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下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

2019-06-24杨慧

世界家苑 2019年5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大数据时代

杨慧

摘要:基于实证研究,与文献理论相结合,将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的影响和传统媒体时代做对比,指出新形势下的社会热点问题出现的新特征,全面分析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管理的优势和挑战,探索出大数据时代应对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影响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社会热点问题;思想教育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7.5%,据统计,中国网民中最大群体依然是学生。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695.8万,高校处于互联网应用的前沿,社会热点问题的应对必然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大数据时代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影响及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1 大数据时代下社会热点问题传播的特点

大数据(Big Data)概念源于最早经历信息爆炸的学科,用于描述数据量的规模远远超出一般电脑处理能力的情形。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将大数据定义为:借助对高速捕捉、发现和分析,从大容量数据中获取价值的一种新的技术架构。关于大数据的特征可以用“4V来概括,即Volume、variety、velocity和Value,即数据量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速度快、时效高。大数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可佩带计算机设备的出现,人们的行为、位置以及身体生理数据等每一点变化都成为了可被记录和分析的数据。当数据积累到一定量,群体和个人的生活习惯、个人喜好、行为规律等就能通过数据分析揭示出来。大数据时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洞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年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8.02 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 2017 年末增加 3.8%,互联网普及率达 57.7%,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 24.8%。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占比为11.5%,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迅速发展,各类社会热点事件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进行人际社交活动、发表意见等。

人人都可成为麦克风,社会热点问题在网络上的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权威话语权的垄断,拓宽了民意表达渠道,成为了公众传达民意、参与民主政治、获取体现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能在校园论坛、微博、微信、贴吧等更具有交流性的平台发表言论,对获取的社会热点事件等信息给予反馈,大学生的话语权在网络空间得到充分的行使。由于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如:当今社会中时有发生的、能够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影响社会关系和大部分社会成员共同生活的问题与事件。具有较强的探究意愿与接受度,因而对社会热点问题具有较高关注度。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包括:就业与创业、国内外政治事件、民生医疗问题等。

2 大数据下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现状

2.1 社会主义信念模糊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兴起,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以及网络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借助高科技手段进行文化输出,国内学生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念和想法产生冲突。美国利用互联网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了文化渗透的主要平台与工具。通过网络发布各种新闻、信息向青年学生群体宣扬其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受到侵蚀,极大削弱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青年学生群体思想不够成熟,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目标。“东突”分裂分子在乌鲁木齐的四所大学向在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散发传单,企图鼓动少数民族学生闹事;邪教组织“全能神”打着基督教的旗号,向大学生散步歪理邪说;2014年以来发生在昆明火车站、乌鲁木齐火车南站的暴恐袭击事件,恐怖分子的行为更是丧心病狂,严重危害社会的正常秩序。

2.2 价值观严重偏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物质利益是正当的,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人们追求物质利益时候要合乎伦理道德的动机和要求。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屡屡挑战社会道德伦理,甚至毫无道德底线可言。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为获得金钱财富不择手段、挥霍浪费等严重的社会现象,滋生了拜金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原有的真善美的追求都抛在脑后,甚至出现了老太太大街上摔倒,无人敢扶的局面。 在大数据时代,社会主义信念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有效开展网络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成为当今社会主义信念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3 大数据时代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影响的应对策略

3.1 推动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活动

对于教育研究者来说,利用数据可以发现真正的学生。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留下一串串的数字碎片,如网络社交行为、网页浏览记录、网络游戏、在线音乐等等,这些数据被整合、挖掘和分析,大学生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得以揭示。所有学生的思想状况都可以通过分析其网上活动留下的痕迹和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种种数据而被总体把握和揭示,呈现群体的思想规律,精细分析群体思想与各类事件的联系,事先做好现实生活的教育和引导。这势必有效的改善和提升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和系统性。对社会问题的教育引导,要努力让每个大学生个体形成对待社会问题、促进自身成才的稳定心态。

3.2 进行个性化的观测

形成发展性教育观,强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及时有效地把握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大数据可以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每时每刻的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微观表现,利用大数据的特定观测技术与设备的支持,学生的日常行为得到完整的呈现。个性化实施不仅限于学生,还应涵盖教师、敏感时期等对教育活动有重大影响的内容。大数据的数据储备和技术理念使实现综合观测模式成为可能。加强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除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之外,高校还应注重到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与信息传递的有效平台。高校应该重视大学校园网络媒体的监管和引导,把握好这块思想引领的重地,通过在官微、社团公众号等校园主要媒体平台的正面解读与宣传,引领大学生的思潮;同时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切实认识到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认识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并努力通过开展形式政治课、开班会等形式,结合国际及国内热点问题进行思想政治、经济、历史等多方面多种专题的解读和评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实现传授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的可能性。

3.3 鼓励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当前,大学生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缺乏社会实践,为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阅历相对简单,大学虽然拆除了物质的围墙,而精神的篱笆依然存在,缺乏对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联系实际才会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大学生只有参见社会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接触社会,才能更好了解社会和认识国情。通过自身的参与实践探索现实社会,使日常的观点与评述贴合社会实际,用实践去检验理论,真正深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去。高校教育工作者则应(下转页)

(上接页)在这个过程中给与学生正确指导,解决他们面临的困惑。

3.4 寻求家庭教育的协同配合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与家庭仍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长的价值观、世界观仍对子女形成一定的影响,故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而言不仅是客观存在,而且应大力加强。高校应主动做到与学生家庭积极沟通,大学生的父母可以依赖血缘和情感的天然优势与学生进行平等、真诚、尊重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超越父辈。高校与家庭应努力形成对大学生的立体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 杨礼雕.社会热点事件舆论场的博弈与融合[J].甘肃社会科学,2015(04).

[2] 穆亮红.充分利用社会热点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01).

[3] 何军明.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机制构建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

[4] 鄭根成.社会热点事件的新媒介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8(07).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项目(编号:2018-xzsz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大数据时代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