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应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019-06-26张雅俊郭金贵李兵首都师范大学北京00089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北京0008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选项问卷体育课

□ 张雅俊 郭金贵 李兵(.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00089;、.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北京 00080)

1、相关概念

1.1、游戏

是人类的一种在一定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娱乐活动,是在明确规定的时间、空间里所进行的行为或者活动。它是按自发接受的规则来进行的。这种规则一旦被接受就具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对发展智力和体力有一定作用。

1.2、体育游戏

体育类游戏是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之一。规则游戏的一种。为提高学生的兴趣,将某种体育活动加上情节或规则,或以活动的结果作为判断胜负的依据,可提高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构成的基本要素是身体活动、情节、规则、方法、结果和场地与器具。其中身体活动是体育游戏不可缺少的。可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的年龄特征作出不同的分类。如按有无情节、活动量大小、分队或不分队,以及按跑、跳、投等人体基本活动分类。

2、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小学高年级体育课中,体育游戏的应用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归纳、分析。进而对体育游戏的特点与意义,实践体育游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学生对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游戏的认知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体育教学中游戏创新与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就游戏的内容、游戏活动方式、游戏活动的评价等问题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育游戏教学体系。

3、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3.1、调查对象

中关村第四小学、定慧里小学、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景山小学、芳草地国际学校的五至六年级学生。

3.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围绕本文的研究目的,查阅了数十年以来与本研究有关的数据、资料,以及相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学术期刊、网络资源,参阅和收集了国家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等机构下发的与本研究有关的指导性文件、政策、法规及其他研究资料,以及研究中应涉及的软科学理论等。检索查阅有关国内外的相关资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文献支持。

(2)问卷调查法。

问卷法就是研究者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资料、数据、问题搜集的一种方法。调查问卷采用自编的《北京市小学高年级体育课,体育游应用现状调查问卷》。通过对五所小学300名学生发放与回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归纳、分析。

(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数据,根据研究内容、目的与任务进行分类,并根据体育统计方法的原理和要求,采用人工和计算机Microsoft Excel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做相关分析。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问卷发放与回收

问卷共发放300份,收回3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87份,有效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5.7%。

4.2、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1)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现状调查。

通过对上述五所小学五、六年级个别班级学生的调查,这五所学校在体育教学中都普遍渗透了体育游戏的内容,体育游戏融入课堂已是常态状况。见表1:

表1 体育课中是否有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调查

(2)学生对体育课中加入体育游戏认知分析。

表2 是否喜欢在体育课中加入体育游戏调查

表 2所示,选项 A“喜欢”占比 88.2%,选项是 B“不喜欢”,有2.1%,选项C“无所谓”占比9.7%。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喜欢在体育课中加入体育游戏,对于体育游戏的热情很高;但是,有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中加入游戏的关注程度不高,态度模糊;且有个别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喜欢在体育课中加入游戏,比如体育老师选择游戏的难度不适宜学生,游戏过于乏味无法激起学生兴趣及学生的个人原因等。

表3 对体育课上的游戏兴趣取向调查

表3所示,选项A感兴趣占比73.5%,选项B一般有22.3%,选项C不感兴趣占比4.2%。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老师选择的体育游戏有认同感,兴趣比较高;但是,关注程度不高的学生也达到了五分之一强,说明体育老师在选择体育游戏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特点、兴趣等因素。

综合以上三组数据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体育课上的游戏充满了兴趣,愿意体育课中穿插游戏活动,而且,在调查的五所学校中,体育游戏普遍融入教学。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游戏的态度较为模糊,需要我们加强引导。

(3)学生对体育游戏同伴关系认知分析。

表4 希望老师在游戏中的角色调查

表 4所示,选项 A占比 54.7%,选项 B有 38.3%,选项 C占比7.0%。此选项设置时,对学生的选择是有预期的,期望孩子们能够通过游戏促进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实际的选项数据基本符合预期,A和B选项,达到97.0%。但仍有个别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于教师的脚色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个数值大大超出了调查者的预期。需要思考和关注。

表5 体育游戏裁判的选择调查

表 5所示,选项 A占比 27.9%,选项 B有 54.0%,选项 C占比18.1%。三个选项中B选项最高,说明学生们表现出一种与生俱来的公平感,“由同学轮流担任”,是最公平的方法,也是大家最愿意接受,受各方欢迎的方案。

表6 你最喜欢的游戏方式调查

表6所示,选项 A占比50.9%,选项 B有 38.0%,选项 C占比11.1%。可以看出,选项A的优势很明显,超过一半人数;选项B所占比例也比较高,接近4成;这种结果基本反映了小学体育教学分组形式的现状。低年级采用分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很普遍,到了五、年级,随着青春期的临近,第二性征的显现,采用男、女分组的形式逐步增加。

过半的学生都倾向“以小组方式”进行游戏。主要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产生一定的团体归属感,想把自己归属到某个团体里面,这样才能感觉到自身的存在。

表7 游戏中同学之间互帮合作调查

表 7所示,选项 A占比 61.3%,选项 B有 30.3%,选项 C占比8.4%。可以看出,选项A远远高于后两者,这主要是因为游戏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创设相关情景、场合,这样。可以就使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愉悦和谐的环境和心情下进行,既有活动又有交流,寓教于乐,乐趣无穷。因此,学生们表现出更多的是,很强的互助社会性、协作、沟通和交流。

综合以上四组数据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时,愿意有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环境;愿意进行团队合作,与人交流;且在游戏活动中希望与教师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游戏活动的态度相对分散,需要我们加强引导、引起关注。

(4)学生对体育游戏课堂效果认知分析。

表8 体育游戏能否促进体育学习调查

表 8所示,选项 A占比 65.9%,选项 B有 11.1%,选项 C占比23.0%。可以看出,选项A远远高于后两者,这主要是因为游戏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创设相关情景、场合,这样。可以就使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愉悦和谐的环境和心情下进行,既有活动又有交流,寓教于乐,乐趣无穷。因此,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

虽然大多数学生选择了选项A,即认为体育游戏能够促进体育教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有33.1%(选项B+C)的学生,对此持不认同的态度,需要我们加强引导或改进体育游戏教学。

(5)学生对体育游戏教学不足认知分析。

表9 体育游戏难易程度调查

表9所示,选项A占比65.9%,选项B占比11.1%,选项C占比23.0%。可以看出,选项C远远高于前两者,这说明体育教师在选择体育游戏时,比较注意学生的生理、心里、社会适应等特点,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且符合本校的实际,使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轻松掌握教师所教授的游戏,顺利的完成游戏项目,游刃有余。另外,体育游戏在实施的过程中,所创设相关情景、场合,极易给学生一种相对轻松、愉悦和谐的环境,使得教学既有活动又有交流,寓教于乐,乐趣无穷。

但同时也应看到有27.7%的学生认为体育游戏有难度或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游戏的设计过程中应照顾到一些运动能能力、合作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力争应找到一个平衡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体育游戏中获益。

5、结论

5.1、体育游戏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普遍使用

通过对上述五所小学五、六年级个别班级学生的调查,这五所学校在体育教学中都100%渗透了体育游戏的内容,体育游戏融入课堂已是常态状况。

5.2、小学高年级学生普遍喜欢体育游戏

数据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体育课上的游戏充满了兴趣,愿意体育课中穿插游戏活动,而且学生参与度比较高。

5.3、小学高年级学生愿意与他人交流,希望有宽松的教学环境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时,愿意有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环境;愿意进行团队合作,与人交流;且在游戏活动中希望与教师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游戏活动的态度相对分散,需要我们加强引导、引起关注。

5.4、小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体育游的难度适中

表 8所示,选项 A占比 65.9%,选项 B有 11.1%,选项 C占比23.0%。可以看出,选项A远远高于后两者,这主要是因为游戏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创设相关情景、场合,这样。可以就使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愉悦和谐的环境和心情下进行,既有活动又有交流,寓教于乐,乐趣无穷。因此,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

虽然大多数学生选择了选项A,即认为体育游戏能够促进体育教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有33.1%(选项B+C)的学生,对此持不认同的态度,需要我们加强引导或改进体育游戏教学。

5.5、小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体育游的难度适中

表9所示,选项A占比65.9%,选项B占比11.1%,选项C占比23.0%。可以看出,选项C远远高于前两者,这说明体育教师在选择体育游戏时,比较注意学生的生理、心里、社会适应等特点,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且符合本校的实际,使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轻松掌握教师所教授的游戏,顺利的完成游戏项目,游刃有余。另外,体育游戏在实施的过程中,所创设相关情景、场合,极易给学生一种相对轻松、愉悦和谐的环境,使得教学既有活动又有交流,寓教于乐,乐趣无穷。但同时也应看到有27.7%的学生认为体育游戏有难度或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游戏的设计过程中应照顾到一些运动能能力、合作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力争应找到一个平衡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体育游戏中获益。

猜你喜欢

选项问卷体育课
体育课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