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评论的困境与突围之路

2019-06-24徐小明

新闻传播 2019年22期
关键词:对策分析困境

【摘要】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功能,而随着电视新闻逐渐朝内容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迎来了发展的瓶颈。本文主要对当前电视新闻评论所缝髀困境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其症结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突围策略,以期能够使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朝着健康的方向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困境;对策分析

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主流,就其中的新闻类节目而言,如果将其与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信息相比,具备的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然而,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遍地开花”。如湖南卫视曾经制作的《新闻公开课》这档节目,一开始确实广受关注,好评如潮,但是却也遗憾收尾。由此看来,我们不难发现,就算是在寻求创新,也会依然陷入困境。因此,电视媒体要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做出筛选和甄别,制作出更加有深度的电视评论节目。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当前的困境

(一)选题过于空洞,与实际相脱离

当前的电视新闻评论过于注重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发表意见,而很少去关注與人们生活相关的一些鲜活的话题,加上记者并没有深入群众,取材和选题范围太过狭窄,也比较片面,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论据的论点不充足,论述内容含糊不清,从而与现实相脱离,大都是依靠主观臆断,妄下结论,甚至出现混淆善恶的情况。我国不同的电视台都有不同新闻评论栏目,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固然会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也应当突出自己栏目的特色和制作方向,以求在众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脱颖而出。

(二)节目同质现象严重,论题多重复雷同

新闻评论节目中的选题规定了这一期节目的评论对象和论述范围,也就是这期节目的主要制作方向。再具体一点的话,就是这期节目所要分析、议论的对象和范围。但是,现阶段,一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多会出现选题重复、雷同的现象。如老资历《焦点访谈》,对这档节目的多期内容进行研究后不难发现,这档节目关注的新闻事件会反复出现,多是制毒贩毒案件,火车票一票难求等选题,观众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虽然年年都在讨论,但是年年不能解决。此外,多数选题在别的节目中也会出现过,同质化现象严重,并没有任何新意可言,节目只是在就事论事,并不具备时效性、典型性等,可以说只是单纯地为了宣传。

(三)表达方式落于俗套,受众参与性差

现阶段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由于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成熟的表达方式,大致是主持人演播室评论、现场报道或是主持人演播室评述;这样一个流程。而随着新媒体理念和技术的不断涌现,这个模式的劣势也变得比较明显。以往的“传者为本位”的思想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新媒体大环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参与节目的效果。因此,就必须改变当前这种现象。

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策

(一)确定好新闻评论选题

一个好的新闻评论选题通常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有针对性,要从小处落笔,以小见大,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说别人不会说的。二是要实现节目的平民化,不管是在采访还是在评论的过程中,要始终将自己与观众和评论对象等保持在平等地位,基于群众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避免高谈阔论。三是要有互动,在对新闻评论进行选题之前要考虑到这个话题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要让观众参与到节目的全过程,从而提高节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引导群众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在录制节目时要尽可能多角度地发表看法与意见,让电视台记者、主持人和群众之间形成一个锁链,借助与观众的良好互动来提高节目的传播效果。

(二)凸显节目个性特征,克服同质化现象

如果对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进行社会调查的话,就会发现,有些电视评论类节目之所以被观众所喜爱,就是因为这类节目能够针对社会上的某一新闻事件从客观的角度去调查分析,引导观众透过现象观察本质,并能够透过评论让观众理解这一新闻事件背后的深意,让观众受益良多。大多数新闻评论节目的定位是在受众对信息需求和接受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后才建立的,所确定的一种节目发展方向。包括评论语言的风格,评论内容以及节目的播出方式等。例如,央视的《新闻1+1》这档栏目,在2008年刘翔参加奥运会到宣布退出奥运会的事件,那一期节目并没有像别的节目那样过于深究刘翔退出奥运会的原因,反而是从运动损伤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了国家运动员、奥运金牌背后的那些故事,作为对人们的一种激励,以此鼓舞人心。这样的选题视角可以说是相当的新颖、独特,也就能够很容易地让观众记住节目的这一大特色。又如,“剿不尽的地沟油”这期节目,节目一开始,就给了观众一些不堪入目的特写镜头,并对这些画面配上解说,在画面和论证兼具的情况下,就很容易使观众对“地沟油”这一新闻事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了节目的公信力的同时,也更加让观众了解这一新闻事件。

(三)基于受众角度,更新节目制作理念

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新闻评论过于看中自己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显然已经忽略了“受众为本位”的节目制作思想,往往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在传播新闻信息,这就很难让观众与新闻内容产生共鸣,始终让受众处于一种弱势、仰望者的姿态并不是长久之计,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受众也并不会“买账”。因此,不管是节目的选题还是节目形式上,要基于受众的角度去考虑,多以清新的文风和真诚的态度与观众进行交流与沟通,也就是前一条内容所提到的要提高与受众的互动性,从而为受众构建一种和谐、平等、有效的新闻传播关系。例如,《新北方》这档以民生新闻为主的节目,内容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这也就使得受众对节目内容更加有话语权,也会促使群众参与到节目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就某一社会问题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使得新闻评论节目更加“接地气”。

(四)实现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新闻信息逐渐呈现出了短平快、碎片化等特点,人们很难对这些海量的信息进行筛选和鉴别,但是传统的电视新闻就不一样,节目的背后有专业的制作团队和财力、物力支撑,能够重点把握各项新闻的深度,对信息内容的捕捉也有着极强的精准性,在节目的编排上也更加讲究,能够帮助受众厘清思路,使受众能够更轻易地接受新闻信息,这也从多角度体现了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专业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新媒体并不能完全取代电视新闻媒体的地位。因此,就不如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为己所用。例如,《东方直播室》利用微博的再传播性进行直播,就能够弥补传播渠道单一的劣势,经常浏览微博的年轻用户就可以直接通过微博平台参与到节目中,可以发弹幕等,参与新闻事件的讨论,提高了节目的互动性。又如现在各大卫视在微博和抖音平台上都开通了官方账号等,受众范围陡然扩大,拉近了与观众距离的同时,也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走出演播室的主持人,使观众对新闻类节目有了一个大的改观。

三、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趋势

根据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成为必然,注定会走向融,大致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变。

首先,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不断进行渗透与融合,不同媒介之间的评论样式也能够相互借鉴和融合,同一媒介在不同样式之间也会进行穿插与融合。

其次,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会更加开放,议论方式和结论方式亦会如此。

再次,电视新闻评论栏目也会不断凸显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主持人等,也会更加个性化。

最后,新闻评论节目蕴含的价值、观点和审美元素等也会更加多元。

此外,对新闻事件的解读,节目的论题等也会更加专业,包括节目请来的嘉宾,发表的言论等也会更加专业。

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作为我国传统媒体的支柱担当,一种重要的节目样式,尤其是还要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面临着重重阻碍,发展速度趋于平缓甚至停滞不前,可以说逐渐走向下坡路。而若想彻底地改变这种境遇,就需要创新节目制作理念和形式等,必须紧紧抓住当前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寻求创新,扬长避短,才能促使自身摆脱当前的困境局面,实现突围。

参考文献:

[1]罗碧潺,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0):159-160.

[2]涛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走出困境的几点思考[J].数字传媒研究,2019,36(9):18-19.

[3]蒋丹妮.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J].记者摇篮,2019(02):84-85.

[4]马鸣,新媒体时代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

[5]卢佩华.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困境与突围[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

[6]杨红.浅谈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困境及突围[J].山西青年,2017(3):266.

【作者简介】徐小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编辑。

猜你喜欢

对策分析困境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一)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神奇的设计师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