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控视角下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完善措施

2019-06-25周彤彤

商情 2019年27期
关键词:绩效管理预算管理事业单位

周彤彤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尤其是近些年国家综合实力的强盛,逐渐向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方向快速发展。而对于国家的稳定及发展来说,事业单位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从而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但是,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实际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时候,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使预算绩效管理逐渐完善。

[关键词]内控视角 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绩效管理

现阶段,我国有一些事业单位实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受到传统思想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基于内控角度下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的缺陷,这对事业单位的工作实施绩效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事业单位应当对自身的预算管理意识不断强化,使预算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对预算监督和预算执行进行贯彻落实,使事业单位的预算评价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存在问题

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的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认为只是增加了工作量,对提高管理水平没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这二者内容烦琐,涉及的范围广,所以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智慧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造成影响。还有一些工作人员没有足够重视流程管理工作,大部分内部控制工作没有深入开展。

(二)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无法反映内控要求

我国是在2014年的时候,推行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完善。这对于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来看,解释的绩效管理指标较为笼统、没有严格的规定,缺乏精准定位;而且对考核对象缺乏量化标准,使内控规范对财政资金管理的使用要求无法准确反应出来。

(三)预算管理实际执行力较差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得知,目前我们国家的事业单位,很多在对预算管理机构设置的时候,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设置的机构空泛,设置更新不完善,人员也没有配备齐全,还有部分管理人员没有足够重视预算管理工作,这就导致无法有效落实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另外,部分事业单位对管理委员会或是负责预算管理的部门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只是由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管理,这一模式使制衡原则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因为事业单位很多领导没有重视预算管理,致使下级实际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时候,责任感比较缺乏,无法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导致事业单位制定的预算管理目标无法完成,大大浪费了事业单位的资源、人员和经费,使国有资源的社会效益大大降低。

(四)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混淆

现阶段,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人员,没有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两者之间的内容和概念正确的认识。从单位和业务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事业单位中的预算管理是开展内控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属于宏观范畴。但是,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的时候,有很多单位将内控管理和预算管理分开进行,执行的效果不是特别好,并且两者之间的联系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财务预算管理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使工作效率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基于内控视角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进对策

(一)科学制定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预算绩效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绩效评价体系,预算评价指标是否有效对整个预算绩效管理效果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事业单位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科学合理制定绩效评价指标。并且,还应当把风险管理内容添加到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当中,从而有效预防开展活动时出现的风险从。

(二)科学编制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实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应当按照内控的要求和原则实施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应当详细编制预算管理,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所有的资源,将各个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参与度得到增强,对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责任进行明确。首先,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当根据自身的现状,对管理任务合理进行分配;其次,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应当对管理层提出的要求积极主动的配合,为管理层适当的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尽可能使得单位的预算管理资源浪费现象得到改善,从而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效率和质量得以提高。

(三)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事业单位必须要对所有开展的经济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对风险识别、风险监控、风险应对等整个流程不断进行完善,科学预估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落实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四)加强预算执行

详细的说,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的时候,应当融入内控管理的理念。不但要确保预算管理得到贯彻落实,还需要对预算管理的执行约束效果进行强化。所以,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监管部门,主要任务就是监督预算管理,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得到贯彻落实。并且,事业单位应当使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尽快得到完善,使内部预算的各个职能岗位分离出来,比如反馈、评价、审批以及执行各个环节形成严格的监管模式,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五)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首先,事业单位再分配预算管理职能的时候,应当对重要的因素充分考虑,使预算执行得到贯彻实施;实际在执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要根据制定的业绩考核指標,对员工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和衡量,并且根据评价的效果不断地进行完善,确保事业单位的工作更加有序健康的展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内部控制中预算绩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事业单位实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应当基于内控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使绩效评价指标更加完善,使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确保单位得到持续性健康发展,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绩效管理预算管理事业单位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