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锺书小说《围城》中的讽刺艺术探析

2019-06-25王斌卢晓东

大观 2019年2期
关键词:钱锺书围城

王斌 卢晓东

摘 要:《围城》是钱锺书先生的代表作,它也是一部罕见的现实主义讽刺杰作。它主要以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的病态生活作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极其幽默的手法,如荒谬的语言动作描述、精致的心理描写、微妙的比喻、诙谐有趣的重复、灵活多样的讽刺和幽默的笔触和漫画式的笔法表现讽刺意味,描绘了人物世态,并嘲笑“芸芸众生”。文章主要对小说《围城》中的讽刺艺術展开了一系列探讨。

关键词:钱锺书;《围城》;讽刺艺术

钱锺书先生写的小说不多,但是它们非常重要。他的小说创作始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关注知识分子,将目光紧紧盯住长期实践之中形成的文化意识、道德观念以及复杂心理,特别是对黑暗心理学展开了文化反省以及文化批判。他用嘲笑以及讽刺的笔触来体现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性弱点,对中西方文化撞击中形成的混乱进行一系列地描述。在对《围城》进行创作的整个过程之中,钱锺书的小说形成了自己不一样的风格,在我国现代讽刺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无法替代的。

《围城》属于钱锺书先生的重要作品之一,是他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最具讽刺意味的一部杰作。在这里,本文主要对小说《围城》中的讽刺艺术展开了一系列探讨。

一、《围城》的讽刺特点

《围城》这部作品被人们称为现代版《儒林外史》,在这一整部小说中作者对留学生的真实生活以及真实感情经历展开了细致描述,对现代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冲突的整个过程之中文化价值体系的混乱进行了深刻揭示。除此之外,《围城》在讽刺的内容、讽刺的手法等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

(一)讽刺具有相当的广度

在《围城》这部小说之中,可以看到讽刺手法得到了大量的使用。很多话具有讽刺意味,具有讽刺意味的情节内容说尽了世态炎凉以及人情冷暖,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比如人性、生命、社会、文化等等。可以这样说,它深刻体现了整个历史转折时期的芸芸众生以及世间百态。“胡子跟眉毛换了位置:嘴上的是眉毛,根本不会长,额上的是胡子,所以欣欣向荣”,用幽默语言中经常使用到的词汇组合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幽默感,导演出一幅又一幅令人捧腹不已的人物漫画图。再譬如“肥肉原是红烧,现在是红人倒运,又冷又黑”。作者采用了红烧肉来对人的真实处境展开了一系列比喻,红人一旦不红,就会遭受到一系列冷遇,乃至于被人落井下石,从而处在红与不红的非常尴尬的处境。对红与黑这两个字的恰当利用,可以说是一句话说尽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

(二)讽刺语言犀利,很有力度

钱锺书总是将尖锐的讽刺隐藏在幽默的语言之中,讽刺了现实生活的丑陋与黑暗,这起到的是一种尖锐而带有讽刺意味的作用。譬如说,“留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在这句话之中,巧妙地将中医的刮痧与出国留学联系在了一起。一方面,通过对岀痘之后刮痧的巧妙比喻,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终生免疫功能来对出国留学镀金展开巧妙的比喻。另外一方面,这是一个隐喻,主要针对的是曹元朗,形象地比喻曹元朗有名无实,腹中空空,爱卖弄才华,用牛津以及剑桥的幌子对自身的才华以及自身的诡计进行夸赞。再如“猴子蹲在地上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家瞻仰”,作者用猴子上树来对高松年随着地位的不断攀升逐渐暴露其恶劣的本性进行了恰当的比喻,拙劣的演技最终难以掩盖高松年世故、虚伪、圆滑等的性格特点[2]。

(三)讽刺具有机智的风格

钱锺书是一位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学者。他总是用机智巧妙的语言将其哲学思想充分地表达。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妙趣横生,给人带来一种深刻的启发。例如“(校长)呵呵大笑,喝了一口酒,刮得光滑的黄脸光亮像擦过油的黄皮鞋”,这句话使得校长高松年表里不一、阴险毒辣的形象得到细致描述。再如“她满腔都是肥腻的营养,小孩吸着以为是加糖的溶化猪油”,这样简洁的一句话就深刻展现出胖女人的胖、肥、腻等外形特征,这种机智幽默的语言让人拥有切身体会的同时又忍俊不禁[3]。

二、《围城》中讽刺的艺术特色

(一)机智幽默的讽刺语言

1.独具特殊的语言

《围城》中的文字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处处擦出幽默的火花。可以这样说,讽刺在《围城》这本小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或是叙事,或是评论,都在一系列的讽刺可笑的人与物之中让人们发现一个较为深刻的事实。譬如说,书中提到出洋深造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其它学科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就给人留下了洋气可鞠的印象,只有国文是土货国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才能够保持其地位。这里的“洋气可鞠”和“外国招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字的犀利性,具有相当强的讽刺性,方鸿渐在无奈之下不得不做出买假文凭的行动,在得到假文凭之后,反而劝阻这个爱尔兰骗子可以改邪归正。除了讽刺之外,我们可以从中深切体会到作者焦虑的内心世界。[4]。

2.巧妙运用比喻进行讽刺

在《围城》这本小说中,钱锺书巧妙利用的比喻多达七八百条,这一系列新鲜奇特、涉笔成趣的比喻在表现讽刺效果时更为有力、贴切,大大增强了《围城》的讽刺效果。本体、喻体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实现讽刺的效果。在传统意义上的比喻之中,喻体与本体相对,属于比喻的一部分,喻体是对本体特征的有效并且极其形象的修饰,这样一来的话,可以将本体描绘得更为形象、更为生动。比喻可以说是比较常见的,在日常生活以及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见到其身影,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但是如果真正要说以比喻取得极大成就的就非钱锺书莫属。譬如说,在这部小说中写方鸿渐在本县省立中学作报告时大谈鸦片和梅毒,以女学生们的“耳朵丧失贞操”的比喻,反映出了方鸿渐只会耍嘴皮子,根本没有真才实学的本质。

3.夸张手法增强讽刺效果

《围城》中作者善于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大事物的本相,从而在主观印象上给读者冲击,对讽刺对象的丑陋形象进行了揭示,具有非常浓厚的喜剧色彩,达到对事物展开本体讽刺的目的。例如文中对陆子潇鼻子的描写。“短而阔”是他鼻子的真实写照,作者却用像是被人打的鼻子向两处横溢来作比,显得立体形象而夸张,让人忍俊不禁,从而产生了幽默、讽刺的效果。

(二)犀利辛辣的心理讽刺

心理描写在作品中的运用能够使人物性格特别细腻。写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围城》,在心理描写方面有着比古典小说进步甚多的技巧,犀利的心理观察以及心理分析属于《围城》的重要特色。钱先生主要采用洞烛幽微、纤芥毕肖的笔触对人物心理进行了刻画,在小说中巧妙地利用辛辣的心理讽刺手法,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1.观察人物心理并讽刺

钱锺书还善于把作品中各种人物的心绪交织在同一场合,并且将它们组织形成内心深处的巨大冲突,从而在一系列的矛盾之中使得人物的性格显露出来。譬如说,在《围城》第三章提及青年知识分子的聚会,这次聚会主要由赵辛楣来请客,有苏文纨、褚慎明、董斜川、方鸿渐等人参加。在此次聚会中,作者将这么多人物的心绪交织在一起,对他们尖锐的矛盾冲突进行了一系列描绘,形成了很多的心理沖突,犀利地讽刺了这些人心理的阴暗与龌龊。钱锺书擅长“心理纠葛”描写,众人各自心怀不轨,却能被钱锺书一语道破。苏文纨在家里举办的这次聚会,就是这群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理纠葛”,作者借此也讽刺了这些人所处的病态的知识分子社会。

2.通过心理的刻画进行讽刺

钱锺书善于从人物心理出发,观察和分析不同的角度,而且特别能够在众人聚首之时,犀利地写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摩擦。如《围城》中写汪太太为范懿、刘小姐与方鸿渐、赵辛楣做媒请客的一场。范懿、刘小姐满怀美好的期待,而辛楣和鸿渐看见介绍的是这两位,失望得要笑。两人就虚应其事,只泛泛应酬几句。汪先生说家里的老妈子不堪用,偷吃主人的东西。范懿说孙柔嘉有情人了,方鸿渐以为说的是自己,强作安详……作者用法眼观察在场各人的心理上的一切轻微波动,一一记录在案。越是复杂人多的场面,越是能够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作者对这些人心理的直接刻画使这些人的形象更为生动具体,又用幽默的笔调加以描述,使其更具讽刺色彩。

3.通过婚姻、情节展现人物心理进行讽刺

钱锺书对《围城》中的人物有一股心理审视的气势,善于从爱情、家庭、婚姻等的关系上揭露人物内心的丑陋和缺陷,从而达到讽刺效果。例如,《围城》中方鸿渐不爱苏文纨,而苏文纨却暗恋着他,当苏文纨觉得方鸿渐爱上了自己的表妹就故意说唐晓芙的坏话。但是方鸿渐还是无法放下唐晓芙,苏文纨就开始揭露方鸿渐的丑事,显现出她自己不择手段的一面。在《围城》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对人物都进行了敏锐的心理观察和分析,对那些“知识骗子”丑陋的内心、虚假的言行举止作了犀利的讽刺。例如,三闾大学历史系的系主任韩学愈他的夫人想要代替孙柔嘉冒充美国人去教英语,而他的夫人实际是北俄人,为了让他的夫人站稳这个讲台。他采用卑劣的手段,教唆一些品行不好的学生欺负孙柔嘉。知识分子那种沽名钓誉的丑态毕现。

三、结语

简而言之,《围城》的讽刺艺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在小说讽刺的背后,它还包含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期望,分析当时黑暗社会的丑陋,更重要的是,唤醒被围困城市中的人民,在生活中挣扎的人民,突破围困,走上属于自己的新道路。由此可见,钱锺书不一样的讽刺艺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疑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刘认真.从《围城》谈钱钟书文学的讽刺艺术[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24):191-193.

[2]林海燕.论《围城》的讽刺艺术[J].文学界(理论版),2012(11):97.

[3]张义君.《围城》讽刺艺术的继承与创新[J].文学教育(中),2013(11):10-12.

[4]蒋婧.试论钱钟书小说《围城》中的讽刺艺术[J].剑南文学,2016(8):52.

作者单位: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钱锺书围城
钱锺书的幽默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钱锺书署名的“三个后”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社交电商的“围城”
《围城》70周年首推电子版
围城之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