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制造方式与文本句式特征
——基于2016-2018年408条谣言文本的分析

2019-06-24吴杨

视听 2019年6期
关键词:谣言句式文本

□吴杨

一、网络谣言概述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产生激烈冲突。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赋予人们更多话语权。而话语权的实现需要有效的制度来保证。但当人们的话语权未得到有效引导控制时,虚假不实言论将大肆出现,造成谣言滋生现象,影响整个舆论环境。

谣言,一般指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的缺乏事实依据、故意捏造的话语,其关注的焦点在于食品健康等与人们密切相关或娱乐八卦等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网络谣言是谣言在网络环境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本质基本相同,只是在生产、制造和传播方式上存在差异。

现阶段,各种类型的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网络谣言成为当代媒体人的重要研究主题,从国内看,主要有以下几大研究方向:

第一,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运用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运用案例和结构分析等方法,研究网络谣言传播的特征、规律并提出解决措施。

如周亚楠的《论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谣言的新特点》将网络谣言的研究放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运用拟态环境等理论,从生命周期缩短、传播主体隐蔽性、社交媒体中群众压力影响三方面分析网络谣言拥有的新特性,具有现实意义;而任群的《国内网络谣言的传播规律研究——基于2016年以来的100条热点网络谣言的实证研究》以多个平台交互传播的热点网络谣言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词频、语义、均值比较等方面的分析,指出网络谣言类型与其持续时间、影响力指数有相关性等网络谣言的传播规律,对后续的对策研究有指导作用。

第二,针对网络谣言肆意传播现状,从实践角度入手,探析社会各界对民众话语权的把关和规制,为遏制网络谣言传播提供建设性意见。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法律规制和社会治理两个层面。

如李爽的《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研究》从网络谣言传播危害性入手,分析法律介入的现实必要性。而翟翊辰的《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生成与治理研究》深入探究谣言的治理对策,提出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谣言治理应确立以政府为主导,媒体、社会、公众合力参与的治理模式,以四方有效联动,促进网络谣言防控、疏导与治理体系建立,以实现网络谣言长期有效治理。

第三,部分研究成果从微观层面入手,着眼于个体,探析其心理因素,从主观视角解读网络谣言肆意传播现象。

二是优化成长环境。各地文联作为党组织联系文艺人才的纽带和桥梁,要切实担负起发掘和培养文艺新人的责任,建立健全文艺新秀和“好苗子”发现、引进和培养的长效机制。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文艺单位要用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事业,充分调动青年画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他们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对有发展潜质的青年画家,要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扶持工作,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积极为他们深入生活、潜心创作、深造培训创造有利条件,着力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郑曦的《自媒体时代青年传播网络谣言的心理因素》在剖析自媒体内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网络谣言肆意传播的客观因素,将青年群体作为谣言传播主体进行研究,将重点放在其心理性因素的挖掘上,并从青年自身、自媒体平台等角度探索消解网络谣言的举措。该研究引入了心理学分析方法,结合典型案例,探究青年群体具有的愤怒等心理,挖掘网络谣言传播的主体心理动因,为我们提供微观角度的研究指导。

通过分析以上研究成果,我们发现,目前国内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谣言传播本身特点、规律和对策上,围绕网络谣言本身作为传播符号所具有的文本与内容表达的特点分析仍是凤毛麟角。

因此,针对网络谣言传播现状,对自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的文本结构与表达进行分析具有关键意义,是研究网络谣言传播与治理的重要方向。

二、网络谣言制造方式及文本特征

鉴于当前网络谣言研究的局限性,本文立足于对自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本身的文本结构与表达进行分析,运用SPSS工具,对2016-2018年微博辟谣月度工作报告筛选出的408条谣言文本进行具体分析,试图从谣言制造方式入手,分析网络谣言的关键词及文本句式特征,以探究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网络谣言制造方式

不同的主客观因素,导致网络谣言在制造方式上存在差异。

表1 几种谣言制造方式的占比情况

具体来说,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网上爆料,在各种平台上发布捏造的不实信息;二是网上求证,网民发布求证真相的内容,跟帖者凭想象评述而成的谣言;三是“网上水军”“公关公司”等捏造新闻、虚假信息;四是部分媒体法人、媒体从业者以实名认证微博发布的不实言论。

如表1所示,在408条谣言样本中,约83%的谣言是通过网络爆料形式制造并传播的,即大部分谣言是传播主体通过网络平台予以直接发布和说明的,典型案例有:“重庆云阳双水镇发生偷抢孩子事件”“江苏泰州美团外卖骑手运送毒品被抓”等;同时,约13%的数据显示,谣言的主要制造方式还包括具有特殊身份的主体发布的不实言论,媒体人是代表群体。如媒体人(太原)市场信息报记者谈春平于2016年7月28日在微博发布“城管被杀的整个过程”的消息,经北京日报长安街知事反馈为不实消息;拥有超过1000万微博粉丝的资深媒体人、知名互联网资讯博主张晓磊于2017年7月3日发布有关南方暴雨的消息,是旧事翻新的不实消息,引起民众恐慌。这两位媒体人后续都受到相应处罚。除以上两种主要制造方式外,也存在网上求证和网上水军捏造的虚假信息等特殊方式,这在食品健康、生命安全等领域有明确体现。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自媒体环境下,网络环境的开放化和民众表达权的广泛化,使网络爆料成为人们表达态度和意见的重要方式,而由于民众认知匮乏和感性心理,他们易产生情感共鸣,大肆传播不实信息,促进网络谣言快速滋长;同时,为引导舆论,媒体人试图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来分析当前社会热点,却常常为了新闻时效性和独家性,忽略对新闻真实性的调查验证,甚至捏造虚假新闻,以吸引更多人注意,获得广泛的传播力。

(二)网络谣言的关键词

网络谣言,无论其在传播过程中以何种方式展现,都会以文本支撑来反映特定话题。因此,本文通过运用图悦分析工具,对408条谣言文本进行关键词的词频分析。

如表2所示,在408条样本中,“孩子”“死亡”等关键词在谣言传播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重庆云阳双水镇发生偷抢孩子事件”“湖北利川发生特大车祸14人死亡10重伤”是典型案例。

同时,“病毒”“洪水”等涉及普通民众安全的谣言也占很大比重,如“感染SB250病毒死亡”“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马迹塘镇三里洲村被洪水淹没”等。除此之外,北京、深圳等发达地区常有谣言发生,比如“北京400多分就可以上清华”“深圳6岁女孩小区泳池触电身亡”等。所以,涉及普通民众生命安全和特殊地理位置的谣言也时常出现。

综上所述,近几年谣言传播的焦点在于孩子等弱势群体或普通民众和涉及死亡的生命安全话题,而这两部分正是社会最关心的群体和最关注的话题,所以,相关谣言的传播才会引起更多社会公众关注,引导了社会舆论。总之,谣言制造者是抓住了社会“痛点”,针对国家予以高度关注的群体和领域,捏造并传播谣言,以获得较高关注度和影响力。

表2 网络谣言关键词的词频分析

因此,国家、社会和个人等主体都要对特殊群体、地域和相关领域予以高度关注,通过强有力的管控和柔性化的教育来保障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遏制网络谣言的制造和传播。

(三)网络谣言的文本句式特征

通常来说,谣言大肆传播的关键在于其情感的强烈渲染和表达,而情感传递的主要载体是文本,因此谣言文本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单个谣言文本的细碎复杂,本文将从宏观角度出发,系统分析谣言文本在句式上的整体性特征。

而对于涉及不同群体和领域的谣言,其在句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具体来说,主要有四种句式类型:一是通知警示类,即通过警示或通知语句来引起他人注意从而传播谣言;二是请求转发类,即通过鼓动他人转发使谣言大规模扩散;三是针对人群类,通过人们对特定群体的关注和特殊情感,吸引受众注意,达到传播谣言的目的;四是健康科普类,即通过亲身体验或权威发布的形式,对人们关心的食品安全等问题予以回答,达到科普效果。

如表3所示,在样本中,除去无法明确类型的谣言外,通知警示类谣言占比最高,达到19.4%;请求转发类和针对人群类分别占到了9.1%和10.8%。同时,从两种及以上句式特征组合上看,“通知警示类+请求转发类”和“通知警示类+请求转发类+针对人群类”谣言占比也不低。

因此,我们发现,当前网络谣言主要以通知警示的方式吸引受众注意,辅之以请求转发和针对人群的文本句式,扩大谣言影响范围。“阜宁龙卷风灾害死亡人数384,重伤800多,失踪人数不知其数”“十堰中心小学被偷了三十个孩子,茅箭区也丢了十个孩子”等谣言是在通知基础上,传播涉及普通民众或儿童等特殊群体人身权益的内容,利用民众的同情心,促进其转发,在潜移默化中使谣言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引导了社会舆论。

表3 网络谣言的文本句式特征

从之前对样本关键词的词频分析中,我们能看出,孩子、民众等群体和生命安全等领域最易发生谣言。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络谣言本身在文本句式上会体现出明显的号召性和鼓动性。

因此,对于各种平台上发布的通知和请求转发性质的消息,我们要仔细加以甄别,避免因为善心而推动谣言大肆传播,影响网络环境和社会心态。

三、结语

综上,我们分析了网络谣言制造方式和基本文本句式特征,从中我们发现,网络谣言通常是网民自发制造并传播在网络平台上的,他们发布的信息常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号召性,以通知警示或请求转发的方式,引起人们的注意,激发民众参与热情,信息的真实性被忽略,不实消息的大肆传播影响社会的稳定秩序;而媒体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为追求独特性和时效性,往往忽略对信息真实性的验证,发布有权威性的通知消息,但随着消息在各种平台上的网状传播,这种看似官方却缺乏实际证据支撑的信息,将衍生出更多版本的不实信息,促进谣言在不同人群和地域内的广泛传播,影响社会正常运行和个人正常生活。

因此,我们对于谣言制造方式和文本句式特征的探析,具有重要的传播学意义。以香农的“信息论”来看,信源的真实与否将影响信宿对信息的接受与反馈,加之整个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影响,信宿接收到的信息的真实性大大降低。而在自媒体环境中,媒体常扮演信源的角色,受众是主要接收者,媒体及其工作人员发布的消息常会引起受众高度关注,此时,媒体大量不实信息的传递将误导受众片面理解事件,促进谣言的病毒式传播。

所以,为遏制网络谣言大肆传播,我们要从媒体和受众两个角度,即从信源和信宿两大主体出发,探究有效的解决措施。一方面,作为信息的发出者,媒体要对自身信息资源予以核实和验证,才可在各种平台上发布和传播;另一方面,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受众不能盲目轻信媒体上发布的信息,要对信息有较强的辨别判断能力,不轻易转发未经核实的信息。只有从信息源头和接收者两部分入手,探究合理的应对措施,才能从根源上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遏制谣言传播。

总之,鉴于当前网络谣言的制造与传播现状,我们要在不断剖析其制造方式和文本特征的基础上,增强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传递正确、有益于人类幸福的信息,避免虚假、有害信息对民众心态和社会环境造成消极影响。

猜你喜欢

谣言句式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谣言π=4!
谣言
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