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炒处理对燕麦甜醅品质及功能因子含量的影响
2019-06-26麻宸睿王新宇桂颖张琇曹晓虹韩立宏
麻宸睿,王新宇,桂颖, 张琇,曹晓虹,韩立宏,2*
1(国家民委发酵酿造工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方民族大学),宁夏 银川,750021) 2(宁夏瑞春杂粮股份有限公司,宁夏 固原,756000)
燕麦(AvenasativaL.) 属禾本科早熟禾亚科燕麦属,是一种耐旱、耐寒、耐贫瘠、喜阴凉的一年生作物,为我国西部贫困山区的特色优势农业资源。燕麦是全价营养谷物,1997年美国FDA认定燕麦为功能性食物,富含平衡全面的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其中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β-葡聚糖、皂苷和亚油酸具有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和肝脂肪组织代谢等生理功能,总酚、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等功效[1]。近几年来,国内外在燕麦的功能特性、食品开发等方面开展的研究日益增多[2-4]。
甜醅是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的民间小吃,广泛受到当地汉、回、藏等多民族消费者的青睐。它是以燕麦为原料,借助甜酒曲经固态发酵工艺制作而成,醅粒饱满如果肉,醅汁甘甜似糖水,气味香甜如醇酒,堪称我国地方传统特色饮食文化的精髓。但是,目前为止,市场还很少见工业化的燕麦甜醅产品,只是有一些关于燕麦甜醅制作工艺优化[5]及甜醅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及活性成分变化的零星报道[6-7]。焙炒处理是改善谷物质地、风味和营养价值的有效手段[8],已有研究显示,燕麦经过焙炒可以增强风味、降低脂肪酶活性,进而提高产品稳定性[9]。民间传统燕麦甜醅制作中也常有焙炒燕麦的工序。但是关于焙炒处理对燕麦甜醅品质及其功能因子影响的研究,目前国内外还未见相关报道。
本论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改进的传统工艺制作甜醅样品,系统研究焙炒工艺对甜培破碎率、质地、感官品质,及其功能因子含量的影响,为高品质甜醅制品的产业化提供技术指导,也为其他燕麦制品的研发及品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燕麦米,宁夏瑞春杂粮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17年产于宁夏六盘山区);甜酒曲,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β-葡聚糖测定试剂盒(megazyme β-glucan assay kits),爱尔兰Megazyme公司;没食子酸标准品、芦丁标准品、Folin-Ciocalteu试剂:Sigma Chemical Co, St.Louis, MO;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TMS-CONSOLE物性仪,美国FTC公司产品;LC-2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RID-10A示差检测器),日本岛津公司;TECAN M200全波段酶标仪,TECAN公司;LGJ-10S真空冷冻干燥机,河南兄弟仪器设备有限公司;CY-550筒式烘炒机,南京腾阳干燥设备厂;KQ-5200E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HJ-500高速中药粉碎机,山东东营弘玖制药机械有限公司;DHP-9160恒温培养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饭煲,苏泊尔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甜醅样品的制作
甜醅制作工艺如下:精选燕麦米,180 ℃(实际温度160~180 ℃之间)和12 r/min转速条件下在筒式烘炒机分别焙炒0、3、6、9、12 min。然后清洗干净,加入适量水浸泡4 h(每个处理之间保持料液比一致),置于电饭锅中精煮档蒸煮50 min,出锅,凉至室温,0.6%安琪甜酒曲接种拌匀,32 ℃恒温培养60 h,即为成品。部分成品25 ℃条件下放置30 min后进行质地、感官及破碎率实验;部分成品真空冷冻干燥后用于功能因子含量的测定。
1.3.2 破碎率的计算
将甜醅样品中的整醅粒与破碎醅粒分离、干燥、称重。破碎率按公式(1)计算。
(1)
式中:Y,破碎率,%;m,碎米甜醅干燥后的质量,g;M,试样干燥后的总质量,g。
1.3.3 质的测定
参考王晓彬等[10]的方法,采用质构仪进行测定。选用P/36R柱状探头。运行模式:TPA模式。具体参数设置:触发力5 g,测试前速度3 mm/s,测试速度1.5 mm/s,测试后速度2 mm/s,压缩程度40%,2次压缩间隔时间5 s。每次测试时,在制备好的甜醅样品中间层的不同部位随机取3粒完整的醅粒对称放置在质构仪的载物台上进行测定,醅粒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每个处理平行制备3个样品,每个样品做6次平行,最终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1.3.4 感官品质评价
甜醅的感官评定试验根据GB/T 13662—2008[11]中的瓶酒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中米酒的评定方法[12]及甜醅的评价标准[5],对甜培产品从外观、口感、香气、质地4个方面进行品评,具体的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甜醅感官评定标准Table 1 Sensory evaluation criteria of sweet fermented oat
1.3.5 甜醅功效成分测定
1.3.5.1 β-葡聚糖含量测定
采用直接测定法[13-14]。
1.3.5.2 总酚含量测定
采用folin-ciocalteu(FC)比色法[15]。取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标准溶液或甜醅提取液于10 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1.0 mL 0.2 mol/L的FC试剂和2 mL质量分数为15%的Na2CO3溶液,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 mL,混合充分后室温放置1 h,在76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没食子酸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μg/mL);以吸光度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测定回归方程为:y=0.011x+0.016,R2=0.998 7。
1.3.5.3 总黄酮含量测定
采用NaNO2-Al(NO3)3比色法[16]。回归方程为y=0.001 9x+0.009 7,R2=0.999 8。
1.4 数据处理
除质地和感官评价实验外,其他实验均重复3次,取平均值,以平均值±SD表示。显著性分析(P<0.05)采用SPSS 17.0软件,作图采用Origin 8.5软件。
2 结果与讨论
2.1 焙炒处理对燕麦甜醅破碎率的影响
破碎率是影响甜醅感官品质和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醅粒完整度越高,甜醅的感官品质越好,商品价值越高。不同时间的焙炒处理对燕麦甜醅破碎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燕麦米经过焙炒处理可显著降低(P<0.05)甜醅产品的破碎率。当焙炒时间为6 min左右时,甜醅产品的破碎率达到最低;烘焙时间超过9 min之后随着焙烤时间继续增加,甜醅破碎率没有显著变化。已有研究表明,高温烘焙可导致燕麦籽粒内脂-蛋白质之间结合减弱,油脂会渗透到淀粉颗粒内部,与直链淀粉分子形成复合物,这样相当于油脂成膜覆盖在淀粉颗粒的表面上,从而增加淀粉颗粒的疏水性,显著降低淀粉颗粒的水和性和膨胀度[17-19]。淀粉颗粒的水和性和膨胀度降低,燕麦籽粒的耐煮度增大,同等湿热处理条件下,燕麦籽粒的破碎趋势相对减弱。因此,燕麦籽粒经过焙炒处理可显著降低甜醅产品的破碎率。
图1 不同焙炒时间对燕麦甜醅破碎率的影响Fig.1 Effect of different roasting time on the broken rate of sweet fermented oat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2.2 焙炒处理对燕麦甜醅质地的影响
质地是影响甜醅食用品质的主要特性。从表2可以看出,焙炒处理显著增大了(P<0.05)燕麦甜醅样品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当焙炒时间达到6 min左右时,继续延长时间对甜培产品的硬度和咀嚼性均没有显著影响,而弹性出现下降趋势。这是因为焙炒处理降低了燕麦籽粒的水和性,导致同等湿热条件下,焙炒燕麦籽粒的吸水率降低,籽粒内部淀粉颗粒膨胀崩解度低,最终贡献于甜醅产品硬度增大。经过焙炒处理的甜醅产品的破碎率降低,与对照相比,醅粒籽粒表皮完整度高,弹性显著增大,但是炒制过度,也会造成燕麦籽粒表皮破坏及淀粉部分碳化,甜醅产品的弹性反而下降。咀嚼性是衡量食品质地特性的一个综合指标。经过焙炒处理的甜醅样品颗粒表皮完整度高,内部淀粉颗粒离散程度低,与对照相比,咀嚼性增强。
表2 不同焙炒时间对燕麦甜醅质地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different roasting time on the texture ofsweet fermented oat
2.3 焙炒处理对燕麦甜醅感官品质的影响
感官品质是决定食品食用价值的最重要的指标。从图2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焙炒处理显著改善了(P<0.05)甜醅的感官品质。当焙炒时间为6 min左右时,所得甜醅样品具有燕麦的典型色泽、软硬适中、颗粒饱满、均匀完整、固形物溢出少、没产生黑色孢子、无苦涩味、无明显酸味、无明显酒味、纯正的发酵香味、香甜适口,感官得分最高。
图2 不同焙炒时间对燕麦甜醅感官特性的影响Fig.2 Effect of different roasting time on the sensory quality of sweet fermented oat
2.4 焙炒处理对燕麦甜醅功能成分的影响
2.4.1 焙炒处理对燕麦甜醅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
β-葡聚糖是燕麦及其制品中最重要的功能因子。从图3可以看出,炒制对样品中β-葡聚糖的含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5)。曾有研究发现,焙炒处理燕麦-小麦混合粉面团体系,会显著降低面团中可溶性β-葡聚糖的含量[20-21]。这是因为小麦粉中的酶在焙烤过程中降解了燕麦β-葡聚糖[22]。
图3 不同焙炒时间对燕麦甜醅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Fig.3 Effect of different roasting time on β-glucan of sweet fermented oat
2.4.2 焙炒处理对燕麦甜醅总酚含量的影响
如图4所示,焙炒过程显著增大了(P<0.05)样品中的总酚含量,但是炒制时间达到6 min后,继续焙炒,甜醅样品中的总酚含量不再发生显著变化。已有研究发现,热处理可显著增加燕麦中的总酚含量,这是因为加热过程引起燕麦细胞成分降解,释放出更多的结合态酚酸,增大了结合态总酚的可提取性[23-24]。
图4 不同焙炒时间对燕麦甜醅总酚含量的影响Fig.4 Effect of different roasting time on total phenols of sweet fermented oat
2.4.3 焙炒处理对燕麦甜醅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从图5中可以看出,随着焙炒时间的延长,燕麦甜醅中的总黄酮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炒制6 min左右,甜醅样品中总黄酮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P<0.05)。本研究结果与SANDHU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这是因为黄酮类物质对热敏感,热处理会对其造成破坏[23, 25]。
图5 不同焙炒时间对燕麦甜醅总黄酮含量的影响Fig.5 Effect of different roasting time on total flavonoids of sweet fermented oat
3 结论
焙炒处理是民间传统燕麦甜醅制作的常用工序,其对燕麦甜醅产品的破碎率、质地、感官品质,以及产品中β-葡聚糖、总酚、总黄酮等功能因子的含量产生不同的影响。焙炒处理显著降低了燕麦甜醅的破碎率,焙炒6 min左右,破碎率相比对照降低50.86%;经炒制处理的甜醅样品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显著增大,其感官综合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焙炒6 min,所得样品的感官综合得分最高;焙炒处理显著增大了燕麦甜醅的总酚含量,降低了总黄酮含量,但对β-葡聚糖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传统的炒制工序对燕麦甜醅的品质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可用于工业化高品质甜醅产品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