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地区棘托竹荪林下栽培技术

2019-06-24熊维全曾先富李昕竺

食用菌 2019年3期
关键词:竹荪遮阳网培养料

熊维全 曾先富 李昕竺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所,四川成都611130)

竹荪,又名竹笙,网纱菌,是一种珍贵食用菌,体态优雅,素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之美称。棘托竹荪是竹荪众多品种之一。该品种耐涝耐旱耐高温,菌丝生长旺盛,播种后80~100 d即可采收,周期短,效益高,特别适合夏季林下套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所从2015年开始致力于棘托竹荪林下栽培的播种季节、林地选择、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烘干技术等方面研究与探索,总结出了成都地区林下棘托竹荪高效栽培技术。

1 栽培季节选择

棘托竹荪属高温型竹荪品种,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25~30℃,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2℃。根据成都地区的气候特点,播种期选择在2月中旬-4月初,出菇期为6-9月。由于棘托竹荪菌种发菌速度缓慢,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需要近6个月的时间,因此,须在上年8月开始制作菌种。

2 原料准备与处理

成都地区拥有丰富的竹木资源和农作物秸秆,竹木加工厂下脚料、果树修剪枝条、稻壳等都是栽培棘托竹荪的优质原料。竹木枝条需要粉碎成2 cm左右的碎屑,每亩(667 m2)净地备用干料5000 kg。当年1月初原料发酵,将栽培原料充分湿透,加入1%的碳酸钙、0.5%的尿素混合均匀,建成宽2 m,高1.6 m,长度不限的料堆。堆料发酵7 d后第一次翻堆,以后每隔6 d、5 d、4 d翻堆,总共翻堆4次,最后一次翻堆时加入防虫灵。

3 地块选择与整地

林地要求土壤肥沃、土质偏酸、排灌良好、林果树株行距较为规则。

播种前1周,去除杂草、杂物,用微型旋耕机翻耕林果树行间土壤后做畦。畦宽50~60 cm,根据林果树行间距确定畦数,畦与畦之间留50 cm走道。同时,在地块四周挖好排水沟。

4 铺料、播种、覆土

发酵好培养料调整含水量65%左右,均匀铺在畦面上,料厚20 cm。将菌种掰成拇指大小,10 cm见方播种一穴,并用培养料盖住菌种块,然后在料面覆土3~5 cm厚,再覆盖一层树叶或稻草,起到遮阳保湿作用。

5 搭建遮阳棚

播种后,根据林果地的郁闭度情况确定是否搭建遮阳棚。桂花树、竹林等郁闭度高的林地,可以不用搭建遮阳网棚;而花木小苗、幼龄果树等林下则需要用90%的遮阳网搭建小拱棚。

6 菌丝培养期管理

播种后始终保持畦面稻草或树叶湿润,经过50~60 d竹荪菌丝长满培养料,覆土层出现菌丝,加大向畦面喷水以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菌丝扭结。当覆土层菌丝开始形成菌索时,减少喷水量及喷水次数,同时掀开遮阳网降低畦面湿度,促进菌球形成。从播种到菌球形成需75 d左右。

7 出菇期管理

出菇期间始终保持畦面湿润,同时要注意天气预报做好防暴雨及排水工作。菌索形成后,在覆土层形成大量原基,经过15 d,原基发育成小菌球,露出土面,再经过15~20 d,菌球由近扁形变成蛋形,竹荪子实体发育成熟。

图1 林下栽培竹荪

8 采收与烘干

棘托竹荪菌蛋破口一般在早晨5:00-6:00,当菌柄完全伸长而菌裙未垂下时要及时采收,一般10:00前要采收完。采收时弃掉菌盖和菌托,并及时烘干。为提高产品等级,可采收成熟菌蛋,置于室内单个摆放,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使之后熟自然放裙,再整理烘干。成都地区棘托竹荪的采收期一般从6月下旬一直持续到10月上旬。

9 病虫害防治

棘托竹荪抗性较强、易栽培、病害较少。常见的害虫有螨、跳虫、蚂蚁、菇蚊等。要求对拌料、堆积发酵的场地及栽培场地提前进行消毒杀虫处理。

10 经济效益分析

一般667 m2林地实际套种棘托竹荪的面积在200~300 m2,可 产 干 竹 荪 50~80 kg,产 值 7500~12 000元,扣除原材料、人工等生产成本4500元,纯利润3000元以上。

猜你喜欢

竹荪遮阳网培养料
竹荪的深加工及营养成分功能性研究进展
宋六陵的月光
遮阳网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草菇出菇为何怪
不同遮阳工况下温室作物冠层辐射场与温度场的CFD分析
菌中皇后话竹荪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竹君”食疗菜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