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可赶时髦
2019-06-26周艳华
周艳华
前些日子,笔者到一所乡村私立幼儿园去调研,目睹他们正在大兴土木。询问原委,告之曰:“某某幼儿园实行区域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学习兴致很高,家长非常满意,慕名而来的小朋友特别多,我们也要按这种模式去搞。”“你们现有的师资能胜任吗?你们有相应的活动场所吗?你们的管理水平跟得上嗎?”“先搞起来再说吧,这是时尚,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生源。”原来如此!
无独有偶,一位教师到外地学习归来,把名师的课堂实录反复模仿,最后感觉似乎达到了如出一辙的程度。可是当他按此给学生上课时,课堂效果与名师的简直有天壤之别,就连自己的上课风格也荡然无存。究其原因:一是他没有从根本上感悟名师的课堂艺术,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怎能模仿到位呢?二是学生适应一种方式需要一个过程,思维定式难以在短时间改变,突然换一种方式便无所适从了。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清楚地认识到:赶时髦的盲从是不可取的。别人的东西、别人成功的经验只能作参考,不能照搬,务必采取“拿来主义”,先占有,再结合自身需求挑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当今社会,各种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任何一种理论,不管如何正确,只有和具体实际相符合,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不顾具体实际盲目照搬,难免会把事情办砸,以致出现“邯郸学步”的局面。因此,面对这些全新的东西,我们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合理选用。
根据师生实际加以引进。我们引进别人的东西首先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个性特征以及他们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决定是否选用。李吉林的情感教学法对小学教学很有用处,但在高中、大学就不那么管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对中学生管用,但对小学生来说也不怎么灵验。这就说明我们在引进新的教学法时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有所取舍。同时,我们还要考虑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按照教师的课堂艺术特点去灵活选择。
根据学校实情进行取舍。各地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也是具有地域色彩的,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情况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复制别人的教学模式、克隆别人的教学方法都无异于削足适履。有些农村学校现代化教学手段依然是空白,教师上课基本上还是一本书、一支粉笔打天下,他们怎能与时俱进赶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有些学校虽然拥有良好的教学设备,但这些都是摆设,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添置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还是在传统的桎梏里徘徊,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滞后现象谈何容易。鉴于学校实情,我们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能只顾眼前而忽视教学规律。
根据实践检验加以改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都是毫无意义的。人家的理论、经验,是否符合本地的实情,也需要让实践去“说话”。我们必须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坚持认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规律。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是可行的,这种理论或经验才能采纳,才能付诸实施,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还应该不断改进、创新,使之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适合本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法宝。
(作者单位:郴州市第十三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