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9-06-24王耀燕
[摘 要] 产教融合是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机制。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分享通过搭建“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教学平台、教师发展平台和社会服务平台,构建培养方案,提升专业育人效果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协同育人;平台;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5-0077-02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s the core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ing Yiw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hare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building a teaching platform, a teacher development platform and a social service platform for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government, school,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and building a training program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training program, platform, logistics management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提出: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1]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了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搭建“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育人平台
2012年6月,在義乌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学院与义乌市陆港事务与口岸管理局(原义乌市现代物流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原义乌市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义乌现代物流发展研究所”。依托“义乌现代物流发展研究所”,物流管理专业充分整合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各方的资源,搭建“政校行企”多方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包括多方协同的专业教学平台、教师发展平台和社会服务平台。
(一)多方协同的专业教学平台
学校和教师树立服务理念,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注重科学素养的形成,又要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既要强调求真好学、踏实勤奋的学风,又要强调创新进取、追求卓越的雄心”为指导思想,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学校牵头,政府主管部门的专业人员、学校的教师和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订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标准等。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多方联动,定期动态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二)多方协同的教师发展平台
高职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要设法帮助学生点燃头脑中潜在的创新火把,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所有的困难和挑战,一流的专业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依托义乌现代物流发展研究所这一平台,鼓励教师通过跟岗实践、下企业锻炼、参与政府和企业的项目开发等方式,提高校内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指导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职业人队伍;通过专兼结对、实践育人等方式,培育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提高兼职教师的授课水平,建立一支热心教育事业的优秀物流职业人队伍。专业的专兼职教师互促互进,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多方协同的社会服务平台
依托“义乌现代物流发展研究所”,建设“中外物流专家智库”,跟踪物流行业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对接义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和国际陆港城市建设,开展新丝路物流、国际陆港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专题研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搭建“专业+企业”的合作学习平台。定期举办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物流师考证培训等,满足区域物流企业多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培训需求,打造“员工技术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等系列优质专业教育培训项目,为行业企业和社会专业人员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和终身教育服务,提升行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助力区域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二、构建“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依托平台,建立多主体育人机制
专业依托“义乌现代物流发展研究所”这一协同育人平台,“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建“课程”和共建“课堂”,构建“四方联动、五位一体”的物流管理专业多主体育人机制。
1.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学校、行业和企业四方成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符合区域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共建“师资队伍”。构建校企“互兼互聘、双向培养”机制,一方面,学校聘请行业企业中热衷于教学,又具有丰富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行业企业聘请校内专职教师担任专家顾问,为年轻教师提供跟岗学习的机会。
3.共建“实训基地”。专业以紧密型校企合作基地为主干,以义乌市国际货代物流协会、义乌快递物流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为纽带,构建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三步走”的“2+1现代学徒”四方协同实践教学体系。
4.共建“课程”。政校行企四方通过共同制定课程教学标准,定期更新教学内容,选择并聘请“会做能讲”的优秀兼职教师,组建专兼一对一课程教学团队,专兼互补,不断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5.共建“课堂”。一方面,邀请经验丰富的行业管理专家和技术能手为学生授课、开设专题讲座,将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岗位操作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组织学生前往企业经营场所,由行业专家和教师为专业学生进行现场教学,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二)四方联动,构建“2+1现代学徒”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国际商贸物流人才为目标,以“需”定“岗”,以“岗”定“学”,依托区域物流资源优势,与义乌市陆港口岸局、商务局、海关等政府部门和义乌国际货代协会、快递等协会密切合作,与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等20余家物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成8个紧密型实训基地,探索“校、政、行、企”四方协同的“2+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第一学年组织学生通过参加物流设备展、行业论坛、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知岗”和“模岗”教育;在第二学年组织学生在紧密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进行“跟岗”培养;在第三学年,组织学生在百世供应链、京东物流、盛辉物流等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如下图所示。
(三)多方参与,构建专业人才评价体系
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上,相关政府部门、学校、行业和企业四方通力合作,通过沙龙、座谈、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为基础,梳理物流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要素,共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在评价体系的实施上,相关政府部门、学校、行业和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建立评价专家库,其中,校内专业教师占30%,政府主管部门人员占20%,行业协会人员占20%,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占30%,以保障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
在评价方法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能进行量化的标准尽量进行量化,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定性評价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评价的准确度。
三、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主要成果
(一)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主动与义乌市陆港口岸局、行业协会、物流企业合作,构建“2+1现代学徒”的四方协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四方联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教学效果优良,学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同专业平均水平约20%,近五年,累计五十多名毕业生创办企业或成为站点负责人。坚持以赛促学,学生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浙江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和三等奖16项。
(二)开展在职人员培训,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义乌现代物流发展研究所这一平台,面向全市2000多家物流行业企业精英提供在职进阶培训,定期举办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助理物流师考证培训等,每年受训人员达到2000人次以上;根据行业发展需求,举办“跨境电商发展背景下的海外仓建设”等各类主题沙龙30余场;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于2016年邀请德国Elmar Steurer教授来义介绍德国及欧盟物流发展现状。在提高区域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同时,有效助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三)依托平台服务社会,提升教师的行业影响力
依托平台,专业已初步建成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团结协作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另外,专业教师参与《义乌市“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制订,高质量完成“国际货运代理服务规范”“商贸物流企业运营服务规范”“商贸物流园区运营服务规范”的制订,指导义乌运价指数等项目的评审,承接政企服务与科研项目,完成《义乌市空港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等市局级项目10余项,教师团队的行业影响力与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
四、总结
通过“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搭建教学平台、教师发展平台和社会服务平台,有利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区域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发展。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建设过程中,总结了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S].国办发[2017]95号.
[2]王耀燕.创业型大学建设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6).
[3]王耀燕.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5(5).
[4]王耀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
[5]Business Europe(Organization).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Youth: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Image of Apprenticeships[N]. Business Europe,2012.
[责任编辑: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