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2019-06-25林金树
林金树
摘 要 微信联系因其免费、方便、沟通直接、圖文视频均可发送等优点受到了家长、学校和老师们的青睐,教师与家长可以在群中及时、动态地交流信息,使家校沟通和家校合育更加便捷。微信平台桥梁纽带的作用,促进了家校沟通、家校合育。
关键词 微信;家校合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2-0160-01
班主任工作越来越纷繁复杂,,大家无不说"累"。如何享用现代化的红利,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这是班主任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我在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认为运用微信群进行班级管理,可以提高效率,增强实效。
一、微信平台,为教育教学助力
(一)有利于布置作业。老师在黑板上、课件上布置好作业后,可拍照发到班级群,无需再编辑老久,省得费时费神,效果又好,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作业,又可以让家长帮忙检查作业。为形成家校共育创造有利条件。微信平台给教低年级的老师提供最大的便利,因为一年级的孩子抄作业慢,记又记不住,回家后更是说不清楚。用微信平台布置省时又高效。一年级拼音教学很费力,有了微信平台,语文老师可通过录音功能或语音功能录下老师朗读的音频发到班级群让孩子模仿,效果非常好。比如在教学26个音序字母表时,我先录好视频,发到班级群让孩子和家长模仿,效果很好。这样既教会了家长,也教会了孩子。
(二)有利于反馈学习。学生书写工整的作业,质量高的作业,写得精彩的作文,老师可拍照发到班级群,让其他同学向榜样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还可以让孩子每看完一本书,就拍照发到班级群,让老师为其点赞,让其他家长为其点赞,让其他同学向爱看书的孩子学习,以此激励孩子爱看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微信平台,为班级管理助力
班主任工作越来越纷繁复杂,大家无不说“累”。如何享用现代化的红利,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这是班主任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我在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认为运用微信群进行班级管理,可以提高效率,增强实效。
(一)助力班级思想教育。作为教师,既要教学生学知识,又要教学生学做人。思想决定行动,但单纯的口头思想教育,效果不佳。于是,我常把每周被评为四尚之星的优秀学生、把做好事的学生、把为班级争光的好学生,把表现出色的好学生都拍照发到班级群让家长们为其点赞。孩子得到表扬后就会更加努力向上,表现得更好。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这是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本性。我还经常在班级群里分享一些优秀的教育经验,或鼓励优秀家长把平时教育孩子的优秀经验“晒”出来供大家学习。
(二)助力班级安全教育。班级安全工作让班主任劳心费神,压力山大。一学期需要无数次的安全考试,一会儿习网安全考试,一会儿是安全教育平台考试,一会儿是安全专题活动考试。班主任可经常通过班级微信群,及时发布安全通知、安全信息、注意事项,提醒家长和孩子及时考试,发布操作流程让家长参考,发布安全提醒,让家长和孩子及时注意安全,发布一些不注意安全而引发的事故视频,让学生在血的教训面前而警醒,从而提高安全意识。运用微信群进行安全教育,不仅可以将家长的资源加以整合利用,而且能将网络资源整合运用。改变了传统安全教育做形式,走过场,学生被动接受,只听老师口中安全,实践不注意安全的局面。将微信群作为班级安全管理手段后,教育形式新颖多样,家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既改善了家校的关系,又提高了安全管理的实效。
(三)助力班级卫生教育。低年级管理班级卫生和卫生区工作也是很辛苦的事情,要是以前,班主任头两周放学后都得到班级亲自指导孩子做值日。如今可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发布每周值日生名单。家长看到名单后会帮忙提醒孩子做好值日。低年级的家长还会亲自来学校帮忙指导孩子做值日。每天一名家长来指导,一学期平均每名家长只要来指导一次,这样家长能接受,好处又多多,班级卫生更整洁了,孩子在家长指导下也学会了做值日,学会了劳动本领,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微信平台,为家校联系助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育就会像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校联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最近几年,我每接一个班级,都先建立一个班级微信群,让家长扫群二维码加入班级群,并将姓名改为某某爸爸加电话号码或某某妈妈加电话号码。这样方便家校联系,也方便家长之间的联系。这样就不用带电话号码,一看班级群就可以联系。家长和老师之间、家长之间也可以通过班级群互相加为好友,也方便个别交流,个别沟通。这样微信平台就为家校之间、家长之间及时互动、交流提供了方便。
四、微信平台,为增进理解助力
微信群的建立,能让教师、家长、学生广泛参与。能拉近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通过微信群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家长通过微信群向老师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安全意识等;家长与家长之间能相互沟通,了解同龄孩子的共性和差异,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家长与学生,能通过平台让学生说出在学校、家庭平常不敢说、不想说的话,从而实现学生与老师、家长真诚沟通,拉近距离;在老师、家长正确的引导和监管下,学生与学生也可以进行交流,增进友谊、减少矛盾,有效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老师、家长、学生随时随地保持联系,相互听取意见和建议,相互能及时配合与协调,及时捕捉安全存在的问题,能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化解矛盾,处理隐患,纠正问题。
微信平台能进行文字、图片、语音全方位沟通、交流,能分享视频、网址等资源。通过班级微信群,为家校联系助力,为班级管理助力,为增进了解助力,为教育教学助力。微信平台就像一座空中桥梁,架起了家校共育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