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价值分析
2019-06-25方冬梅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审美教育元素,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媒介,小学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审美教育的价值,针对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探索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审美教育的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逐步实现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价值分析
审美教育的发展遵循了历史发展的背景和社会情趣的提升,在实现审美价值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提升自身境界。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通过美的感受培养学生自身对美好事物的认知能力,建立良好思想道德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审美教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因此,在小学语文中探索审美教育的价值已愈发重要。
一、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价值
(一) 培养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不应只是识字教学那么简单,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提出,语文学科要承担更深重的教育任务。在以往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是生僻字词的认识,课文的分析,中心思想的总结等。发展至今,这些教学内容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掘课文中美的内涵,这种美在课堂中体现出来,让学生认知美、感受美。这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的主要途径,也为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奠定了基础。语文课堂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更加形象地认知美、理解美十分重要,利用图像资料来诠释美就是常用的行之有效的一种途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用好图像资源,让审美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人的行为是由情感来支配的,而审美情感正是审美行为的前提,从而间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学中包含着大量的情感交互环节,这无形中对学生自身的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造成了影响,学生在对课文的思考、情感交流过程中,与作者进行了深度交互。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些丰富的情感素材成了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正好契合了情感因素的升华,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意义非凡。
(三) 可有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情感交流难免出现闭塞,审美教育的出现正好符合发展小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语文知识涵盖世间万千事物,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丰富多彩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兴趣颇高,成了渗透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审美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健康的意义,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及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十分重要。因此,审美教育的提升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具有不一般的价值。
二、 实现小学语文审美价值的途径
(一) 创建审美意境,提高审美意识
小学语文中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可以说没有比语文教学更适合开展审美教育的科目了。所以,教师要做好体现教学中美的设计,将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中,帮助学生增强对美的感受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解读教材,确立好教学目标,将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一种有效的审美教育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例如,《草原》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看准备好的草原视频,然后让学生表达与自己心目中的草原景象有何区别,最后对学生讲解真正的草原文化和特征,帮助学生抒发心中对草原美的情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来四书五经,蕴含天地万物,都可成为教师创设情境的支撑基础,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树立审美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二) 引导情感投入,激发情感共鸣
教育是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为目标的过程,利用具有情感因素的手段,激发情感共鸣也是实现审美教育价值的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投入,让学生在读、想、悟的过程中能够与作者达到情感共鸣,感受到作者的才华,欣赏作品中蕴含的美,用真挚的情感陶冶审美情操。语文的魅力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每一字、每一词、每句话都包含着个人情感。因此,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文中的词句,能感受到作者的作品之美,为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例如,《沁园春·雪》一文的学习中,通过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阅读,揣摩“银蛇”“蜡像”等字词,可以发现作者的思维极具创造之美,将北方冬日的茫茫白雪抒发出了生气与活力,“欲与天公试比高”体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人格的高尚和勇敢。正是通过这种细腻的情感投入,才体会到了文章的美,也增强了学生审美的能力。
(三) 拓展阅读空间,多资源体现美
语文的教学内容不仅局限在课堂或者书本上,教师要通过多渠道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课外书籍或文章,有价值的书籍或文章,往往以精彩的内容、高尚的情操、健康的思想来影响读者,好的作品会从不同角度抨击错误思想、赞扬高尚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认识丑与美的区别,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优秀读物的选择,也是树立正确审美观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对学生选择读物做好推荐及指导。也可让学生观看实时热点新闻,对时下的热点事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交流,认识社会思想的正与邪,对事件中发挥美的价值的事件或者人可以重点讲解。比如,拾金不昧的路人、主动为老人让座的学生、帮助制服歹徒的民众,这都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针对具体事件的具体分析,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引导学生交流,感受美分享美
语文教学中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表达能力密不可分,因此,利用课堂交流来实现审美教育是重要途径之一。加强审美教育,要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在交流中感受美,分享美。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因为教师在这一阶段中具有主导意义,将审美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需要一定技巧,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學生交流问题的方向,若发现学生思考路线偏离,要及时矫正,才能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小学语文蕴含着丰富情感和传统文化正是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基础。因此,语文任科教师要对有效资源的合理整合利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逐步实现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康小虎.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思考[J].江西教育,2017(15):51.
[2]玄花兰.浅谈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J].现代交际,2017(8):167.
作者简介:
方冬梅,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