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高新区创新主阵地加速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
2019-06-24李环环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文/李环环(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近年来,安徽始终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通过强化政策对接、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创新高新区发展模式,不断提升高新区发展质量,实现了创新要素加快集聚、高技术企业及产业快速成长壮大、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的良好局面,有效带动了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据统计,2018年,全省16家省级以上高新区(不含2019年新增的高新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9735.4亿元,同比增长8.7%;营业收入11136.5亿元,同比增长4.4%;实际上缴税费638.1亿元,同比增长12.9%;拥有区内注册企业62645家,同比增长51.0%,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924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4710家)的40.8%,同比增长17.3%。安徽高新区已成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领头雁”,正以蓬勃发展之势加速推动安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全省高新区建设提质扩容
2018年,合肥高新区入选科技部“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列,在科技部火炬中心2018年11月公布的全国156家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共157家单位)评价结果中,合肥、芜湖、蚌埠3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继续进入全国前50名。其中,合肥高新区综合排名第8位,较上年上升1位;芜湖高新区综合排名第42位,较上年上升5位。在2018年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有7家高新区进入前19名。淮南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新批建设黄山、亳州、六安裕安3家省级高新区。截至2019年2月底,全省已有6家国家高新区、14家省级高新区,实现了省级高新区16个市全覆盖。其中,7家省级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的请示已报国务院,1家省级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的工作已经启动。
二、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源头成果竞相涌现
安徽省高新区紧紧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加速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以合肥高新区等国家高新区为龙头的安徽高新区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契机,依托一批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聚焦量子技术、高端芯片、类脑智能、干细胞等多个尖端领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等三大科学目标,“魂芯二号A”芯片、低功耗混合神经元芯片等研发成功,大气环境监测三台载荷搭载“高分五号”卫星实现在轨运行,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以激酶为靶点的全细胞筛选库,源头创新成果的不断突破,助力安徽逐步实现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
三、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崛起高地,创新主阵地集聚发展新动能
科技创新“领先一步”,产业创新“领先一路”。安徽高新区结合各自发展优势,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前沿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安徽省高新区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24家,形成了量子科技、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了合肥京东方、科大讯飞、奇瑞、蚌埠玻璃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居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研发、制造、销售完整产业链和“整机+配套”的产业生态圈,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新动能。芜湖高新区围绕微电子领域,以太赫兹芯片重大工程为龙头和牵引,集聚了启迪新材料、天兵科技、中科迪高等20余家微电子企业,总投资金额近50亿元,芯片设计、材料生长、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的产业链初步形成。合肥高新区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建设,积极打造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离子医学中心、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战略性平台,集聚了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中创为量子等一批量子领域高新技术企业。随着量子通信等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一个新兴的量子产业集群正在合肥高新区加速形成,同时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五大产业持续发力,为安徽打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了强大原动力。
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培育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安徽充分发挥高新区产业和人才集聚的优势,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优化创新创业服务,破解创新创业融资难题,构筑创新创业发展高地,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合肥高新区升级“人工智能+合创券”平台,建设全省首个区域经济大脑,运用“企业画像”开展涉企资源精细化配置,帮助2600余家企业领取“合创券”1.5亿元;打造“合创汇”品牌活动,累计帮助20余个项目获融资约4.5亿元;引进国际知名孵化器36氪、PNP,累计建成众创空间37家,进一步完善了双创链条。铜陵狮子山高新区依托“铜官数谷”,打造大数据、电商、金融、电竞、新信息等新业态及万众创新平台,推动70万平方米的北斗星城区域成为高新区双创基地、四新经济发展的集聚区。阜阳界首高新区的清华大学“泡沫铝”团队填补了铝基复合材料产业行业空白,引领带动界首高新区的再生铝产业朝着附加值更高的高端方向发展。“双创”为全省高新区的持续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新动能。
下一步,安徽省将在认真总结全省高新区发展成效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从体制机制、产业发展、资源集聚、政策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高新区的聚焦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高新区的先发优势,不断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扶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围绕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加速推动高新区成为全省创新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