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四十年国际学生管理问题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2019-06-26刘国强汪华

新丝路(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研究热点管理

刘国强 汪华

摘 要:本文运用CiteSpace这一文献计量学软件,从关键词、作者发文量、研究热点等方面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里的国际学生管理研究的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国际学生管理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研究发现:从关键词角度看,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是主要研究话题,但近年来“安全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学者研究的活跃度角度看,关注的焦点不仅是教育管理、生活管理等,而是越来越多聚焦到安全管理方面;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国际学生管理研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是国际学生管理研究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CiteSpace;國际学生;管理;研究热点

根据我国来华留学工作的历史,我国政府自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视国际学生工作,始终重视接受和培养国际学生工作,并将此视为我们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和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1]。从1950年我国接受了首批来自东欧国家的33名国际学生,到2017年共有48.92万名国际学生在我国高等院校学习,我国的来华留学工作扎实稳步有序推进,国际学生规模持续扩大,生源结构不断优化,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2、3]。国内学界一开始就关注国际学生问题研究。研究伊始主要聚焦国际学生语言教学与学习,如牟怀真[4]在1954年就对国际学生在北大学习及生活状况进行介绍,是国内学界对建国后国际学生状况的最早公开报道。但涉及到“来华留学生或国际学生管理”的问题研究最早的是90年代的谢怀珠和董京生[5],基于东欧巨变的背景下对我国国际学生管理尤其是思想教育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说明国际学生管理尤其是涉及到国家安全方面的研究价值日趋引起重视。学界也开始采取数据统计的方法梳理涉及留学生相关问题的研究(如于福增 [6],程家福[7]等),鉴于此,我们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改革开放40年来发表在知网上的论文为对象,梳理当下“来华留学生或国际学生管理”研究的发文、研究议题等情况,并尝试勾勒出40年间的“来华留学生或国际学生”的管理研究脉络、提取核心主题、具化研究内涵、明晰研究边界,为国际学生管理提供对策。我们围绕以下两个问题探究国内学界的研究动向:知网期刊发表的“来华留学生或国际学生管理”的论文总量和作者有何特点?知网期刊发表的“留学生或国际学生管理”的论文在研究关键主题方面有何特点与趋势?

一、研究方法

我们在选取文献时遵循以下原则:文献源于知网期刊,检索条件是在“主题”中含有“来华留学生”或“国际学生”,并在关键词中含有“管理”;文献类型限于“论文”,不含述评、会议手册、图书章节等。数据检索于2018年12月5日,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对明显不是“来华留学生或国际学生的管理”的条目进行了人工删除,最终共生成有效数据1055条。所用计量学软件为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5.0R2。

二、数据统计分析

1.关键词分析方面

通过将知网上下载的数据经过技术转换后,导入CiteSpace软件,通过可视化图谱分析(见图1),我们发现“留学生”和“来华留学生”这个排名前两名的热词,但不具有热点性,予以剔除,排名最高的是“留学生管理”,出现85次,教育管理出现76次,教学管理出现62次。但是“安全管理”仅仅出现12次,说明学者关注的是综合管理,注重招生、教学方面的管理。但是由于在年轮颜色变化中,我们发现,“安全管理”的节点颜色呈现橘红色,橘红色在年轮带上指的是近年来的时段,说明这个话题逐渐变热,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开展国际化办学,“安全管理”日趋处于重要地位。而关于“柔性管理”“趋同管理”和“趋同化管理”分别出现了10、9、8次,说明关于国际学生管理研究的角度日趋深入。

2.作者发文量方面

从作者发文量视角来看,可以呈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者及其活跃程度。我们可根据其研究特点,推广到来华留学生或国际学生管理的相关议题上来。通过预设作者发文量3篇,呈现作者较高的发文量图谱(见图2),剔除1个系统的干扰项“罗飞达”29次(实为不实)。我们发现张雷、刘庆委、逢成华、李慧琳、吴丹、全克林、张伟、何雨桑和李晶等学者分别发表了最多的4篇相关来华留学生或国际学生管理的文章,其中刘庆伟、张雷和张伟的年轮色带上呈现棕色,说明这些成果为近期的研究发现。

三、国内关于“留学生或国际学生管理”研究热点分析

我们对比较活跃的学者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1.关于“高校国际学生管理模式”的研究

如逢成华[8]将高校国际学生管理模式分为五类,即国际合作交流处模式,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模式,国际合作交流处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合二为一模式,国际合作交流处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分工合作模式,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和留学生处立体合作模式。他认为第四种模式是目前各高校普遍采取的管理模式;第五种模式比较先进,是国际学生工作走向专业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整体上看,他只是从招生和教学管理的角度解释国际学生管理模式,有一定现实意义。但是国际学生管理并不仅限于招生和教学,更重要的是涉及安全问题,而安全问题涉及到纵向层面(国家、省、市、校各级国安、公安、政府各部门)和横向层面(学校内部二级学院与国际处、保卫处、学生处等部门)的一体化和协作化。

2.关于“国际学生安全管理举措”的研究

如李坤[9]认为各高校对国际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究和开展,既要基于我国高校国际学生安全管理体系的现行法规,又应该考虑到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还要考虑到国际教育和管理的形式。认为高校应该采取三种举措加强国际学生管理,即高校对本国学生和国际学生趋同管理;高校国际学生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实施一体化和协作化的管理模式。2014年4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正式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并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10]。作为高校,应当高度重视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和信息安全。按照“国家总体安全观”的视角,李坤关于国际学生安全管理的研究只是涉及到“社会安全”和“文化安全”一部分。

3.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

如全克林[11]从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探讨国际学生安全管理,认为高校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警惕国际学生宣扬西方政治及文化理念,传播西方生活方式等,高校要从加强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加强留管队伍建设、优化校园管理体系、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等方面做好来华国际学生的管理工作,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总体上看,全克林是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来看,是从政治安全的视角研究了一些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全方面的内容,是整体上把控了意识形态安全的大局,站位较高。作为国际学生安全管理的一环,不仅限于意识形态安全方面,需要全方位建章立制提升國际学生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国际学生管理水平。

4.关于“文化差异性视角下的国际学生安全管理”等话题展开的研究

如张雷,郑江华,翟风杰[12]结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国际学生管理工作实践,针对非洲来华国际学生的跨文化差异和性格特征,揭示非洲来华国际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四突出、一结合”的管理方式,即突出“层次多样”的招生管理,突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管理,突出“以人为本”的生活管理,突出“防控结合”的安全管理,结合中非文化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其中涉及到安全管理的就是最后两点,建立预警机制和快速应对机制,同时重视文化建设,寻找文化趋同,在社会安全和文化安全上下功夫,不失为可取之策,但仅就安全管理而言,还需全方位保障。

从以上在国际学生管理研究方面比较活跃的学者研究来看,国际学生管理不仅是教育管理、生活管理等,越来越多聚焦到安全管理方面,说明随着国际学生规模越来越大,相关配套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也需要做出改进。总体来看,关于国际学生安全管理话题的研究已有显著成果,但也存在以下问题:鲜有学者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下研究国际学生安全管理问题;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管理问题还未得到高度重视;关于高职院校的国际学生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稍显滞后。

四、结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呈现出日趋攀升的态势,从改革开放初期数量少、水平较低、质量较差的状态,逐渐发展成为全世界新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和后发赶超高等教育大国,而且呈现出新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从跟跑到并跑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转变,从外围到中心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纵深拓展,从末梢到前沿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资源拓宽[13]。随之而来的是国际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尽管得到了大幅进展,一些高校摸索出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管理经验。但就整体而言,目前国际学生管理中安全问题显得最为突出。“外事无小事”,各高校在国际学生的培养工作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解决或解决不好其安全管理问题,就会影响到学校与社会的安全稳定,甚至导致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冲突,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正确认识国际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找到其解决的办法,对高校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精神生活却显示出差距,尤其是受到拜金思想、享乐主义影响严重。同时国内外各种势力从未放松对我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层面的压制,尤其对于高等院校,总是通过各种手段、各种渠道(包括利用国际学生)对年轻人的思想进行腐蚀,利用所谓的“普世价值”等思想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在此形势日趋严峻复杂的环境下,针对国际学生管理,尤其关注安全教育,包括传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师生的政治安全,避免出现突破意识形态底线的现象。

可以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了新时代,针对国际学生的管理也需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政治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做好高校国际学生管理工作,坚持“宣传好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培养中国情怀”的国际化办学育人理念,培育充满“中国情怀”、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的来华国际学生人才,提升国际化办学品牌,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春花.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工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5.5:48-50

[2]来华留学工作简介[EB/OL].http://www.moe.gov.cn/s78/A20/gjs_left/moe_850/tnull_8292.html.2005.06.29

[3]来华留学工作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EB/OL].http://www.moe.gov.cn/s78/A20/gjs_left/moe_850/tnull_8292.html.2018.03.30

[4]牟怀真.兄弟国家的留学生在北大[J].世界知识,1954.16

[5]谢怀珠、董京生.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J].高等教育研究,1990.4:71-3

[6]于福增.改革开放30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7]程家福.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历史研究(1950-2010)[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8]逢成华.论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5(06):29-32

[9]李坤.新形势下外籍学生安全管理体系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8):204-5

[10]鞠丽华.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8(09):17-22

[11]全克林.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的来华留学生管理[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05):45-46+55

[12]张雷、郑江华、翟风杰.非洲来华留学生管理实践的探索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07):162-165

[13]刘进、陈劲.改革开放40年面向“一带一路”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转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5):62-67

作者简介:

刘国强(1981--)男,河南信阳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国际化办学。

猜你喜欢

研究热点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中国电子档案袋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营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