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好题”讲评,研发“一题一课”
——以一道县区模考题为例

2019-06-25筅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

中学数学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好题平分线过点

筅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 严 莉

不少地区都是以地级市为单位组织中考命题,所辖的各县区在模拟考试中的命题导向往往都会精准应对中考试卷.这些模拟卷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精彩的原创题、好题,如何发挥这些好题的讲评功能,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让学生从“解一题”走向“会解题”的能力发展呢?近期,笔者针对本地区一道模考题研发了一节“一题一课”考题讲评课,取得了较好的讲评效果,引发几点思考,现整理成文,供研讨.

一、“一题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一) 考题呈现,一题多解

考题:如图1,△ABC的角平分线BD=1,∠ABC=120°,∠A、∠C所对的边记分别为a、c.

(1)当c=2时,求a的值;

教学预设:由于第(1)问方法很多,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梳理不同解法后,再全班展示、互相学习不同解法.我们预设一些解法的思路,以便学生还没有出现类似解法时进行思路的启发.

思路1:如图2,过点A作AE⊥BD于点E.结合角平分线性质,在Rt△ABE中,∠ABE=60°,则BE=

图2

由BE=BD,得点E与点D重合,则AD⊥BD.则a=c=2.

思路2:过点A作AH⊥BC于点H.结合外角∠ABH=60°,在Rt△ABH中,BH=c=1,于是可证△ABH△ABD,从而可得∠BDA=90°,进一步再证△ABD△CBD,问题获得突破.

图3

图4

思路3:如图4,过点D作DH⊥AB于点H.在Rt△BDH中,∠ABD=60°,BH=,于是AH=.在Rt△ADH中,可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求出∠ADH=60°.在Rt△BDH中,∠BDH=30°,则BD⊥AC,于是可证△ABD △CBD,从而问题获解.

思路4:如图4,过点D作DH⊥AB于点H,分别求出BH=.在Rt△ADH中,可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求出∠A=30°,于是由三角形内角和可得∠C=30°,则BC=AB=2.

思路5:如图5,过点D作DH⊥AB于点H,DG⊥BC于点G.分别求出BH=,DH=DG=.在Rt△ADH中,可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或利用三角形相似)求出∠A=30°,于是由三角形内角和可得∠C=30°,即BC=AB=2.这种思路比思路4要繁冗,教学中如果学生构造了两条垂线段,可以画在黑板上收集起来,对这一小问来说有些思维回路,但是对后续问题的探索是有效的辅助线.

图5

图6

思路6:如图6,过点D作DM//BC,交AB于点M.先证△BDM是等边三角形,得BM=BD=1,于是AM=1,接下来有不少路径,比如,由DM=AM=BM,可得∠ADB为直角,从而获得思路贯通;或再证△ADM △ACB,根据对应边之比可得BC=2.

限于篇幅,我们不再展示其他思路.据本题的阅卷报告,该题多达20多种方法,教学时安排学生展示出5~8种即可,不必太多,有些路径相近的可归到一类解法,如果本质上不一样,要引导学生叙述它们的不同点,辨析解法的不同也是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

教学环节(二) 拾级而上,前后呼应

问题“题干”不变.

(2)求△ABC的面积(用含a、c的式子表示即可);(要求:至少给出两种不同解法)

(3)求证:a、c之和等于a、c之积.

教学预设:在第(1)问充分探究多种解法之后,第(2)问表示△ABC的面积也有很多思路,学生应该能想出多种方法,这里仍然安排学生进行多解展示交流.以下也预设几种解法.

思路1:如图7,过点A作AF⊥BD于点F,过点C作CG⊥BD于点G.

图7

图8

思路2:如图8,过点C作CH⊥AB于点H,用含a的式子表示出CH=a.于是S△ABC=AB×CH=

图9

以上两种思路都是基于面积法,这时注意启发学生对比两种解答结果的不同,并检查过程中有无错漏,如果确认无错,进一步可将成果扩大得出考题第(3)问的解答.比如,通过上面两种面积表示方法a,就可直接获解.另外,学生还可以从上一问其他解法得出解答,这里再提及一种思路,如图9,过点C作CE//AB,交BD的延长线于点E.可证出△BCE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E=EC=BC=a,所以DE=a-1.由△CDE△ADB,得所以整理可得a+c=ac.

教学环节(三) 变式再练,拓展挑战

【变式改编】定义:在△ABC的边AC上取一点D,连接BD.当时,称线段BD为△ABC的“比例线”.

已知,如图1,△ABC的“比例线”BD的长为1,且∠ABC=120°.

(1)当AD=CD时,求BC的长.

(2)△ABC的内角∠A、∠C所对边是a、c.

①求证:a+c=ac.

(***供学有余力的学习挑战***)

②分析a、c之和有没有最小值.如果有,求出它的最小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教学预设:第(1)问所给强化条件“点D恰为AC的中点”与原考题的第(1)问的强化条件是等价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突破,有效反馈这节课的讲评效果.

(2)①对应着上文考题的第(3)问,这里略去思路.

二、教学立意的进一步阐释

1.发挥“一题多解”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关联知识

一题多解是不少经验型教师在解题教学时经常进行的,但是一题多解不能只是简单地展示一道习题的多样化解法,甚至无度展示、炫耀不同解法,这对于提高解题教学效率无甚益处.我们认为,要努力通过一题多解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与考题相关联的不同知识点,这才是有意义的.上文考题的第(1)问虽然不难,但通过一题多解的展示、对话、互评,能促进学生理解角平分线、60°角、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面积法等很多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可见开展一题多解的教学,需要深刻理解考题的结构,还要想清不同解法对应的关联数学知识是否适合本课时的复习目标.

2.注重变式再练的检测反馈功能,结合学情相机给出拓展问题

在上文“一题一课”教学设计中,我们最后给出了“变式再练”,通过改编设计成一道“新定义”习题,实质上仍然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带来的比例性质.结合学情,如果多数学生都能顺利掌握所讲评的问题,可相机给出拓展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最后一问,这一问涉及高中“基本不等式”,但是优秀学生利用八年级就学习过的配方法也可进行有效转化.顺便提及,这个拓展问题是受一道江苏高考填空题的启发而改编的.当然,如果班级整体学情不好,对前面所讲评的不同解法没有充分消化理解,则这个拓展提升就不必呈现,这也正是“相机教学”的又一内涵.

猜你喜欢

好题平分线过点
一道好题带你巩固三角函数饶
玩转角的平分线
一道好题带你巩固三角函数
角平分线形成的角
一个圆锥曲线性质的推广
多用角的平分线证题
一道积极倡导文化传承的好题
折叠莫忘角平分线
数学(二)
高中英语易错题难题好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