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新闻的特征及其伦理问题探析
2019-06-24马红珊
【摘要】近年来,VR新闻成为全球新闻业的新趋势。VR新闻以其沉浸性、交互性、共情性等特征成为新闻报道的新形态,但同时也出现了伦理问题,例如对新闻真实性的冲击、对观众带来超常心理负担、对个人隐私的侵犯等。VR新闻生产应遵循新闻传播规范,坚持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对新闻事件作出全面、理智、客观的报道,如此才能健康发展。
【关键词】VR新闻;沉浸;交互;真实性
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VR)是“借助特殊的输入输出设备,让人们能够通过多个感官实时感受三维世界”。[7]近年来,VR技术的发展为新闻业带来颠覆与创新。2013年,美国《得梅因纪事报》推出的VR新闻《丰收的变化》,被视为VR新闻的初次尝试。2015年起,VR新闻在全球新闻业开始呈现爆发式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新闻传媒机构开始尝试利用VR技术制作新闻。比如,美国广播公司的《叙利亚之旅》,《纽约时报》的《流离失所》《守夜的巴黎》等。与此同时,国内的央視网、财新传媒等众多媒体也都纷纷建立VR平台,尝试VR新闻报道,比如财新视听的VR实验室、新华网的VR全景频道、央视网的VR任意门等。
作为一种新型的报道形态,VR新闻的特征是什么?在实践中面临哪些伦理问题,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VR新闻的特征
VR新闻之所以被视为新闻报道创新的产物,既不同于传统的电视新闻,也不同于互联网上的视频新闻,其特征主要有三点:
(一)沉浸性
传统电视新闻的视觉语言建立在画框基础上,而在VR新闻中,这种叙事惯例被360度全景视频消解,打破了叙述者与观众之间的“第四堵墙”,以淡化镜头感知度来创造一种沉浸性的观看体验,为观众创造了与真实世界几乎相同的“拟态环境”。此时,新闻媒体的中介意义被弱化,其主要职能变为提供给观众进入虚拟环境的渠道。观众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感官维度沉浸其中,并以第一人称方式由单一的观看者“内化”为多维的参与者,如何去看、如何去听,全凭自己,从而产生比传统新闻更为强烈的沉浸感。
《今日美国》制作的VR新闻《带你亲身体验蓝色天使4号》,以飞行员的视角进行报道,使观众化为飞行员的角色,感受翱翔蓝天的快感。如果这部作品采用传统新闻常用的“上帝”视角,观众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看这一飞行过程,会产生一种疏离感,达不到如此刺激的体验。
(二)交互性
传统电视新闻将出镜记者、主持人作为新闻报道的引导者.以此把控新闻现场,解读新闻信息。而VR新闻将传统电视新闻广泛应用的蒙太奇语言消解,观众被赋予观看的自由选择权,由此实现自足叙事向交互叙事的转变。观众在观看VR新闻时,视角不再受到任何镜头语言的限制,转而从被动的强制接受信息走向自主的接受视觉引导,并根据自身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性格特征对新闻信息进行自由解读,实现与虚拟世界的互动。
VR新闻的交互性还体现在“人机交互”上,其表现之一是观众对新闻内容的选择权。如使用字幕作为链接按钮,快速引导观众进入不同的新闻章节。观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可以自主选择信息的新闻“参与者”,必须有所选择,才能推进叙事。在央视网VR任意门板块中发布的《来国图一睹(永乐大典)真容》,其中设置了“大典犹看永乐传”“合古今而集大成”等8个按钮,观众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击,直接进入相应的展厅中。如此,形成观众与VR新闻的交互。
(三)共情性
VR新闻通过丰富图像、加密信息、延展时空的方式,为观众构建了一个“观看并感知故事”的立体化新闻现场。观众不仅是在现场观看新闻,也是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的过程。当观众与新闻场景融为一体,会不由自主地站在新闻人物的角度,感知其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这正是VR新闻共情效应的本质所在。由此可见,借助于VR新闻报道会强化观众对新闻场景的情感体验,增强对新闻人物的情感认同度,使新闻传播效果事半功倍。
电影制作人盖博·阿罗拉对联合国通过VR电影进行公益筹款做了如下总结:在观看公益VR电影后,每6个人中就有1人捐款,不仅捐款率提高了,每个捐款额也提高了10%。[2]这说明VR具有强大的共情效应,与传统的视听作品相比,可以更容易地在情感上影响观众。
二、VR新闻面临的伦理问题
新闻伦理是与人类新闻活动及传播过程有关的道德规范,也是传播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规范。[3]VR新闻拉近了新闻传播者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但不能否认的是,VR新闻在生产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伦理问题值得关注。
(一)对新闻真实性的冲击
新闻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真实,二是新鲜,这两点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规律。[4]可见,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础。
VR新闻将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权和信息的解释权交给观众,记者从在场变为消失,观众从新闻事件的旁观者变为亲历者,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人”。这种叙事模式能够增强观众对新闻报道的共情效果,产生传统新闻报道达不到的传播效果。但每个人在主体价值观、立场、利益、知识结构和情感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观众被赋予自主权后,难免会加入主观意识,延伸出对新闻事件发展态势的想象,产生“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结果。正因为如此,VR新闻很可能导致观众对新闻报道产生理解偏差,从而背离新闻作品想要传达的“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说,VR新闻只能是相对真实。
另一方面,VR新闻用360度全景式视角为观众营造了一个接近真实的虚拟环境,“还原”新闻事件现场。这种超强的沉浸感和在场感,会让观众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很难保证其会客观、理性地认识和理解新闻事实,从而背离新闻真实性要求。同时,观众也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人物等吸引,导致注意力分散。这种感官的真实体验会弱化观众对现实真实的思考,这会造成真实与非真实的界限愈发模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传统新闻理念中的真实性。[5]
(二)给观众带来超常心理负担
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会通过画外音、记者来引导观众观看,从而保证新闻传播效果不偏离轨道。但VR新闻更多的强调感官上的刺激,追求的是视觉上的冲击。它使观众成为新闻事件中的一员,这种角色的转变,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共情效果,增强了心理体验。但从另一个层面说,这种沉浸感会大大增加观众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在灾难、战争类的新闻题材中,往往会出现血腥、暴力的场面,逼真的环境会引起观众不适。曾担任《新闻周刊》记者的Nonny制作了VR新闻纪录片《叙利亚难民》,他让观众观看这部VR作品后,对观看体验进行了描述,观众的反应是:我站在叙利亚的一条街道上,突然响起炸弹爆炸声,顿时耳鸣目眩。我跌跌撞撞地穿过烟雾,低頭看到路边有个男人抱着一个人,神情慌张。我从未遭受过恐怖袭击,这次经历让我感到无力、无助,我不得不摘下耳机。[6]如果观众将这种心理负担代入到现实生活中,会产生一种懈怠、困倦,甚至是悲观、冷漠心理,对日常工作、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VR新闻报道常常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刺激感,观众如果长时间佩戴VR眼镜观看,会变得很累,甚至带来健康问题,如恶心、眼睛疲劳、头痛、眩晕等。因此,VR新闻作品的时间长短,是制作者必须考虑的因素。
(三)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隐私权随时都会受到侵犯。而与VR技术紧密相关的智能穿戴设备等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位置、行为,甚至是身体上数据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大数据分析的对象。“隐私问题是VR新闻目前最大的伦理考量”。[7]在VR新闻中,360度全景视频将所有在新闻现场的人,包括其行为、表情、穿着等,通通都记录到VR新闻报道中,与新闻当事人一同,成为观众观看的对象,从而带来隐私泄露的风险。
《纽约时报》在2015年制作的VR新闻《竞选者》,观众如同在竞选现场一样,不仅仅可以看到每个总统竞选者的演讲,还可以看到四周在场者的表情、言语等。而他们并不会事先被询问是否同意入镜,这就造成了个人隐私权的侵犯。随着可穿戴设备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个人隐私通过可穿戴设备泄露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隐私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8]
结语
目前VR新闻发展还不成熟,随着新闻业进入智媒时代,未来算法也可能用于更复杂的VR新闻生产中,所带来的算法风险亦可能成为VR新闻伦理的新问题[9]。对于新闻生产者而言,需要在VR新闻创作中遵循新闻传播规范,坚持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对新闻事件作全面、理智、客观的报道,如此才是VR新闻健康发展的良策。
参考文献:
[1]张泊平,虚拟现实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
[2]韩佩.联合国要怎样用VR来影响全世界?[EB/OL].http://www.tmtpost.com/1712722.html,2016 -06-23.
[3]陈汝东,传播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9.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5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26.
[5]孟筱筱.VR“挑战”新闻——对“VR新闻”热的冷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7(5):33-36.
[6]Josh Constine.Virtual Reality.The Empathy MachuneEB/OL].https://techcrunch.com/2 015/02/0 11what-it-feels-like/.
[7] Culver K B.Virtual Journalism:lmmersive ApproachesPose New Questions.2015:2.http://ethicsjournalism.wisc.edu/category/vitual-reaLity/.转引自:苏宏元.贾瑞欣.VR新闻的局限及其伦理风险.中国编辑.2018(6):24.
[8]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2.
[9]张超,新闻生产中的算法风险:成因、类型与对策[J].中国出版.2018(13):38-42.
【作者简介】马红珊,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