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成果转化 加速滁州创新发展
2019-06-26何其炳滁州市科学技术局
文/张 将 何其炳(滁州市科学技术局)
2018年,滁州市科技局深入宣传贯彻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政策,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主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为支撑,聚焦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生态,全市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滁州市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坚定
1.积极走访高校院所和企业搜集科技成果
积极开展走访高校院所和企业活动,搜集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并通过“科技路路通”服务平台面向全市企业发布。2018年,结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2018安徽大院大所成果转化对接会要求,先后走访了合肥工业大学等省内外7家高校及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3家科研院所,搜集科技成果441项,在“科技路路通”服务平台推荐发布;结合省市科技创新政策宣传和企业技术需求征集工作,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先后走访企业84家次,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86项。
2.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
2018年,全市共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产学研对接和业务工作培训36场(次),其中集中组织20多家企业参加了2018安徽大院大所成果转化对接会,对接会上有6个项目现场签约,30家企业需求成功对接。同时,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开展点对点产学研对接、网上对接等活动。2018年,全市共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103项,已成功对接落地转化的项目62项,技术交易金额1727.37万元。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从市外吸纳技术成果1066项,技术交易金额17.41亿元,居全省第5位。
3.积极开展技术合同登记工作
2018年,滁州市改变被动等待技术合同登记对象的现象,深入市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调研,结合技术合同登记政策宣传,积极寻找技术合同登记项目源,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08项,认定登记的技术交易金额6.3亿元,居全省第5位。
4.组织开展省、市科技创新政策兑现工作
组织开展省科技创新政策兑现项目的申报工作。2018年度,全市共组织申报兑现省科技创新政策项目24项,其中:在皖企业购买省外先进技术成果项目15项,较2017年增长400%;省内高校院所在皖转化科技成果后补助项目9项,较2017年增长800%。组织开展市科技创新政策兑现工作。2018年全市共受理申报项目39个,其中:申报在滁企业购买先进技术成果补助项目32项,奖补经费总计170.43万元,市财政已兑现奖补经费51.13万元,县(市)区财政已兑现奖补项目经费119.3万元;申报在滁高校科研院所在滁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补助项目7项,市财政已兑现奖补经费18.36万元。
5.积极筹划成立滁州市科技服务联盟工作
与中国高校(华东)成果转化中心合作,牵头组织成立滁州市科技服务战略联盟。滁州市科技服务战略联盟围绕科技服务协作机构的定位,结合滁州市和安徽省科技发展实际,积极打造科技成果“引进来,走出去”的新局面。2018年共组织两次走访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滁州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加快科教资源与地方融合,共促滁州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滁州市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经验
1.加强外联和借船出海,做好产学研对接服务工作
积极参加和融入市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成为技术转移联盟的成员或会员,充分利用外地技术转移机构的资源和创新要素为滁州市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服务。如滁州市技术转移中心与上海市技术交易所签订了会员协议,成为了上海技术交易所的会员单位,滁州市技术转移中心负责挖掘当地企业技术需求并提供给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根据滁州提出的技术需求来寻找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寻求解决方案,同时上海技术交易所的技术项目供求信息也对滁州同步开放,实现信息共享。积极参加外地技术转移联盟机构组织的产学研对接活动。如2018年,滁州市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合作,在滁州市成立了中国高校(华东)科技成果转化中心。2019年,滁州市和该中心共同举办了中国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华东预对接会)、第二届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华东专场,组织国内147所高校与滁州市200多家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和技术服务,先后两次组织清华大学博士专家团、吉林大学博士专家团来滁开展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等。
2.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和服务方式,做好“六结合六为主”
滁州市近年来不断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方式,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针对滁州市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符合滁州市实际的工作方法,即“六结合六为主”:一是线上(网络平台)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以线下服务为主;二是服务大企业与服务中小微企业相结合,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为主;三是服务企业技术需求与服务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推介相结合,以服务企业技术需求为主;四是服务滁州市本级企业技术创新与服务县域企业技术创新相结合,以服务市经济开发区和县域工业园区为主;五是走访企业与走访高校、科研院所相结合,以走访企业挖掘技术需求为主;六是结合滁州市企业实际,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为主。
3.主动出击和上下联动,做好技术合同登记工作
加大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力度。结合安徽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政策开展宣传,改变以往被动等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上门登记的做法,主动深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技术合同登记服务;同时加大了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力度,形成市、县两级科技管理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2015年滁州市的技术合同登记额仅为6300多万元,2018年全市完成技术合同登记83项,登记金额达到了5.4亿元。
4.项目带动和柔性引进,做好人才汇聚工作
在人才引进工作中,滁州市坚持“不求拥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采取项目带动、柔性引进的方式,广纳人才为滁州市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2018年,通过开展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工作,以项目带动引进人才28人,其中引进加盟院士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