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参与互联网金融竞争模式选择

2019-06-24梁俊茹马英军车惠萍海金波刘庆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梁俊茹 马英军 车惠萍 海金波 刘庆玉

摘 要: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合关系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服务内容和方式。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参与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模式选择对商业银行服务模式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理顺与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共赢都至关重要。因此,以互联网金融的实质为切入点,从业务层面分析商业银行参与互联网金融竞争,实现商业银行在金融新形势下与时俱进的选择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竞争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1-0137-07

一、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金融模式来源于互联网企业对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在网络平台进行的多方面融合,创新出以互联网借贷、资产管理平台和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新的模式,这一新的金融模式迅速得到普及和发展。

2012年下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呈“井喷”式发展,发展速度和规模远超各方预期,对传统银行业形成了不小的冲击。互联网企业新业态,以及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现实竞争成为中国学术界、业界以及金融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互联网金融会对传统金融形成一定的冲击,两者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明显和普遍。不过,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层面,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因此,对于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参与互联网金融竞争,实现转型升级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的商业银行更好地利用互联网金融谋求经营转型,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提供参考,从总体和长远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竞争加以指导和规范,维护金融市场的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基础作用,保持金融市场长效稳定的运行。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一)何谓“互联网金融”

谢平在2014年出版的专著《互联网金融手册》中给出了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的概念,涵盖因为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

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技术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大数据的云计算、搜索引擎技术革新、移动物联网互联网等方面,互联网技术在支付结算和融资形式等方面和传统金融的紧密结合是有别传统技术的地方,也给传统金融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然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但与传统金融相比,包括行业、社會、技术以及制度等更多内容。谢平指出,“互联网和金融在功能(基因)上是耦合的,这种天然的耦合性使得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成为可能。”网络技术与金融的天然紧密关系对传统金融的冲击和影响很大。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与内涵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与营利方式与传统银行和资本市场都不同,发展速度最快的模式是手机银行、网上支付和P2P模式,P2P模式主要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提供帮助,弥补银行体系的不足。

发展程度较高的手机银行几乎可以实现所有的银行业务,包括账户和信息服务以及经纪业务。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移动运营商都看好手机银行的业务前景。通讯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手机银行自身的升级换代和移动设备的更新都为手机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和在银行业务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打下良好基础。

《金融e时代》中指出,金融电子化的兴起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书中对金融电子化的定义是:“传统金融机构借助信息技术替代原有的手工业务处理,提升业务能力和运营效率。以证券行业为例,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客户提供网上交易、手机证券、投资顾问、网上开户业务、金融产品销售等服务均属于金融电子化范畴。而电子金融化,则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促进金融业务和产品的创新,从而变革金融业务模式,例如社区金融、P2P融资模式等,未来电子金融化将促进网上金融服务进一步走向多样化。”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步渗透到金融业的各个领域(如图2所示)。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崛起,互联网金融模式对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效率和成本方面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构成重大挑战和竞争。互联网金融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支付快捷高效;同时使得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下降。互联网金融逐渐涉足商业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猛烈冲击和生存危机感。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和变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金融以虚拟网络为主要标志和突出特征,互联网技术是构成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固定业务办理场所,客户群体具有向虚拟的网络空间迁移的倾向,在网络空间上实现金融交易和买卖,服务客户渠道的虚拟化是互联网金融渗透到传统金融的主要形式。

第二,在网络技术的高智能和高精准性的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的固态和营业网点众多的竞争力将逐渐弱化和消退,同时,能够提供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金融新型机构因为成本低、市场渗透率高、智能和精准性逐渐受到客户的喜爱,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的精准客户服务和品牌感召力分流了传统金融的市场占有率和高额利润。

第三,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模式的发展得益于客户通过网络界面(电脑终端或者移动手机APP)在无须银行柜面人员帮助的情况下,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支付方式多元化背景下在互联网金融支付界面能获得所有的金融服务,包括传统的村存贷业务、理财业务等。相对于传统金融在固定营业场所完成客户职权债务关系在时空关系的转移,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地方和金融创新的形式获取之前在传统金融机构获得的中介服务。互联网金融这种金融创新形式在固定投资和人力资本方面体现出其优越性。

三、商业银行参与互联网金融竞争模式选择

(一)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各类创新平台构建

1.以特色电商平台提供创新金融服务

借助平台资源提高客户黏性,掌握客户资源。

第一,大型商业银行立足于自身优势,为避免同业竞争,以各具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供应链业务。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而言,鉴于互联网电商平台创新投入资金量巨大,特别是电商业务和银行业务的差异,中小型商业银行应在谨慎性原则下,开展特定领域的中介类服务交易,整合B2B的信息资源,开展上下游客户之间的充分合作,实现在风险较小的B2B领域的电商平台业务。

第二,工行的“融e”购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泛,包括衣食住行的上千个品牌的网购、线上贷款和消费金融于平台实现整合,提供的增值金融服务适合在线进行。

第三,兴业银行的银行业内沟通平台以及与百度的合作不仅促进了信息技术在金融交易中的使用,而且促进了互联网企业的信息技术优势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进行有益的补充。银行业内沟通平台有利于银行同业的在信息共享方面的深度合作和双赢。

第四,搭建银行P2P平台和小贷公司战略联合,有助于传统金融机构通过固有的服务企业的业务通道,依托长期存在的品牌特色,在平台推出特色化的面对小微企业的理财产品,以期实现新的贷款资源。此外,资金的跨区流动可以债券转让实现。

2.打造银行自己的电商平台

有很多互联网企业寻找与中小银行在电商平台方面的合作,包括阿里巴巴、慧聪、环球资源、金泉、天猫、亚马逊等。

金融业的发展是随着贸易而兴旺发展起来的,如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等成为金融中心的前提,均以贸易为中心。贸易带动物流、现金流、交易、业务,最终为金融。金融业的发展链条“贸易的物流-现金流和信息流-金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也是如此,电商平台聚合了贸易,于是产生物流、信息流、现金流等,所以具备了形成经营金融的必要条件,这项关键因素是其他服务平台无法具备的(如图3所示)。

随着互联网世纪的到来,电商业蓬勃兴起,迅猛发展,逐步渗透和影响各行业,银行业各家机构也纷纷自建电商平台,希望借助电商优势,为自身业务“注入”客户,目前,国内真正具备规模的电商平台屈指可数,除与金融机构合作外,他们以自身优势,自筹开展金融业务,例如腾讯、阿里巴巴等。

银行做电商平台是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趋势,不仅着眼于眼前利益的需要,最重要的核心点是立足长远发展的需要,利用电商平台的极大优势,迅速抢占市场先机、资源、客户。过去,金融机构往往处于电商产业的下游。举例:甲方为支付宝,乙方為金融机构,支付宝利用自身的长处,对金融机构的叫价优势非常强,支付交易手续费被支付宝降到非常低的地步。而银行机构在线下刷卡时交易手续费高达3%,这是银行机构信用卡收入的一项来源。例如,如是银行客户在自家平台上购买,则不会被第三方支付机构排挤了。最重要的是,整笔交易中,银行能掌握交易信息的数据。而第三方支付的服务企业,一般不会向银行提交交易的信息。举例来说,银行清楚自己的客户在支付宝花300元,但它不知这300元买了什么。这些数据的信息,恰恰是阿里云最核心的价值所在。银行业内机构都知道,客户数据信息决定了各家银行在市场上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况且这些客户也是自身持卡的客户。这是银行有必要做电商金融服务项目平台的关键所在(如图4所示)。

3.构建以客户为核心,智能化的商业银行

金融市场在未来的竞争中市场细分会愈加明细化,定位更加精准化,才可能赢得长足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这是目前商业银行在未来行业趋势性问题方向把控上所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

银行的小微业务开展多元化的需求服务,市场划分越细,空间就越大,商业银行则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是不同需求类型的客户,例如,招商银行及区域型的商业银行提供综合型的金融服务就是这个问题典型的说明。

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的结合迅速改变了传统金融业的生存环境,互联网金融不但使得商业银行转换固有经营方式,突破了商业银行经营网点的区域限制,而且逐步引导客户的思维习惯和消费偏好。更为重要的是在持续的互动影响过程中,商业银行开始转变观念,加速经营理念从金融产品到客户需求的转型,在对互联网技术变革保持高度市场嗅觉的同时,从战略高度上不断改革创新,顺应市场需求。作为金融创新的新业态,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带来较大的金融风险,而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和洞悉客户需求上的天然优势,重组业务模式,重新配置资源,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充分结合满足客户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以智能银行的新业态为客户提供超值、增值、便捷的金融服务。

智能型的商业银行,须从业务、技术的层面变革创新。从前台、中后台各个流程环节围绕以多元化的市场客户服务为需求进行整合优化、风险控制与管理、高效创新,充分利用新技术及新工具的支撑来进行商业银行业务智能化的服务。

(二)以开放平等的姿态和网络平台开展多方位的合作

1.商业银行与电商平台合作

商业银行机构与电商平台共同组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是开放的金融服务环境,只有在开放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商业银行机构与电商才能实现充分的竞合关系,商业银行才能突破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物资调配以及经营网点固化的影响,实现跨界经营,开创金融创新的新思路,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合作双赢的局面。

商业银行与电商紧密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投资者的网络融资平台服务。线上信贷业务将电商的客户资源与商业银行小微贷款薄弱的特点结合,创新出在线小贷,依靠网络平台,同时利用智能手机和微信等辅助手段开展业务,或者是将虚拟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与社区支行、自助银行等银行经营网点相结合,研发出适用于线上小微客户的信贷产品。

2.借助各类互联网金融平台对资源重新跨界调配,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商业银行通过借助各类互联网金融平台对资源重新跨界调配,凭借与各具特色的第三方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能够有效进行流程再造,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服务资源,开创社交网络模式的新模式。只有提升客户对既有金融服务的参与程度,才能为客户提供资金和信息流的服务同时,满足客户与时俱进的多元化需求,进而完成商业银行以需求引导金融业务和与电商的合作共赢的战略目标,真正实现以需求引导金融业务创新的目标。

围绕以客户服務为中心开展小微业务,在市场细分上,银行业各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针对客户推出综合金融服务,除融资需要外,还包括非融资领域开展小微业务。例如,咨询、结算、增值服务等项目,便捷式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极大的满足了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三)抓住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构建移动金融安全终端

1.利用商业银行的优势,开拓手机银行新模式

移动支付是将线上线下支付有效结合,商业银行通过全天候服务与移动运营商展开紧密合作,一次授信后通过移动终端循环使用,摆脱过去时空对业务的限制的新兴服务业态。这种形式不但能够助力金融扶持实体,而且可以全面提升银行服务水平,打造移动金融新的发展空间和领域。比如,商行可开拓一系列便民新业务,即用手机便捷支付水、电、煤气、话费、信用卡还款、汇款、转账、支付,手机也可成为电子钱包、信用卡等。

2.金融移动安全终端黏住客户

从零售银行的角度看,互联网金融除了利用随地随借随还的贷款模式,以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闲置的便利性黏住客户群体外,还因为在B2B领域内不但有效降低客户融资成本,而且能够保障资金安全的特点,使客户手机实现便捷安全的服务新型智能化智能终端。

现今,第三方支付已进入转型期,已向创造需求转型,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紧紧围绕移动支付解决方案而进行。在移动支付市场,便携刷卡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这些新商业支付新模式已逐步取代银行的支付功能。便捷好用是人们最喜欢的支付方式,也是行业方向发展的主流趋势。未来移动支付将无处不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侧重自身金融服务重点,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面对进入小微市场竞争者日益增多,作为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及互联网金融机构,应清晰找准客户的定位及自身业务发展的侧重点,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同时,逐步形成差异化的经营模式。对不同需求及层级的小微客户群体进行细分、定位、信用评估、风险控制和准确定价,这是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例如,阿里信贷将客户在电商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信用评估,以此为据发放小贷。招行是在服务于六千万零售客户层面上做小微业务。

1.满足客户体验,重新审视金融产品设计

互联网金融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快速发展,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填补了传统商业银行无法为客户提供满足个体差异化金融产品组合方案,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职能等长期存在的行业主导地位形成冲击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商业银行要不断明确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定位,利用既有的牌照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和营销服务模式,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2.依据客户结构层次推进,重新定义金融渠道建设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金融渠道不但包括传统银行长期以来大力发展、投入巨大人力成本和资源的分支行物理网点和自助银行,还包括互联网这种新型金融渠道。面对客户日新月异的金融消费需求的变化,银行的物理渠道和物理网点固化的设计难以引导客户需求变化,未来银行网点应向智能银行方向发展,成为注重客户个性化需求和体验的体验式银行。面对客户的前台风格和后台管理以及风控的精准营销定位,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成为商业银行面对危机和挑战的重要突破口。

(五)银行积极介入低端客户群体

银行长期忽视中低端客户群体,但在新的行业背景下这一情况得到改变。我国银行业目前正面临利率市场化、脱媒的挑战(其背景是金融自由化,以及直接金融的发展。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进程之中)。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经验,此时银行面临大中型贷款客户的流失,信贷业务转向为小企业或个人(即客户群下沉,倾向长尾市场),为大客户则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六)力争服务效率改善,重新审视银行管理模式

1.依托数据挖掘和信息平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长期以来依赖存贷利差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构成巨大挑战和机遇。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开始实现战略转型,客户的需求和体验将取代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盈利模式,而客户青睐的个性化服务模式的精准化和智能化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才能得以实现。数据挖掘技术不同于以往的对过去描述的传统经济分析方法,数据挖掘方法基于过去数据建模,以量化研究方法预测未来经济指标。互联网金融平台企业正是基于宏观经济数据和交易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首先对未来经济状况及违约可能进行预测,其次基于交易数据计算出客户接受的最低的边际成本,精准定位零售客户的偏好和接受度,审核发放贷款,向其定向推送各种金融消费品和服务。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微零售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精准定位客户的消费习惯,获取其个性化需求,从而挖掘到银行日常捕捉不到的客户,实现在降低企业营销成本的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

2.加强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

传统银行的金融生态系统因为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自从2015年开始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金融生态系统的变化表现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传统银行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客户的需求和预期发生重大变化。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将第三方支付对客户的吸引力重新拉回银行,降低客户跨行转账和资金流动的成本,各家银行需要从支持保障功能转向价值创造的互联网对接技术,如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理财产品的网络销售等,特别是促进银行账户之间互联互通的银银平台的快捷支付服务、理财门户服务有助于银银平台上的合作银行实现线上服务的整合,以应对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压力。互联网金融既会对银银平台的合作银行带来挑战,同时银银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也可以增加客户和资金的黏性,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3.探索基于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系统的银行产品和服务的虚拟化

网络化银行的突出特点是金融业务展开的基础,是大数据与数据挖掘,如移动化支付、云IT。只有积极探索基于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系统的银行产品和服务的虚拟化、基于虚拟信息和准入制度服务平台的融资模式,才能为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做出长远规划。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金融之间的竞合关系最终体现在客户黏性及业务效率的提高,体现在哪家机构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中获益更多。網络技术是否改变并培养消费者的金融消费习惯和行为,更为重要的是金融生态环境是否会被重塑。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虚拟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只有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商业银行重新进行规划和定位,重构与金融市场中其他竞争者之间的关系,整合既有资源,拓展新的金融服务渠道,不断完善新的金融生态环境下的服务内容,提供新的服务模式,才能在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过程中处于不败之地。银行业务转型和服务理念的转变除了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外,还需积极对接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中小企业和个人的借款融资业务。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企业的触角并不仅限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数据挖掘方面的优势,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涉足供应链金融和中小企业贷款等银行传统的物理渠道占有优势的领域。这就对传统的商业银行重新审视自己的互联网技术的优劣势提出了要求,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互联网战略部署。

四、结论与建议

以移动支付、网络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和影响巨大,虽然互联网金融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传统金融的功能,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不仅限于传统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而是进一步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实现结合,触及供应链金融、第三方支付以及移动支付等领域,可以说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助推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尽管网络技术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需要考虑互联网金融的多元化因素和综合性影响,但商业银行只有实现金融创新才能实现金融本来的功能和实质。金融创新动因理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说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的动因。宏观层面看互联网金融从金融理念、金融功能的角度,具体包括金融改革目标、经济增长,以及技术推进等因素推动商业银行创新。微观层面看商业银行为了实现盈利和控制风险,以及营利模式的转变倒逼商业银行创新。

(一)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应找准战略定位

传统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主体面临网络技术的冲击,在金融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不但面临银行同业的竞争和挑战,而且还有新晋的非银行同业竞争者的创新带来的压力。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看商业银行从战略规划制定、银行流程再造、组织架构重塑以及盈利模式改变都是互联网企业通过价值实现过程(包括价值主张、实现及创造)倒逼商业银行做出的顺应变化的创新之举。与传统商业银行不同的是互联网金融是以网络技术为抓手,完成单笔收益低但量大的交易实现价值创造。

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传统金融的本质。网络技术对传统金融中介的影响更深层次的意义体现在对金融生态体系的改变及金融中介体系的重构。

网络技术带来的信息获取和传递的便利性,互联网金融使用网络技术突破了传统金融对客户的金融排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寻找相匹配的金融资源。从信息搜索成本的角度考虑,互联网金融通过社交平台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搜索和获得客户的信用状况和信息,从而减少信贷违约情况的发生。互联网金融的上述特质将传统银行的客户分流出来,降低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黏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应转变服务理念,注重用户体验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改变了银行重视大客户,忽视小客户的固有观念和想法。银行80%的利润是由20%的大客户创造,因此,从成本角度考虑,发放给大企业和小企业同样金额的贷款的成本差距较大。互联网金融不同于传统银行的人工化化、非标化、非自动化的业务操作模式,凭借网络技术和大数据,使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的交易历史和交易评价中获取客户的信用状况,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极大的降低了贷款风险,互联网技术不仅仅为金融体系提供了一种新型服务渠道,而是重构了金融生态体系。同时,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长尾效应,从成本收益角度对商业银行的线上客户形成争夺,互联网金融以网路服务平台中介为依托,为借贷双方牵线搭桥,促进双方达成借款协议,于是进一步助推金融脱媒进程。

在互联网技术大放异彩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不但要进一步稳定过去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的拥有众多客户群体和大量物理网点的线下业务,同时要以手机银行、P2P、微信银行等多种新型金融业态,积极争取线上虚拟客户的黏性。具体来看,商业银行从产品研发、产品交易和产品营销的全产业链上确定从客户角度出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价值取向。一方面,进一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既有交易中沉淀下来的客户金融消费需求(支付、融资、理财)、投资偏好和交易习惯进行整合和分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严格控制信息披露、监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风险的基础上,拓宽交易渠道从物理渠道到电子渠道的转移,提高交易的便利性和金融服务的附加值。此外,在提高个性化特色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吸引中小客户的同时,还要增加与客户的互动,对客户反馈的与产品、渠道和业务流程相关的建议及时反思和进行完善。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完善征信系统建设

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数据管理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金融机构在产品研发设计、客户服务模式、资产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已经开始投入数据的挖掘分析与运用。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央行数据库中的个人信用信息不全面、具有公信力的商业化的征信机构缺失的情况下,特别是银行同业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行业的边界由于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模糊化以及非银行同业竞争者的加入形成的生产边界扩大化,都要求商业银行实施大数据战略,借由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现线上与线下业务的有效融合,打破行业壁垒,拓展与金融同业和互联网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商业银行确立以客户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管理为核心的大数据采集、清洗、存储、分析和应用的大数据战略,以信息整合和与网络平台合作为主要征信形式,在前期积累的客户行为数据的基础上,搭建银行自己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提高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此外,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增加信贷风险控制大数据理念,以不断增加的数据解读和分析能力更好地辨析客户需求,才能更好地为金融产品创新和业务方向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保证信贷安全和风险可控。

(四)注重数据的管理和运用,更多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

大数据、数据挖掘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但促使电商平台利用自身大数据优势改变传统金融中介渠道、信贷模式、大数据营销与风控,而且也倒逼商业银行重新审视过去长期积累下来的客户数据信息。只有突破原来的基于小样本的人工调查和业务审批模式,利用数据挖掘重新对客户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和整合,明确客户需求,运用计量模型实现对业务的动态量化管理,不断强化风险计量水平,才能实现全流程数据化、自动化决策,降低贷款风险控制成本,提高风险控制效率,从而满足小微客户的需求,缓解小微客户的资金缺口,助力处于成长期的创业型企业可持续发展,以金融助力实体产业发展,将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实现普惠金融。

(五)努力推动商业银行混业经营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动金融混业格局的形成。

第一,互联网企业不满足于第三方支付和线上贷款等形式,开始以P2P、众筹和信用评级等形式进入银行不愿意进入的领域与传统银行展开竞争。尽管在这些领域商业银行积累的资源和信息技术具有优势,但互联网企业凭借网络技术在与银行竞争的过程中仍旧抢占了金融市场的相当份额。

第二,互联网技术的无金融中介状态特质不但可以使互联网金融的配置效率达到较高水平,而且用网络技术处理信息、进行风控;集中支付和个体移动支付統一都有效降低了金融市场摩擦或者说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降低交易成本。网络技术甚至可以淡化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交易中的功能,更多的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到金融交易中。

第三,互联网金融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金融领域的生态环境、金融生产和金融服务方式产生巨大影响,不但有力的助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而且从很大程度上为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和服务模式转变注入了活力。余额宝在以货币市场基金“T+0”支付模式分流了商业银行相当规模储蓄存款的同时又以协议存款重新注入金融体系内,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和数量均发生变化,造成银行负债成本上升。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上升的态势也助推货币市场利率的上升。以上因素都推动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六)加强法律建设

从功能观上看,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传统金融的交易融通和支付阶段的基本功能,因此,仍然具有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强、不确定性、高杠杆性以及高度相关性等特点;此外,互联网金融并不简单是网络技术和传统金融的简单结合,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产生有别于传统金融的法律政策风险和监管风险。

1.需要明确监管主体

互联网金融风险来源于网络技术的高速度、信息量大、科技性强和涉众广泛等特点,而因为互联网金融的高科技金融创新性也造成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强。此外,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政策的规定不明确、监管主体缺失、属于民法和经济法的范畴还处于争议期,监管主体和被监管者无法准确定位彼此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模式牵涉到众多客户的利益,究竟是适用合同法还是经济法没有明确的规定。这都给监管带来困难,使监管处于监管过度和监管缺失的两难境地。

2.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实践表明,只有不断完善与互联网金融基础法律,才能规范互联网金融的有序发展,对新出现的金融业态进行规范化管理,实现有效的个人信息保护,建立社会征信体系,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文献:

[1]  陈志武.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J].新金融,2014,(4):9-13.

[2]  成琳,吕宁斯.众筹商业模式的法律风险防范[J].商业时代,2014,(21):114-115.

[3]  程贵孙,孙武军,万玲珠.国外银行卡产业理论研究的新进展田[J].产业经济研究,2007,(1):72.

[4]  戴东红.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比较分析[J].时代金融,2014,(6):31-32.

[5]  杜娟.试看火热的互联网金融[J].时代金融,2013,(36):182.

[6]  范家探.众筹商业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3,(8):72-75.

[7]  冯静.国内银行发行和经营银行卡业务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8]  高岩桦.网络经济的特点及对未来经济影响[J].信息系统工程,2014,(2):97-98.

[9]  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5):86-88.

[10]  龚明华.互联网金融:特点、影响与风险防范[J].新金融,2014,(2):8-10.

[11]  Allen H,Hawkins J,Sato S.Electronic Trad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Systems[R].BIS Papers,2001,No.11.

[12]  Anguelov C,Hilgert M,Hogarth M.U.S.Consumers and Electronic Banking:1995-2003[R].Federal Reserve Bulletin,2004,No.12.

[13]  Diamond,Douglas,Philip Dybvig.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6:121-152.

[14]  Ebrahim Hosseini Nasab,Majid Aghaei.The Effect of ICT on Economic Growth:Further Evidence[J].Working Paper,2009.

[15]  Freedman S,Jin G Z.Dynamic Learning and Selection:the Early Years[J].University of Maryland Working paper,2010.

[16]  謝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7]  万建华.金融e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Abstract: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finance and commercial banks has changed the management concept,service content and mode of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Under the new situation,the choice of competition mode of commercial bank participating in Internet finance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innovation of commercial bank service mode,the improve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 level,the improvement of risk management level,and the realization of win-wi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ercial banks and competitors.Therefore,taking the essence of Internet finance as the starting poi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ercial banksundefined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net financial competition from the business level,and realizes the choice strategy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under the new financial situation.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internet finance;choice of competition mode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