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市市郊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调查及解决办法研究

2019-06-25陈童张博

青年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建议

陈童 张博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及城市落后社区的青壮年劳动力走入城市,随之也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个衍生物,其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三下乡活动收集整理的问卷资料,分析留守儿童的外在經济生活条件、内在家庭氛围、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等相关因素与其受教育情况的关联,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北岗花园;留守儿童;原因;建议

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民也开始由坚守土地走向外出打工,在由农转工的过渡阶段遗留下大量问题,加之户籍制度尚未完善,家庭中的孩子大多只能由其他亲戚监护留在家中继续生活学习。

一、调研背景

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新站区。位于合肥市城区东北部,是合肥市“1331”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2月,新站试验区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点区。1998年,新站区内建成安徽大市场等专业各类市场8家,形成以“三线”带“三区”的商贸格局。 2003年3月,瑶海区七里塘镇(现为七里塘街道)划归新站区托管,辖区面积增至34平方公里。2006年11月,新站区与长丰县签订合作发展协议,长丰县南部六个村居约27平方公里交由新站区托管开发。调研区域北岗花园记在这些托管开发区域之中,管理上属于新站区战备社居委。据了解,北岗花园是新站区较大的回迁小区,规划面积69万平方米。

二、调研目的

(一)学术目的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目前较为关注也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大部分留守儿童现象存在于农村地区,而合肥市新站区作为新兴之地,由农转工的过渡阶段依旧存留大量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而北岗花园位于新站区北部,是其较大的回迁小区。本次调研针对市郊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分析,深化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由农村地区扩大到市郊,推动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的进一步深入。

(二)具体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对新站区北岗社区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影响受教育情况的三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有利于完善社区的建设,同时更有助于社区中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对合肥其他新兴地区的建设中遗留的社会问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促进社会进步。

三、调研对象和过程

此次暑期北岗社区调研活动,我们经历了充足的前期策划,中期培训,后期实地调研的过程。在活动中紧密联系当地群众,并与当地社区的孩子们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在进行三下乡扶贫的同时,也紧紧抓住与当地基础教育的情况密切关系的话题进行了本次的调研活动。

调研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在北岗花园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实践,与留守儿童相处,开展丰富的活动,另一方面为了更准确广泛了解社区儿童的受教育情况,针对部分儿童采取线下问卷调查方式,并将线下问卷转为线上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

(一)实践活动的开展

我们与当地社区的孩子进行了中国结艺训练、心理辅导、手工制作、茶艺展示、话剧表演、黄梅戏表演等活动,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我们也进行关于家庭氛围和学习情况的调查,了解其家庭和学习生活以及心理情况,大致掌握社区的孩子大多属于留守儿童的情况。

(二)问卷的发放与填写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面向其儿童发放了调查问卷供大家填写,问卷主要为单选题,题量10道,总共发放18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50份,针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家庭经济和氛围、自身受教育情况展开调查。

四、调研分析

(一)总体概况

在所收集的150份问卷中的监护类型30.67%是隔代监护,50%是亲戚监护,其余则是单亲监护和寄养监护,其监护人的文化程度30.67%和24%都是初高中文化,15.33%的大专和10%的本科文化,14%的小学文化,剩下6%文盲,由此说明在所调查的55名儿童中,大多数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处于中低阶段,需要外出做工,也由此导致50%和30.67%的儿童需要亲戚和隔代监护,父母很少陪伴在身边,从而产生留守儿童现象,也是对北岗花园社区留守儿童现象的宏观了解。

(二)经济状况

根据数据显示57.33%的家庭年均收入是5万~10万,19.33%的收入为3万~5万,家庭收入大多都处于中低等,年均收入不高,外部提供的经济条件有限,自身家庭只能维持温饱的状况,与此同时难以配合学校教学条件基础设施建设,自身能够提供的饮食营养不足,课外辅导缺乏以及课外活动较少,孩子视野和活动面也十分狭窄,经济的匮乏引起文化观点落后,教育方式的陈旧古板,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更束缚孩子思维健康成长。孩子的受教育程度随之降低,物质上的缺乏间接拉开学习上的差距。

(三)内在家庭氛围

1.沟通上的缺乏

根据表4的数据得出38.67%的孩子有一到两年时间没有见过父母,24.67%的孩子一两个月或者半年没有见过父母,经济上匮乏使其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而外出打工则意味着父母与孩子见面机会少,孩子也缺乏生活和学习的陪伴。表5的数据则显示73.33%的孩子与父母沟通方式是通过手机联系沟通,13.33%甚至不联系,父母外出打工远离家庭,唯一的联系方式也只能通过手机,然而手机的沟通却不足以了解关注孩子学习成长的全部,其心理的变化发展更是无法顾及,加之经济条件有限,孩子并没有独立的手机网络工具,也只能通过亲戚朋友来打电话联系彼此,沟通时间少,沟通方式不便。表6的数据显示长期远离父母,缺少父母关系导致孩子的依赖对象发生改变,31.33%的孩子喜欢和自己年龄相仿有共同语言和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一起生活,28%的孩子喜欢和照顾自己的爷爷奶奶辈生活,大多数孩子选择喜欢和兄弟姐妹以及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正是因为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需要心理和生理上的亲人的关心呵护,父母的关注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长期远离父母导致沟通时间有限,沟通的匮乏不仅是使孩子心中的成长烦恼难以排遣,使其无法在学习中专心致志,注意力相对其他孩子来说较差,而且在孩子心理中积压种种问题,轻则影响其性格发展,重则导致心理问题心理缺陷,随之影响其学习生活,放弃学业或者消极待之。孩子的成长需要爱和关心,留守儿童却难以完全满足这一需求,随之其成长多出现畸形的过程,对日常的行为和受教育情况都会或多或多少产生消极影响。

2.教育关注度不够

表7的数据显示43.33%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关注度一般,25.33%的父母比较关注,16.67%的父母不太关注,大多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关注度一般,并未完全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成长中,而因为父母长期离家,家中监护人多为年老的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因此家庭辅导66%都没有,27.33%有家庭辅导,但由于学历有限无法全部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孩子的学习除了校园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至为关键,尤其是学龄前和青春期的孩子,家庭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更有利于孩子学习的巩固和进步,在学校有老师的监督和帮助,在家庭中也需要父母的管理和辅导。然而在所调查中150个北岗花园社区留守孩子中,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关注度不高,且家中大多缺乏合格的辅导,容易导致自制力差的孩子产生懒惰贪玩懈怠的情绪,影响学习效率和进程,对于自制力相对较好的孩子来说,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没有额外的相应辅导解答,影响其进一步深化学习,减缓学习成绩的进步。孩子的教育单单依靠学校老师的管理是完全不够的,需要内外结合,家长的合理配合和老师的协调教育,家庭积极向上氛围的营造和外部压力的促进才能更好地完善孩子的教育。

(四)留守儿童自身心理状况

根据表9的数据显示47.33%的留守儿童性格为内向安静,22.67%的留守儿童性格开朗活泼,其余则为暴躁易生气,绝大多数孩子性格都属于内向型,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父母长期离家,多有其他亲人监护,所以大多数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沟通,少有人主动进行心理交流,排遣困难,因此造成留守儿童内向的性格。

留守儿童自身性格往往很容易影响并支配着其学习行为,内向的性格会造成学习中有疑问不敢并害怕咨询老师或其监护人,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倦自卑的情绪难以排解,面对学习道路漫长充满犹豫害怕心理,少数暴躁性格情绪还会导致校园霸凌被霸凌事件发生,严重影响学校秩序,损害受教育的权利,阻碍自身和他人受教育的进程,对于学龄前和青春期的孩子影响更为严重。

五、调研结果

根据150位留守儿童的自身描述,调查其学习成绩的总体情况,可能稍有偏差,但是总体依据其真实情况得出34%的留守儿童成绩中等,32.67%为良好,20%较差,9.33%优秀,4%很差,留守儿童的受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学水平决定的,还有家庭氛围、经济支持、自身心理因素种种配合,而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结果都为中等水平也说明了父母长期远离缺少陪伴的影响较大,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在农村,也存在于市郊,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

六、原因分析

根据上述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影响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的因素主要为(1)经济条件不足(2)家庭氛围欠缺,父母关注度不够(3)留守儿童自身心理问题这三个因素。

(一)经济条件对留守儿童受教育的影响

经济作为物质基础的保障,充足的经济条件可以提供足够的教育物资支持,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满足健康的饮食需求,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培养阳光的心理,支持留守儿童坚持完成小初高教育,享受完整的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而基本经济的缺乏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基础上,产生自卑、易攀比的心理,严重的更会导致校园暴力、小偷小摸现象出现。因此经济条件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后备保障。

(二)家庭氛围对留守儿童受教育的影响

家庭氛围对留守儿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是父母与孩子关系和谐融洽,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付出。同时父母能够树立积极向上的形象,对孩子产生榜样作用。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着孩子的心智發展,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针对留守儿童家庭,在孩子已经缺乏外部条件的陪伴,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对于生活学习的关注,能够帮助留守儿童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同时减少儿童成长过程中叛逆心理的不良影响。

(三)留守儿童自身心理对其受教育的影响

心理决定行为,行为是心理的体现。因此拥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对其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留守儿童正处于儿童心理生理发展阶段,不成熟的心理需要有正确的指导,留守儿童本身缺乏关爱,容易产生自卑、内向的心理,因此会导致其在日常学习中不愿主动表现,遇到问题不敢寻求帮助迎接挑战,心里郁闷难过默默承受。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难度增加,容易导致厌学弃学、自暴自弃的结果。

七、相应措施意见

(一)政府规范相关措施,提供资金保障

合肥市新站区作为新兴之地,引入高新技术,招商引资创办工厂,将原有的大量居民从事农业生产转为从事工业生产,加快促进新站区的发展。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相关的制度建立和有效管理,有农转工过渡阶段所遗留的留守儿童问题,更需要重视。

1.完善社区基础设施

建设社区图书室和室内运动场所。合肥新站区为新兴区,由农转工的阶段建立很多房区,从而组成相应的社区。与此同时,也遗留了留守儿童的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完善社区建设,为社区的孩子提供课后拓展阅读和运动的机会,促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心智的健康发展。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缺乏有力的监护,因此课外活动也往往受到限制。政府完善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图书室和运动场所,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且安全可靠的渠道,扩展阅读面,进行休闲娱乐和锻炼。同时不仅便利留守儿童,也给社区居民带来福利,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