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德育的途径
——以Unit 7 Reading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decisions?教学为例

2019-06-26杨妮茜

英语教师 2019年8期
关键词:刘宇设计说明观点

杨妮茜

引言

英语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在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渗透德育,即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具体而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英语技能,还应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深刻理解个体和个体、个体和群体、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学会理解、尊重、关心和欣赏别人,从而拥有更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基于文本的主题,深度解读文本,结合德育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开放、交流、平等的人本理念,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挖掘、梳理英语学科育人的目标、内容,明晰育人思路,制订实施计划,探索德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形式,逐步形成英语学科的德育序列,并自觉、自然、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付诸实践,潜移默化地寓德于教(吴雪峰 2018)。简言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解构文本,寻找平衡点,帮助学生建立文本信息、语言、情感、态度等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体验阅读过程,提升思维和语言能力(葛炳芳 2011)。

本文主要探讨结合阅读文本内容渗透德育,优化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文本,促进其情感体验,加深其内心对亲情的理解,实现育人目标。

一、课例背景

笔者曾有幸受邀去浙江省杭州市参加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筹办的浙派名师暨全国名师英语艺术展示课活动,展示课题为Go For It!九年级Unit 7 Reading 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decisions,通过现场评选获得了“观众最喜爱的课”的荣誉。本次展示课的主题是基于思维品质整体设计教学,既体现出对文本的精读、深读,又结合文本内容渗透德育,有效促进了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

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decisions 主要讲述了青少年刘宇酷爱跑步并希望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但他的父母不支持甚至反对他的故事。文章揭示了如今青少年和父母因为观点冲突而产生矛盾的普遍问题。文章共5 个自然段,第1 段是作者对当今社会青少年爱好是否影响学业现象的描述;第2—5 段描述了刘宇想通过努力实现梦想的观点,以及他的父母不支持他完成梦想的观点及理由。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归纳刘宇与其父母之间不同的观点,分析矛盾的症结所在,并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思考。

三、立足文本内容,融入德育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英语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应“独具慧眼”地发现语篇中所蕴含的情感、道德教育价值,“构思巧妙”地将这些“养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亟待成长的学生(戴佳敏 2014)。本篇文章的内容富有生活气息,也很接近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因此,基于文本内容,笔者在课堂设计过程中尽可能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反思,逐步融入德育。

(一)结合生活实际,启动思考认知

1.在围绕文本话题进行热身活动(学生的role-play)后,笔者设计了一项关于青少年能否做某些事情的调查(survey),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家里能做哪些事情及不能做哪些事情:

(1)Are you allowed to use mobile phones at home by your parents?

(2)Are you allowed to hang out with friends at night by your parents?

(3)Are you allowed to hang out with friends at night by your parents?

2.调查结束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图1,并回答以下问题:

(1)What is the he doing?

(2)Is he an adult or teenager?

图1

3.引导学生关注标题,进行预测:

(1)Who is“I”?

(2)What decision does he want to make?

【设计说明】读前的调查充满生活气息,能够激活学生原有认知,激发其语言表达的欲望,使其建立与文本最直接的联系,为之后的阅读作好准备。学生可以谈谈在平时生活中,父母允许他们做哪些事情,不允许他们做哪些事情。学生在思考的同时,会明白家长为什么会有这些要求,为后面的理解奠定基础。

(二)基于人物思想变化,梳理文本内容

英语教学蕴涵丰富的德育因素,它需要发现、挖掘,由内而外地自然展现,而不是人为地强加、渗透(高攀 2016)。笔者根据文章的行文特点,巧妙地带领学生梳理、总结文本内涵,特别是根据刘宇父母与刘宇之间关于“being a professional runner”的冲突,逐步让学生理解他们的观点,并思考以下问题:“If you were Liu Yu,would you hold on your own dream or accept your parents’opinions?”学生站在刘宇的角度再次客观地分析问题,这样的体验和思考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笔者要求学生边读边想,仔细分析,在找出刘宇和父母的观点后,思考以下3 个问题:

(1)Do Liu Yu’s parents support running as their son’s hobby?

(2)Do they allow Liu Yu to be a professional runner?

(3)Does Liu Yu accept his parents’advice?

【设计说明】这3 个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在此过程中,笔者没有局限于让学生回答Yes 或No,而是以“How do you know that?”的方式让他们去文本中寻找supporting opinions,即能够佐证他们观点的依据,然后体会刘宇与其父母的观点及情感。

(三)感悟语言文字内涵,关注情感体验

1.学生通过阅读,用心感悟语言,思考刘宇和父母对于刘宇成为专业运动员这一梦想的态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反思自我成长,从而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在帮助学生梳理好文本结构后,笔者进一步引导其关注刘宇及其父母所说的话,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How do Liu Yu’s parents feel about his son’s dream?

(2)How does Liu Yu feel about being a professional runner?

【设计说明】英语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刘宇和父母在表达观点时的艺术性——“I understand...but...”。问题(1)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刘宇梦想所持的一种态度及复杂的情绪——担忧、关心、理解;问题(2)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刘宇对于自己梦想的态度。学生通过反复品读,体会文本主人公的情感,此时的语言学习和情感体验是没有脱离的。

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role-play),分别饰演父母和孩子,深入理解文本语言,体会人物情感,理解人物的思想(见图2)。

图2

【设计说明】角色扮演有利于学生梳理和内化文本中刘宇及其父母的观点,并进行创作输出。本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其更深刻地体会人物的情感。笔者积极引导学生在领悟刘宇及其父母亲对于成为专业运动员不同感受的基础上,有情感地去扮演、表达,而不是纯粹地复述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四)结合文本深度思考,拓展德育内涵

文章旨在通过叙述刘宇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青少年在遇到矛盾时所进行的思考及对父母爱的理解。因此,读后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1.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互相交流,通过讨论思考图3 中的问题:

图3

【设计说明】这个问题的设计结合了before reading 和while reading 两个阶段,在学生通读并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本的核心思想出发,由点入面,全面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延伸与升华课堂教学内涵。英语教学应该注重交际性和语言的运用,各个环节应很好地体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通过彼此思维层面的观点碰撞,最后达成情感的体悟。问题“If you were Liu Yu,what would you do? Would you hold on to your own dream or accept your parents’advice?”旨在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加深他们对此类问题的批判性思考,也可以使他们和父母更好地沟通。这样设计不仅可以拓展文本内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很好地融入德育。

2.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分享自己的经历,并思考在以后如何更好地解决和父母的矛盾。问题如下:

(1)Do you often have disagreement with your parents?

(2)What kind of disagreement is it?

(3)What will you do to solve the disagreement better next time?

【设计说明】因为本文的话题是关于青少年的成长,跟学生的实际生活非常贴近,学生在生活中也会碰到和刘宇相似的经历和困惑,所以笔者在落实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自己在生活中与父母的矛盾,以及如何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本环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情感需求,能激发心与心的交流,起到德育效果。

3.分享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爱与关系的名言,并从解决矛盾的四种方式,即listen(倾听),open(开放),voice(沟通),equal(平等)中提炼出“love”(见图 4)。

There is no friendship,no love,like that of the parent for the child.

—Henry Ward Beecher

While we try to teach our children all about life,our children also teach us what life is all about.

—Angela Schwindt

图4

【设计说明】在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文本内容后,笔者分享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名人名言,一方面是对学生观点的总结和补充,加深他们的理解,实现德育;另一方面是对于本课教学设计的情感升华,引导青少年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四个关键词 listen,open,voice,equal,最后水到渠成地升华至“love”可以解决任何矛盾。此时,学生不仅理解了主人公刘宇和父母双方不同的观点,还了解了中国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从而更好地和父母沟通。

结语

英语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深层理解教材文本,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学习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德育素质等全面发展。英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视学生为独立的、有思想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中的个体,充分认识德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结合阅读文本所蕴含的德育资源,明确目标,切实把握德育契机,使学生在强化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提升情感和道德感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维度、立体化地完善教学设计,在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性思考的同时,利用语言学科在表达沟通上的优势,将语言知识与德育内涵相互渗透,使学生多角度观察社会问题,形成开放性的观点,从而提升其胸怀、层次、眼界和品格。

猜你喜欢

刘宇设计说明观点
快乐的事
参加2018年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馆徽(LOGO)设计
不怕打针
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Section A 1a—1c
我没有不听话
观点
“次氯酸分解的数字化实验”设计说明
Unit 4 Making the newsReading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