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制度内涵分析

2019-06-25王庆丰

商情 2019年24期
关键词:产权制度要素供给

王庆丰

[摘要]如何看待和分析农业供给侧改革理论,特别是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刻理论内涵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指导各地方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是当前的农业工作的重点。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来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具有鲜明的历史阶段性特征,因此必须要把农业供给侧改革置于我国农业改革发展的历史演进中,才能看清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逻辑,才能揭示其蕴含的深刻理论内涵。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制度内涵分析

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明确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如何看待和分析农业供给侧改革理论,特别是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刻理论内涵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指导各地方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是当前的农业工作的重点。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来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具有鲜明的历史阶段性特征,因此必须要把农业供给侧改革置于我国农业改革发展的历史演进中,才能看清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逻辑,才能揭示其蕴含的深刻理论内涵。

经济学家诺思将制度的概念定义为“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变迁“指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诺斯指出,“制度决定经济绩效,而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则是制度变迁的源泉”。而这种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带来的是潜在收益的变化,因此,当制度从一种安排形式向另一种安排形式的演进,往往可以给参与者带来潜在和额外的收益,这往往成为制度演进的推动力。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是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要素相对价格即人与土地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促使我国农业制度变迁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数量迅猛增加,人多低少的矛盾愈加突出,到了1978年,耕地面积下降为大约21.5亿亩。土地稀缺,再加上当时的人民公社制无法合理配置有限的土地,这直接导致粮食成为稀缺产品。因此,解决粮食产量问题便成了制度变迁的诱因。正是获取潜在收益的机会无法在现存的制度安排内实现,才导致一种新制度安排的形成,因为能解决吃饭问题的制度与饿肚子的制度相比就是一种获利机会。要解决粮食问题就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这需要有效的土地制度安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把土地这种稀缺资源的产权部分界定给农民家庭的一种制度,农民通过获得土地的部分产权进而可以占有部分土地的收益,这与过去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制度安排是截然不同的。产权制度的有效安排极大的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可以说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变迁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注入了活力。农村改革的成功也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意义上的许多重要要素价格都已经逐渐变的趋于平淡。以土地为例,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相较于以前没有明显变化,但由于货币经济的发展,人们很早就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由于种地成本较高,种地的收益相对于出卖劳动力的收入明显减少,种地逐渐成为一种兼业行为。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的打工收入已经足以满足其购买粮食解决温饱的需求,由于缺乏价格激励,种地缺乏吸引力,而模糊的土地产权以及严格的土地平均化政策导致大量零碎的土地无法有效集中,导致大量耕地被撂荒,土地资源被严重荒芜浪费。而在许多城市近郊的农村,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农地的极差地租被极大放大,土地作为耕种的价值相较于城市开发带来的土地升值严重偏离,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设计的缺陷,农民无法充分享受到城市占地带来的红利,因为土地产权不清晰所导致的社会纠纷也屡见不鲜。模糊的产权设计也导致地方政府极强的卖地激励,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从某一层面讲,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模糊设计不但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公平精神,也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发展、农民幸福的严重障碍。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也带来对制度创新的需求。亚当.斯密很早就分析指出,分工的发展受市场规模的制约。市场规模越大,分工就越细。这带来与规模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得以创新,如股份公司制等,同时,市场规模的擴大可以极大的降低固定成本,为制度创新减少障碍。具体到农业上,市场规模的扩大为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分散的、小规模的家庭生产难以满足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得以扩展到农业领域,不但带来农业效率的提高,也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偏好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单一的粮食类产品地位急剧下降,人民的饮食结构更加的多元化,健康的理念愈加重要,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也更加的严格。过去基于温饱的数量激励型农业发展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这直接导致供需的错配。一方面国产农产品大量积压,而另一方面却还要大量进口国外农产品。同样,资本和技术的力量也在影响这制度变迁的路径,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资本和技术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改善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愈加突出,这不但降低了交易费用,更凸显出对产权制度明确设计的需求。

因此,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落脚点在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以此为抓手突破当前低下的路径依赖,这是提高农业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基础。通过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创新,产生新的激励机制,打破过去阻碍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障碍,强化资本、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的使用,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实现新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猜你喜欢

产权制度要素供给
米东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和成效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分析
“供给侧”何以流行
浅议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
100个县将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