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之围城
2017-03-15孙敏敏
孙敏敏
像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西方文论家曾说:“一件虚构的事能表达普遍的真理。”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凝结成的《红楼梦》刻画了封建末世贵族阶级的人生悲剧,取材自元稹《莺莺传》的传奇《西厢记》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悲剧结局,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期许。
司马长风先生曾在《中国新文学史》中说,《围城》“地地道道是一部爱情小说”,虽然这个说法没有概括《围城》的全部面貌,但是,诚然,《围城》的确揭示了独特的爱情哲理。爱情,业已成了《围城》的代名词之一。
围城内,是婚姻;围城外,徒剩爱情。
诚然,爱情与婚姻像一座城,人人在城里城外似有目的地奔波穿梭,但是,在城里城外驻足之后才蓦然发现,远不只婚姻是一座城,人生处处是围城。且论《围城》里方鸿渐的旅程,归国轮船、上海孤岛、内地大学以及种种,都是一座座围城。
方鸿渐本来不知道有围城之说,然而,当他听人說“围城”时,并且经过后来的坎坷,便对“人生万事都有这种想法”。“围城”,是一种人生情境,这种重重叠叠的“围城”,像网一样织成一种超越现实的时空,挤出这个社会的真实与虚伪。
爱情也罢,事业也罢,婚姻也罢,整个生活似乎就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个围城所给予的束缚与磨砺,或者说,生活本身就是一座包纳一切、硕大无比的无形围城,正如有一首一个字的诗所写的那样:生活——网,生活,又何尝不是一座围城呢?“城外的人要冲出去,城里的人要冲出来”,人们对于婚姻、事业等的态度也大多如此,但是倘若仔细琢磨,又会发现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大多如此,而又不得不如此。正如书中的方鸿渐,留洋、回国、前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孤岛,一切的一切看似方鸿渐自己的选择,但是生活却又没有给他另一条出路,所有的选择都显得唯一且合理得无可替代,于是方鸿渐自以为循序渐进地走着,却一次次又一次地闯入一座座的围城,最终在生活的城中沉睡,正是生活中这些毋庸置疑的选择最后却出乎意料地引导着人们走向了始料未及的生活围城,也因此有人会说“生活本应该是这一回事,但事实总会是另一回事。”“鸿渐”在钱钟书的《管锥编》里曾有解释,大意是一只鸟飞来飞去没有着落,《易经》中曾解释,这只鸟先到溪边,后飞到石头、陆地上、山上,最后飞到山头,亦即亦至。鸟,象征着人,在生活的围城中漂泊,最后只剩孤身一人,这既预示着方鸿渐的凄凉结局,也是万千在生活中奔波却无处可栖的围城人的结局。换言之,人生长叹事与愿违,但是与其说是“命中注定”,不如说是人为如此,人们往往太过相信自己的判断,试图用自己的判断去改变一切可改变的、不可改变的到头来却是人们的彼此隔阂与自以为是的谋划造就了相互间的折磨,由此便构成了所谓的“生活围城”。人与人之间是必要联系与渗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必要形成的,即使互相隔膜,也因此,生活这张网越渗越大,越织越不可收拾,无形中所有人的生活都开始如九连环般纠缠在一起,生活的围城也以一种窒息的态势笼罩着每一个人。
从爱情到婚姻再到生活,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围困,用各种欲望与呼吸。回望方鸿渐的这一段围城经历,概括起来不过是进城,出城,再进城,再出城……之所以会产生如此特殊而又具有提炼性的程式,无非是因为方鸿渐有着人性本来的贪婪,或者说这种贪婪在悄无声息地滋长。他永远都不安分,永远都不满足,因而永远都在苦恼,想着各种方式意图摆脱这种困境,却处处都是困境,他用自己的人性弱点筑造了人生路上的处处围城。
从方鸿渐到这个围城中的各个我们,都像一只艰辛劳动的蚕,用自己毕生所愿意付出的努力与辛劳在为自己建造着一只天衣无缝的牢笼,却毫不自知,但是我们每一次愈是用力,都会换来围城对我们的愈是强烈的反压迫,正如在人生的行走中,我们每一次的试图清醒,最终换来的结果却往往是陷入更暗无天际的迷茫。
也许,读《围城》这本书,会读出爱情与婚姻的失望,会读出人这种“无毛两足动物”的无边界的落寞与悲凉,但是我想,钱钟书先生写这部书的原意却也并不是让读者们陷入无尽的对自我、对未来、对人生的困顿迷茫,《围城》里的确反映了当时社会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所衍生出的对婚姻爱情、对围城般的生活乃至对更深刻的人性的认识也都具有着普世性,我们无法否认,当今的我们也如故事中的人们一般,深受着琳琅满目的围城的困扰甚至难以自拔,但是,“围城“却并不是没有出路的,这个出路正是钱钟书先生带给我们思考的地方,“人生虽然痛苦,但不能悲观”,不能陷入人生的痛苦而不自拔,或许摒弃人性中的贪婪、自私以及其他的弱点才是我们在围城世界中该做的事吧。
我的心里装着一整个冬天,但是也必然会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