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莪术组方辅助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06-24赵航戴玮
赵航,戴玮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中医科,南京 210008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 率较高,位居恶性肿瘤前列。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这可能与中国局部地区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1]。目前,手术治疗、化疗等为临床治疗胃癌的常用手段,但由于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在确诊时便已处于中晚期,手术治疗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根治性效果。术后化疗是对手术治疗的重要补充,可以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远处转移。但化疗可以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2]。近年来,中医药物在缓解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临床认可,由于中药具有多靶点作用,因此多数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可以从中获益[3]。胃癌的症候特点与中医学理论中“反胃”“胃脘痛”“癥瘕积聚”等相近,与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导致的脾胃羸弱、阴阳失调有关。因此,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攻补兼施,既要顾护胃气,又要活血消癥[4]。本研究对中医三棱莪术组方辅助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后实施化疗的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5]中胃癌的诊断标准;②TNM分期为Ⅰ~Ⅲ期;③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临床中医肿瘤学》[6]中的标准;④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转移性胃癌;②未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者;③有肝肾功能疾病者;④伴有免疫系统疾病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胃癌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中医组(化疗+中医组方)和对照组(化疗),每组39例。中医组患者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44~76岁,平均(59.6±10.4)岁;TNM分期:Ⅰ期10例,Ⅱ期24例,Ⅲ期5例;病理学类型:腺癌33例,印戒细胞癌6例;手术方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28例,开腹胃癌根治术1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 14例;年龄42~78岁,平均(61.6±13.0)岁;TNM分期:Ⅰ期12例,Ⅱ期22例,Ⅲ期5例;病理学类型:腺癌35例,印戒细胞癌4例;手术方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30例,开腹胃癌根治术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TNM分期、病理学类型、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化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胃癌根治术后行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方案治疗,具体方法:第1天,135 mg/m2奥沙利铂,静脉注射;口服替吉奥,首剂量按体表面积计算,其中体表面积<1.25 m2的患者,首剂量为40 mg;体表面积为1.25~1.50 m2的患者,首剂量为50 mg;体表面积>1.50 m2的患者,首剂量为60 mg,根据患者用药情况酌情增减替吉奥的药量,每天2次,连续口服21天。以21天为1个化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化疗周期。
1.3 中医疗法
中医组患者于术后化疗的同时给予三棱莪术组方治疗,党参30 g、黄芪30 g、薏苡仁30 g、茯苓15 g、生地黄15 g、石斛15 g、当归15 g、三七粉6 g(冲服)、山慈菇15 g、半枝莲15 g、白花蛇舌草30 g、三棱15 g、莪术15 g、炙甘草10 g。上药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分早晚2次温服。自化疗第1天开始服用至化疗结束。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血清肿瘤相关标志物[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 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 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水平进行比较。
参考《临床中医肿瘤学》[6]中的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进行了评价:将食少纳呆、体倦乏力、食后腹胀、神疲懒言、恶心呕吐、排便异常按照病情分别计为无(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采用德国Partec公司生产的CyFlow Cube流式细胞仪检测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 VEGF、CEA、CA125、CA724水平,检测仪器为瑞士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食少纳呆、体倦乏力、食后腹胀、神疲懒言、恶心呕吐、排便异常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食少纳呆、体倦乏力、食后腹胀、神疲懒言、恶心呕吐、排便异常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2.2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比较
2.3 血清肿瘤相关标志物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CEA、CA125、CA72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血清VEGF、CEA、CA125、CA72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相关标志物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化疗是晚期胃癌患者术后的重要治疗手段,对抑制肿瘤的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起到一定的效果[7]。目前,以铂类为主的化疗方案是临床常用的胃癌治疗方法。奥沙利铂是第3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其以肿瘤细胞的DNA为靶点,与DNA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DNA的转录和复制[8]。替吉奥是一种氟尿嘧啶衍生物,在体内可以转化为5-氟尿嘧啶,而且还可以与奥沙利铂产生协同作用[9]。但替吉奥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较为明显,部分患者甚至可因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不得不停止化疗,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目前,对于晚期胃癌患者而言,其治疗目标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采取积极的措施减轻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意义重大[10]。
中药对恶性肿瘤的影响涉及多途径,中医学理论将胃癌归纳于“癥瘕积聚”之范畴,与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因素有关,其本质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正气虚弱为本,瘀血、癥瘕为标。治则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既要扶助正气、补益脾胃,又要活血消癥、攻邪逐瘀[11]。本研究中自拟的三棱莪术组方以党参、黄芪共为君药,功擅补益气血、扶正祛邪;薏苡仁、茯苓为臣药,可健脾渗湿、养心安神;佐以生地黄、石斛,补益脾胃,清热养阴;当归、三七粉,活血化瘀,养血和营;山慈菇、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三棱、莪术,破血消癥,行气消积;炙甘草,缓急止痛,兼为使药。诸药合用,攻补兼施,共奏补益脾胃、活血消癥之功效[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食少纳呆、体倦乏力、食后腹胀、神疲懒言、恶心呕吐、排便异常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该结果提示,三棱莪术组方有助于减轻胃癌患者的症状。
胃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往往处于较低水平,抗肿瘤能力较差,因而易发生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这不仅与肿瘤疾病本身有关,还与手术、化疗等对机体造成的创伤有关,可导致CD3+、CD4+水平下降,CD8+水平升高[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三棱莪术组方有助于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这与黄芪、党参等中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薏苡仁、半枝莲、山慈菇等中药增强免疫功能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有关。
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胃癌术后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VEGF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加速新生血管生成及血管重塑,在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4]。CEA、CA125、CA724均是临床常用的肿瘤相关标志物,其血清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细胞的活跃和复制程度,对预测肿瘤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血清VEGF、CEA、CA125、CA72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该结果提示,三棱莪术组方有助于抑制胃癌患者的病情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进程。
综上所述,中医三棱莪术组方辅助术后化疗治疗胃癌有利于减轻化疗过程中的中医证候、降低肿瘤相关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