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
2019-06-25董颖
董颖
[摘要]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新时代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与挑战,同时国家也为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的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农村经济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科技人才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服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分配制度增加农民收入,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振兴与发展
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要把做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心。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遇到一些阻碍,需要国家及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经济的管理与支持,消除农村经济振兴与发展的阻力,促进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不断推进国民经济持续高效增长。
一、农村经济振兴与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農业经济发展中时常出现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情况,也存在国外大量农产品打人中国市场,农产品生产情况与消费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国内农业产品滞销等情况的出现。传统单一的农产品生产很难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变化,单一产业结构难于形成规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效率。
(二)农村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虽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但是有些农村基础配套设施还有待更新与完善,特别是在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现代农业作业等方面。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和投入效率低下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布局不够合理,存在设施的重复布局、设施配套结构不良、设施建设位置不当等现象。
(三)农村科技创新与人才人力资源不足
有资料显示,2009年以来,年均农业科技创新经费只占总科研经费的百分之七左右,2012年后出现了下降趋势,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受到更多关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能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得到很好的转化与推广,科技创新服务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效率不能起到有效作用。
进行科技创新领域的人才更多的集中在高精尖创新领域的研究,而在农村经济研究领域方面的科研创新人才较少,对基层农村经济的关注研究不足。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很难坚持生活在农村,一旦来到城市就不想返乡,致使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土地无人料理,农村产业无人振兴,这对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型农村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四)农村金融发展滞后
农村金融发展不能很好的适应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国家大型商业银行网点逐渐撤离农村地区,很多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出现空白。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以及银行从业者都在减少,金融服务力度达不到对农村经济振兴与发展的标准。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总体不低。农民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可抵资产不多,即使能贷到款也是非常有限的,无法满足农业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资金需求。
(五)收入偏低、消费能力不足
据2018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1.46万元。农村人均收入不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一半。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超过2.6万元,农民人均消费支出仅达到1.2万元。农村居民收入普遍较低,并且多数资金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能够用于经济发展的资金有限,农村消费能力低下,阻碍商品流通,限制了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
(六)农村生态意识有待提高
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为了追求一时的利益而对原生态进行破坏、竭泽而渔的行为。在进行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导致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现象大量存在。农村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巨大。农村地区部分民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有待提高,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的力度,对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进行教育培训,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人们真正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真正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人人都做环境的守卫者。
二、农村经济振兴与发展的机遇
我国有13.95亿人口,农民占到了将近65%,农村的稳定能保证国家的安稳,农业的兴旺能确保国家基础的牢靠,农民富裕说明国家的昌盛。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被提升到国家层面。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的实施对于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政策机遇。从地方层面到国家层面都给予了明确的政策支持,新时代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努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推广,农村经济市场更加开放:在创新科技的引领下,农业经济的专业化水平会越来越高。对照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总要求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时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从这些要求的转变上,很容易看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要求也升级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政策可以让农民安心生产,也可以安心流转土地经营权,还可以让农民安心扩大生产规模,敢于拿资金投入到农业技术现代化、专业化上,推动农业现代化,也为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三、农村经济振兴与发展的举措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及产品结构,使农村经济生产与销路对称,统筹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发展优质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基地、示范区等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全面布局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龙头产业,促进特色产业的升级优化,采用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进行农村经济的推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加工农产品,提升价值链,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统筹国内国际市场:发展新型农业,使农村发展与教育、文化、休闲、社会保障、养老服务等的深度融合,打造新型现代化农村风貌。
(二)巩固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得到进一步完善。但还需要重点抓好水利工程、生态工程、乡村路网电网、信息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培育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还可以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要做好经验推广、技术服务等工作。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技术化水平,实现集约化生产,加快城镇化速度,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推动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
(三)加大农村科技创新及人才的投入力度
科技是推动农业改革的强大动力,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农业研究成果的针对性,使农业成果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出台一系列规定、补贴政策等让外出务工人员发自肺腑的愿意回到家乡投身于农村经济建设。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培养新职业农民并且聘请农业技术专家进行指导,促进农村经济效益的增长。
(四)加大农村金融扶持力度
不断加强政策性银行对农村经济的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发展农村金融,使农村金融发展适应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效率,让资金流向最合适最需要的地方,真正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作用。
(五)完善分配制度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相关政策鼓励群众勤劳致富,完善技术农民激励措施;保护土地产权,促进农民增收;完善税收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农民保障力度:加强农业技能培养,创业支持以及农业科技指导等措施,提高农村劳动人群的收入,提升农村人民的消费水平,拉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
(六)坚持绿色农村经济发展理念
在乡村振兴的同时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倡导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协调好农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