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区域性金融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2019-06-25李影

商情 2019年26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区域性金融风险

李影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方式、结构、动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区域性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不稳定因素、复杂情况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风险逐渐凸显,本文基于区域性金融风险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对潜在的风险隐患进行评估判断,最后提出完善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金融风险是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结果的不确定性或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在金融领域具有普遍存在性。金融风险的表现形态之一是区域性金融风险,根源于区域的政治、经济、金融、社会等领域的不确定性因素,其风险的累积和相互传染性会对区域金融安全稳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区域金融风险受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区域内部的环境变化的影响,区域内部的环境变化包括政策措施、经济金融运行状况等因素,风险传导的路径是在有关联性的区域进行风险蔓延、扩散,区域金融风险具有累积性较强、扩散性更加迅速、预警难度较大等特点。

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分析

现阶段,区域性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中小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向下迁徙造成的信用风险加大、非法金融活动引发的投资风险、P2P网贷平台为代表新金融野蛮生长、跨市场跨行业的交叉性金融风险等。金融是经济的神经中枢,是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重要的行业,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各类隐性金融风险逐渐显性化,这是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因素,针对各个区域性来说,又有着微观层面的成因。

(一)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体制不完善

由于管理层的法规观念淡薄、风险意识差、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加上各类机构在内控机制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与不足,致使许多机构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和非常利润,不顾投资风险,不注重资产质量,甚至在个人利益驱动下,在办理资产业务时还违反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或降低要求,或放松审查,导致资产内在风险的超常生成和大量累积,其主要原因还是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有些金融机构虽然成立了董事会、股东会,对重要的经营决策进行管理和监督,但并未勤勉尽职。

(二)金融监管存在缺陷

目前,就我国金融机构监管的情况来看,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对地方来说,人民银行、银保监局、金融办是金融业监督管理的主体机构,有着不同的监管主体责任,但对于非融资性担保、金信银通等名义上的投资类企业开展的金融业务活动没有直接的监管权利,除非其从事一些吸收公众存款、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由公安进行立案处置,属于典型的事后监督管理,存在金融风险监管的死角和真空地带。

(三)地方政府的干预政策对区域金融风险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果政府制定的战略体制、经济政策等干预措施恰当,将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若直接或间接受约束于金融系统,会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时候部分银行被强迫信贷向对区域影响较大、出现经营困难但没有造血功能的僵尸企业进行输血,这完全脱离了经营讲究效率的原则,也是使不良贷款率上升的隐形的和间接的原因,使得区域内金融风险上升。

(四)社会信用观念淡薄,居民的风险意识缺乏

一直以来,部分普通民众将存款与理财混为一谈,更不用说银行业、证券业、类金融、各种交易场所会存在交叉性金融风险,居民的风险意识缺乏。另,社会信用观念淡薄,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失信现象时有发生,具体到银行与企业之间,商业银行成为社会不良信用的直接受害者。有的企业钻空子,打擦边球,向银行贷款时高估资产,破产时低估资产;有的企业多头开户,借新还旧,搞游击战策略;有的企业将资产转移隐匿等。

三、完善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区域综合金融监管体系,并配备专业人才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业务日益复杂化,金融工具的创新发展日新月异,在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下,依然存在混业的可能性,金融机构通过业务或资本的纽带相互渗透,分业监管带来的监管真空就会越来越多,为有效应对混业经营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国家层面成立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和国家相比,区域层面的金融监管更不健全、更不规范,建立一个银行与市场并重的综合金融监管体系、配备专业的人才是有效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重要举措。

(二)政府应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减少过多干预经济金融的行为

政府在做决策时,应多听取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面的意见,真正了解熟知区域内经济金融的现实情况,充分尊重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不能随意干预其经营活动,金融机构是趋利性较强的企业,若企业的信贷需求符合金融机构放贷的标准,风险可控,金融机构也会主动发放信贷资金,因此,政府尽最大可能使所做决策更符合某一区域或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要求金融机构做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企业经济运营中遇到的障碍,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增大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双向效益,减轻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三)完善地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是地方金融機构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基本要素,然而,长期以来,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一些影子银行都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形同虚设,易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公司利益受到肆意侵犯,从而损害了金融秩序稳定的微观基础,要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制度,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四)加强社会信用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风险意识

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以强化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共享为抓手和契机,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和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对于一些不守信、钻空子、打擦边球进而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企业,做到零容忍,努力营造辖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业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协调联动,构建长期有效的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加强百姓诚信文化教育、风险意识教育,开展诚信教育进校园、风险意识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百姓信用意识、风险意识,创造辖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居民防控风险的能力水平,切实维护区域金融的安全、稳定。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区域性金融风险
中国共产党新征程上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应对研究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临夏州一次副高外围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
浅析注册制对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加强跨地域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