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019-06-25黄淑晓
黄淑晓
摘 要 小学数学题的内容中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应用题,因为它能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小学教师要完成数学教学就必须对数学的应用题有深刻的理解并完成好的讲解,以此来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应用题;问题;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2-0093-01
小学数学应用题虽然不是很难,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应用题的教学上存在着某些问题。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在教学上存在的具体问题
根据长时间的调查我们得知,数学应用题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应用题教学过于机械化,布置作业的题量过大
在小学我们都遇到过这种情况,老师特别注重教学,从而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到学生的作业上,老师在某同一类型问题上通常要布置大量的题来让学生进行训练,有时训练的量过大反而会影响作业的质量。比如在课堂作业上,老师布置了超出课堂时间的训练量,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也就不择手段,互相借鉴抄袭。其次在家庭作业上,作业量太大学生会对做作业产生厌倦感,因而影响到学生做题的质量,影响到整个学习的效果,严重的是可能会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将生活融入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是用文字来表示已知的量,它相比于填空题、选择题这些简单明了的题目来说更为枯燥,大量的文字让学生读来也觉得厌烦,可能一个题目的大量文字就将学生弄得昏昏欲睡,何谈解题呢?为了激发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兴趣,总是将真实生活融入到学习中去。然而,在教学的实际运用过程中,情况并不乐观。就比如老师再要求同学们计算乘法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搭一面墙需要一百匹砖块,现在我要搭八面墙需要多少块砖?”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最终也都算出了答案,可是学生会想现在搭墙与我有啥关系,对这样的应用题本身不感兴趣,完成解答就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对知识的理解也不会太深。但是如果在考学生的乘法运算时,出这样一道题:“每天吃2个苹果,一个星期后吃了多少苹果?”这样学生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产生了某种兴趣,他们想算自己一个星期能吃多少苹果,这样数学题的教学就简单多了,学生学得也会有趣很多。
(三)小学教学教师没有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自己动脑思考
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这门课程的重要作用之一,其次数学还能教会学生怎么样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已学的知识。但是,至今大多数的实践教学中,老师将课堂的时间利用得很好,基本都是老师一人在课堂上讲,并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下课后学生急忙完成作业后,也不会对已学内容进行复习思考。因此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问题,去消化知识,这样老师的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可能反复讲过的知识,学生都记不住。
二、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一)灵活改变教学方式,避免机械化教学
刻板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不利,一方面老师在对同一个教学模式反复讲解后自己也没有了激情,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激发出来,更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对自己的课堂要有明确的把握:第一,适量的布置数学应用题作业,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第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巧妙解决数学应用题,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压缩课堂讲课时间,给学生留下自己思考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理念,实施灵活教学,科学教学,一改传统刻板的教学模式,挺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将小学生的生活融入到解答应用题上
如何优化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就是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将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融入到数学运用题的解答上。有时学生在解决某些问题时感到枯燥乏味,这时候将应用题的素材换成日常可见的事物,学生在解答时就不会觉得与自己无关了。例如,老师提出问题:“甲車按每小时60km的速度驶离家,请问三小时后他离家多远?”这种题目学生见得多,也不耐烦。如果说换成自己生活中的,小明每天从家走到学校都用了30分钟,小明走路的速度是每分钟72米,请问小明家距离学校多远?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就比较感兴趣。如果能将应用题的解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就应该清楚认识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传统的刻板的教学模式,将生活与问题的解答相结合,不断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加怡.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35).
[2]江春荣.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体会[J].才智,2013(34).
[3]陈春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
[4]那艳春,段君丽.小学数学应用题“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