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教材插图 助力学生成长

2019-06-24王惠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5期
关键词:插图统编教材语文教学

王惠

[摘 要]统编教材插图较为丰富,对其研读梳理,挖掘其思想资源,可以更好地渗透思想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可通过插图认读、图文对照、插图拓展、生活读图、自画自配等途径,引领学生把握插图内容,推促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渗透情感教育,强化思想认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语文教学;统编教材;插图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3-0068-02

相比传统教材,统编教材不仅相应减少了外国作品,而且在插图中还大量增加了中国元素,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传统味。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这些文化元素,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在与文本、编者对话的基础上,感知思想内涵,在训练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继而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一、借助插图认读,把握插图内容

读图也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读图,看懂插图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主题,而且还能为下一阶段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学习奠定基础。统编教材的插图,有的来源于学生生活,学生比较熟悉,自然其理解难度较小;有的插图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差甚远,需要教师给予指导,以使学生能够读懂插图。具体来说,可以从人到物,或者从中间到四周,又或者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读图,形式可以多样,关键是助力学生读懂其中内容。

比如,一年级下册课本的封面插图,主题是过春节,画面有堆雪人、吃冰糖葫芦等,学生对此较为熟悉,理解难度较低;但是对于二年级上册课本封面插图中的皮影戏,很多学生却不太了解了。因而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都有谁,具体在干什么,从中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中《十二月花名歌》这一内容,涉及了十二种花名,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农历的十二个月进行理解。

认真研读统编教材,就会发现其中的插图大多采用国画的表现形式,具有浓烈的“中国味”。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关注插图内容外,还可以适当渗透国画常识,或者请学过国画的学生进行介绍,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借助图文对照,推促文本理解

研读统编教材插图,发现其或是文本内容的呈现,或是对文本的拓展,或是与作者有直接的关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插图的价值,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内容进行对照。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助力他们的想象发展,而且还能推促他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助力他们与作者、编者进行深度对话。

比如二年级下册《千人糕》这一课,其中两幅插图直接呈现了千人糕的材料与制作过程。从其形式来看,可以说是一卷色彩鲜艳的连环画;从其思想来看,可以从中品出一种浓烈的劳动情结。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中爸爸所说的内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从中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继而对文中“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这句话进行品析,为学生准确把握文本内容,精准理解文本主题埋下伏笔。

这里教师要认识到插图在文本中的价值,认识到它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重要桥梁。通过插图,不仅可以助力学生形象地理解文本主题,而且还能从中渗透思想教育,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插图拓展,渗透情感教育

部分插图并不直接反映文本情节,而只是与文本有所关联,由于缺少故事情节,不少教师往往会对其忽略。针对这一类插图,教师应该在插图外做文章,围绕插图所描述的特定事物,进行有效拓展,深挖其中所蕴藏的育人因素,以深化学生的思想感情。毕竟这一类插图大多都蕴含着感人的故事或者丰厚的意蕴,只有以此为中心,进行有效拓展整合,才能推促学生与文本、编者进行深度对话。

比如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从课文来看,内容短小精悍,但是插图内涵却极为丰富,选择的是实景摄影照片。对此,教师围绕“井”做文章,先给学生讲解当时还没有自来水,农村里吃水主要靠井;接着借助插图中的文字,有机拓展相关视频、图片,让学生了解到这口井的由来;继而逐步过渡到毛主席的故事,过渡到当时的革命故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乡亲们的朴素情感的同时,还穿插了革命传统教育,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插图仅仅是文字的有益补充,它代替不了文字的作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插图拓展的节奏,恰当选择拓展内容,在挖掘其背后情感教育因素的同时,不能冲淡教学主题。

四、借助生活读图,强化思想认同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推促其内化,继而最终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还要承担着思想教育的重任。如果直接讲解,一来显得枯燥无味,容易让学生反感;二来太过抽象的内容,反而影响不深,最终效果也不大。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插圖的直观性,深挖其背后内涵,渗透思想教育,强化学生的思想认同。

比如一年级下册《胖乎乎的小手》这一课,其中的插图是四幅水彩连环画,主要内容是兰兰用自己胖乎乎的小手,给爸爸拿拖鞋、给妈妈洗手绢、帮姥姥饶痒痒。如果让一年级学生直接说,也许有点困难;但是可以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说用自己的小手帮助爸爸妈妈做了哪些事情。这样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思想认同,达到较好的教育作用,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从而更好地唤醒他们的亲情意识。

在语文学科中,处处都体现着思想教育,如果教师直接讲解,结果反而不美。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发挥插图直观形象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叙述,这样不仅便于学生理解文本主题,而且还容易激发学生的思想认同,为其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五、借助自画自配,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在相应的位置给文本配上合适的插图。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促其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比如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课中,有一幅插图,是“猴子观海”的摄影照片,但是文中所提到的“狮子抢球”“天狗望月”“仙人指路”等奇石,由于篇幅关系,却没有配图。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对文字的理解,进行大胆想象,主动创新,创作插图,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还有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知识,大胆想象,写一写未来的太空生活,并配上插图,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是语文课,不是美术课,对于学生所画插图的要求不能太高,只要能够表达出文本的意思,将主要特征表现出来即可,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渗透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而言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材插图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主动搭建平台,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与插图、文本、作者乃至编者进行充分对话,继而借助插图,在推促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主题的基础上,有机渗透思想教育内容,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做好准备。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插图统编教材语文教学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