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19-06-26陈丽芬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用心学困生习惯

陈丽芬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教学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也不能掉队。而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总有一些基础比较薄弱、数学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便是被人们称为“学困生”的孩子。学困生是我们教师较为敏感的话题,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我相信大家都有相同的烦恼,那就是如何来转化这些“学困生”。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工作中转化学困生的一些做法。

一、倾注爱心,树立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把更多的爱倾注在学困生身上,以真情的爱,唤醒沉睡的心,要像春风化雨一样,谆谆教导,循循善诱。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多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用爱心来感化,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名学困生,由于单亲家庭的影响造成纪律差、学习差,在校期间经常与同学发生口角或打架事件,课堂上愁眉苦脸、萎靡不振,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一般孩子的天真的笑容。通过了解,原来因父母离异而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一天放学,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和他推心置腹地谈了起来,引导他从自己身上找到闪光点,鼓励他发挥自己的优势,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个坚强、懂事的孩子,长大能为单亲妈妈撑起一片天。之后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聊天,并给予他生活上的帮助,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事情出现了转机,这位同学上课不再走神,稚气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学习成绩也大大提高了。我知道,是师爱让他增强了对自己的信心,有了进步的勇气。我相信,只要教师对他们伸出一双友爱之手,关心爱护他们,支持信任他们,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和鼓励,一定能使他们很快地赶上学习的队伍。

二、教师引导,提高兴趣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的学困生对数学都有抵触、厌倦、毫无兴趣的倾向,这种消极情态,往往会阻碍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就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诱导,寻找有效的途径,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势必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让他们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针对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我精心设计新颖有趣的,能让学生亲身实践与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这样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同時,还可运用风趣幽默、童话般的语言,恰当引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新奇的例子、有趣真实的情境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其次,让学困生体验成功,引发兴趣。对于学困生来说,一次成功的学习能够带给他们很大的愉悦,这样他们才能有动力继续学习,逐步消除他们对数学的畏惧感。在每节课上,我总是把容易的问题留给这些学生回答,当回答正确或有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获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课外,我会根据学困生的实际特点,进行补缺补漏,依据学困生的基础状态,创设一个个小目标,使学困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达到,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用心培养,习惯养成

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部分学困生,就是因为态度不端正、习惯未养成、常常犯课堂走神、审题马虎、作业分心的毛病。针对这种情况,我着重培养两方面的习惯。首先是课堂上认真听讲,用心参与课堂的习惯,学困生由于基础较差,所以在平时的备课中,特别注意学困生的学习起点和认知水平,放慢教学速度。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过程,尽可能的使学困生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不过这个过程很漫长,需要我们一如既往的坚持。

其次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用心学习的习惯。书面作业是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在平时的作业中发现,学困生经常犯数字抄错、计算算错、题目看错等低级错误。因此,可重点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要求他们读题要像读课文一样,做“四读”习惯,既眼睛看题目(眼读),轻声读出(口读),用笔划出重点字词(手读),用心理解相关的数量关系(心读)。还要培养学生用心计算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教给他们一些快捷的速算方法,让他们在实践中总结规律,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我们要时时抓、反复抓、耐心抓,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采用不同的转化方式。

四、分析原因,常抓不懈

对于班内的学困生,我先进行全面调查,因为每个学困生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因素。通过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交往情况、家庭情况等等,然后客观地加以分析,诊断原因,找准切入口,对症施治,持之以恒。比如,班上一个叫蔡彩茹的女孩子,她不喜欢数学,做数学作业很随便,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找她聊心事,才知道是因为“讨厌”以前的数学教师凶她,而“讨厌”学习数学。知道原因后,我对她的态度特别友好,时常以朋友的身份接触她,再耐心的教育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耐心辅导与关心爱护下,她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虽说离优秀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她的点滴进步,正说明了我转化工作的成功。所以说学困生的帮扶不仅需要老师的爱心与耐心,更需要老师的智慧与坚持。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教育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对于他们的教育,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满怀热情,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力量,让他们逐步向优秀迈进。

猜你喜欢

用心学困生习惯
用心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好习惯
用什么写作
用心,让家更有味
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