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2019-06-25潘宏佳雷明张淑丽于晓梅李建凤

青年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潘宏佳 雷明 张淑丽 于晓梅 李建凤

摘 要:新时代下需要新作为面对新局面,在自媒体时代微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核心课程之一的思想政治课程也要适应改革潮流的趋势,以改革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为基础,强化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手段。教师要做好自身的课前准备工作,充分吸收和关注知识体系与学术先进潮流的核心要点,以专业性和前沿性为主要授课特点,利用自媒体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课程学习质量。教师也可以在其中吸收充分的教学经验,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以此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微文化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技术手段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如今的时代是信息与流量的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能通过语言表达和板书进行教学,使思想政治课堂的活跃度不高。新型的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最大化的扩展思想政治教学情景范围,将思想政治教学进行扩展,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小组学习,多媒体演示学习,从根本上改变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

一、自媒体时代的微文化背景简介

如今的时代是信息与流量的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信息的传递方式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在自媒体时代下,微文化是通过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传播方式将短小精悍、更新迅速、传播广泛的相关文化进行传播,让现代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记录或分享信息,是一种网络的便携式信息交流方式。

如今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从改善自身课堂教学模式入手,采用自媒体与微文化的方式进行政治教学。将政治教学中一些时效性较强的时政问题与实践问题放到网络平台解决,利用微文化开放性与时效性的优势全面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

二、自媒体时代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政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方式与自媒体时代的矛盾

自媒体时代是信息与互联网的时代,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信息海洋中,有着比较优越的物质条件和信息环境,塑造了他们对外界信息较为敏感的特性。这也决定了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他们一方面对外界事物比较敏感,渴求外界信息与文化,渴望参与研究国家大事,对新事物新潮流比较关心。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网络与信息的宠儿,已经适应了使用高新技术研究新事物新潮流,对传统的理论知识不甚关心,对历史的兴趣也不高,不足以支撑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代大学生的两面性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经受信息化滋养的他们求异而不求同,重现实而不重理想,重横向而不重纵向,使他们对传统的专家教学、课本教学很反感,不满于枯燥乏味的传统理论教学,追求更生动、更有层次的课程教学环境。

(二)网络信息过滤能力较差

自媒体时代的微文化背景下,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广泛使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网络平台有着信息流量大、开放性与时效性的优点,但网络上繁复的信息会给当代大学生巨量的信息冲击,使一些不良思想趁机侵入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中,对当代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影响。还有一些学生长期在网络上接收与传播信息,长期的网络生活使他们没有一个良好的自律能力,网络法律观念较差。

三、建设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环境的举措

(一)完善网络规范,加强网络监管

在高校内部,由院校一方组成网络警察规范校园内部网络环境是很有必要的。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监管过滤软件的应用也变得十分广泛。针对高校网络管理的特征,开发出一款满足校园网应用要求的过滤软件,组成一支在校园网上负责管理工作、协调工作、检查工作和监督工作的网络警察,帮助学生更好的接收网络文化。以学生管理工作为基础,加强网络道德层面的建设,设立与院校特征相协调的网络文化规范,对高校内部的校园网使用者形成一个约束,规范网络导向,净化网络空气,使国家意识主流形态可以在校园网络中正常传播,保护学生更好的接受网络文化的冲击。

(二)更新学校网站,创新服务内容

高校内部的学生网站一直以来都是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基地,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平台,是高校内部最重要的网络意识形态场域。高校内部应该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学生网站日常的维护和更新,保证网站信息的时效性。在高校中,一般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对于一些政治新闻、国家大事不感兴趣,他们的重点往往放在了网络意识文化的娱乐层面,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以匿名的形式建立一些讨论组,以不违反相关政策为基准,由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国家大事进行讨论,增加学生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兴趣,由此掌握相关学生的思想动态。然后教师应该有计划的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相关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此外,也可以在学生网站上提供一些娱乐休闲空间,吸引学生登录网站。

(三)开设德育课程,实施心理辅导

高校的学生正处于他們人生成长的关键期,他们对一些社会热点、国家大事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是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判断优劣。网络信息化带来的数据流量是庞大的,对网络信息管理应宜疏不宜堵,对学生管理的工作应该以德育教育为主,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过滤能力,使他们可以自主的选择一些有利的网络信息接受,以此从根本上改良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对于一些受到负面网络信息影响的学生可以适当的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以净化学生内心为主要目标,帮助他们走出被网络污染的阴影,以一个更为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中。

四、解决的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构建网络平台、实现同步教学

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教学热点较强,且需要师生之间进行紧密交流的课程,传统的课程是现实中以一对多的教学模式,教师很难面面俱到的解决学生的问题,使一些学生有疑惑、有困难、渴望更好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却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利用微文化中的一些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教学,给予一个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学习机会。在一些知名大学中,学校的微信公众交流平台的构建已经趋于成熟,在微信下师生交流平台的构建可以参考这些已经趋于完善的微信系统。

(二)改革课堂模式、更新教学手段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由教师进行板书教学或单纯的阅读有关书目,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阻碍他们的学习进步。教师要学会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丰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环境。思想政治课程是涉及到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性课程,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适当的播放和展示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课程、理解课程。通过多媒体塑造一个更适宜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就可以感受到当时党和人民顽强抗争、争取独立的不屈意志,就可以感受到党带领人民建设经济、发展国家的奋进风貌。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进行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教学,并以现实为立足点充分补充我国新时代新局面下的现代化建设成果,以一些现实热点和事例为分析教学的案例,以新事例面对新的教学问题,以现实问题为立足点不断丰富我国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让其保持永恒进步般的生命力。

(三)教材联系热点、强化时效课程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重视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课程,在所有教学模式中都要以教材的理论为基础联系实际中的热点问题,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知识要点,并能熟练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方法熟练的探究和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切记不能脱离教材中的基础理论而单一的进行案例教学,也不能脱离实际进行单一的理论教学。要掌握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度量,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教学专题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设立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将社会热点与课本知识点紧密的联系起来,既达到了当代大学生渴望参与社会建设、渴望了解国家大事的需求,亦能保证他们的思想政治学习成绩达成双赢。

五、结束语

思想政治课程是我国高校的重要课程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我国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仰的重要课程。因此,高校要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从净化校内网络风气入手,强化校内互联网政治教学建设。教师要善于利用新型的信息技术平台强化课堂教学,通过自媒体时代下的微文化传播手段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网络环境,为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呼俊迪.“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J].新校园(上旬),2015(12):190-190.

[2]贺添圆,胡沫.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传承,2017(1):66-68.

[3]范婷雅,龔克.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研究[J].神州旬刊,2014(3).

[4]聂彬."微文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4):41-43.

[5]朱奎泽,景露.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大学生使用微信的调查与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6(9):146-150.

[6]李江薇.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7(24).

猜你喜欢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自媒体时代的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发展研究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自媒体时代下广播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