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育人的数学名师
2019-06-26阳锡叶
阳锡叶
教了20多年数学的尹志淑,越来越不像一名“数学老师”了。最近她给老师们培训,不光讲数学公式、数学定理,更是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数学史、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等文化范畴的东西。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解题、考试,更是为了发展数学素养。”尹志淑认为,要想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就必须以数学文化对他们进行熏陶。
培训教师:以传播数学文化为己任
尹志淑是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身上有一堆光环: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初中“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湖南省师德巡讲专家……但她最看重的身份却是:湖南省“教师培训师”培养对象。
尹志淑说,有了“教师培训师”这个身份,她就可以名正言顺、义不容辞、不遗余力地宣传她的教学理念了。
“当前,一些数学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对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太重视。导致很多学生知道平面直角坐标系,但不知道笛卡尔;知道勾股定理,却不知道勾股定理是谁发现的。”谈到这些,尹志淑显得很无奈。“忽视数学文化的熏陶,是数学教学的悲哀。正如一位智者所说,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学美女,只剩下一副X光照片上的骨架了!”
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迫在眉睫。
2017年,娄底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之一的尹志淑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成立,尹志淑下决心与工作室成员一起致力于数学文化的传播。
送教下乡,是尹志淑培训教师、传播数学文化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去年12月底,双峰县洪山一中的数学教师们接受了一场“头脑风暴”。当天,尹志淑以“数学文化与教学的有效融合”为题,给在场的教师作了一堂激情洋溢的讲座。
她从黄金思维圈谈起,鼓励教师们改变理念,先想why,再想how,最后想what,引导大家强化目的意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转化和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讲座中,一个个相对陌生的词汇在尹志淑的反复提及、反复论证下,深深印入教师们的脑海。
如今,尹志淑已在全省范围内主讲数学文化方面的讲座10余场,培训数学教师1000余名。她主讲的每一场讲座,都赢得了满堂喝彩。
除了送教下乡,尹志淑还通过举办“数学文化大讲堂”,邀请名家主讲,启迪老师们的思维;组织工作室成员参加数学文化课堂的案例分享会等,营造数学文化氛围;建立金字塔式的培训模式,定期推广名师示范课,力争影响和培养更多的教师。
“没有人文,哪来科学。”尹志淑表示,“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与文学、艺术都是相通的。我们要将数学这门学科教得更好,就必须深刻理解数学文化的内涵。”
教育学生: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有效融合
激发尹志淑钻研数学文化的,是学生的一个提问。
“整数和分数为什么是有理数,它们比别的数更有道理吗?”一次上课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让尹志淑瞠目结舌、面红耳赤。
“这是数学上的规定,没有为什么。”她只好搪塞过去。
学生们虽然没有再问,但尹志淑却受了很深的刺激。她深深明白,这样的回答只能熄灭学生求知的火花,她深感自责。
自此,望着数学理论就头大的尹志淑踏上了钻研数学文化的道路。
她拿出“把戒指扔过栅栏”的精神,自我加压,刻苦钻研,从学习数学史入手,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文化素养,终于赢得了“梅花扑鼻香”。
现在在课堂上,她能旁征博引地解答学生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同时,尹志淑还不断探索将数学史等融入数学教学的路径,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渗透数学文化,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在定理公式的拓展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从而让抽象的数字、符号、公式变得形象生动,把一堂枯燥的数学课上得趣味横生、通俗易懂,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中不知不觉提升了数学素养。
2014年下半年,初一第一學期第一堂课,尹志淑将数学史知识巧妙融入,穿插讲了数字“0”的来源,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当我讲到罗马教皇把引进‘0这个符号的罗马学者的双手夹残废的故事时,很多学生都义愤填膺,觉得这位教皇愚蠢至极。”回忆起当时的教学情景,尹志淑脸上洋溢着成就感。她说,讲完这堂课后,很多学生都跑过去告诉她,没想到数学这么有趣,读小学时很害怕学数学,现在决定从初中开始要好好学。还有一些其他学校的学生,也慕名转到了尹志淑的班上,并被她的课堂深深地吸引住了。
随着对数学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尹志淑的数学课也上得越来越精彩。截至目前,她本人参加市级及以上教学竞赛获一等奖6次;辅导老师参加市级及以上教学比武获一等奖5次;辅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获全国一等奖、省级奖、市级奖的有几十人次。今年,尹志淑和她的团队还获得了数学文化省级课题立项。
“用脑袋行走,做思考的实践者;用脚板研究,做实践的思考者。”尹志淑一直用这句话作为自己的教育格言。她说,多年以后,学生曾经学过的那些数学公式、定理、解题方法也许都会被忘记,但是数学文化会在脑海中“落户”,会让人受用终身。“我会一直朝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用我的教学理念影响更多的老师,影响更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