷命题趋势,在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了解之后,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的改革,促进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开展探究性学习,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通过对全国高考地理试卷大量试题的分析与研究,会发现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在大的题型、表述形式以及风格方面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试题在选题的过程中还是以体现本学科的重、难点内容的综合考点为考查主线,力求通过相关问题的提出来凸显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展现本学科的育人价值与指导功能。地理高考思想的呈现,是基础知识的掌握、思维能力的运用以及方法过程的判断和使用等不同层面的相互结合,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来展开学习与提升。首先是扎實的基础知识,有些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打得不够扎实、牢固,因此在展开试题分析与练习的过程中无法从自己的知识库中搜索到合适的策略点,导致学习效果提升缓慢;其次是缺乏一定的思维运用能力,高考地理每一道试题的提出,需要解题者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思维来判断问题,思考问题,试着运用地理学的相关规律与认知特点来解决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摒弃只重视书本背诵以及课本素材中重难点地理知识的传统教学理念,将这一被动的学习方法改为积极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来开展学习活动,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促进他们地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例如,高考地理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题目以民间剪纸艺术为落脚点展开,以此来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环境以及相关活动的认识。题目如下: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主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图略),请分析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从图中可知,图示呈现出的小桥、流水,体现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我们根据这一讯息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即长江三角洲。考虑到这道题的难度不大,学生对这一民间活动也大多有所耳闻,有的甚至能自己动手制作一两幅作品,因此,在讲解这一题目的时候,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探究,探索题目背后的考查要点。

二、围绕地理知识打好基础,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高中地理考题覆盖的内容较为全面,我们从近些年的地理考试题目中也可以了解到,主要的知识点集中在了气候、地球运动、洋流、城镇的规划与布局、旅游资源以及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等方面,这些知识分布于高中地理必修一与必修二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夯实自身的基础知识,在进行集中复习的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基础知识中的重难点进行详细地梳理与讲解,如必修一中的岩石圈、大气圈等方面的知识,更要加以重视,这些知识内容是学生学习、掌握好人文地理的基础,学生要想深刻地理解掌握这些内容,不仅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用来记忆与背诵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解,如果不能够做到很好掌握,学生间地理知识学习的差距会就此拉开,会在一定层面打击他们对地理学习以及在考试中的信心。

例如,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请学生分析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

根据丁的描述判断,(向北望去有极光)丁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而甲逐渐由春到夏,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而乙地将由秋进入冬说明乙位于北半球,且较丁纬度低,丙地入秋失败,说明处于由夏至秋的阶段,应位于南半球,且较甲纬度高,更朝南,所以综合判断从北向南依次为丁乙丙甲,故顺序为:丁乙丙甲。

从高中地理历年的试卷中可以看到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考题,在上面的分析中也有提到。从知识点的分布来看,地球的运动这一类型的选择题是近几年来考试分数占比较大的一次。与之相关的内容在早些年的全国试卷中隐姓埋名,甚至渐渐被广大莘莘学子与教育工作者所淡忘,但是近些年却有回归之势。如果广大师生还不加以重视,就有可能在后面的考试中失分惨重。地球运动相关的内容虽然属于基础类知识,但是涉及的知识点与内容较为深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与想象力才可能找出正确的答案,因此难度较大,更需要教师在复习阶段加以引导。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应时刻关注试卷命题的出题方向与趋势,从教学中找到更好地突破点,在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文武.聚焦高考地理试题中的时政热点——2018年全国卷

中的地理时政热点分析及对策[J].教学考试,2018(45):65-67.

[2] 郑霞霞.寻找学科教学规律,提升高考复习效率——高考地理复习心得点滴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9):174.

猜你喜欢

高考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