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窑在中国古代白瓷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9-06-24王雅楠
王雅楠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历史上,唐宋时期著名的瓷器民窑,就有白土镇萧窑。据《清波杂志》记载,一般认为萧窑起于隋、兴于唐、盛于宋、终于金。根据考古发现,萧窑早在新石器晚期就已经开始烧制陶器,唐宋时期成为徐淮区域的制瓷中心,南北窑瓷文化交汇的“中间站”,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北瓷业的交流。萧窑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原料、燃料、制作及运输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直接促使了它变成了徐淮地区规模大、时间跨度长的窑址(图一)。
1 萧窑完整的产业链
在烧造瓷器的过程中,萧窑烧造具有丰富的瓷土资源。萧县白土镇境内有着丰富的高岭土、煤炭和山石等矿产资源。白土镇也因地下蕴含丰富白瓷用的陶土而得名,截至2007年底,高岭土保有资源储量270.36万吨。丰富的陶土资源是瓷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障了唐宋时期萧窑的蓬勃发展。
萧窑的燃料充足。萧县靠山,林木资源储备丰富,早期采用木材作为燃料,后来改用煤炭烧造,在1961年的萧窑遗址考察中发现了煤渣的存在。据史料记载,宋元丰元年苏轼在萧县白土镇发现了煤炭,并建矿采煤,一改历代烧柴的历史,为此他曾写了一首长诗《石炭歌》。所以在宋朝时期,萧窑可能已使用煤炭来烧瓷,相比于早期的木材燃料,用煤作为燃料,不仅升高了窑内温度,而且杂质较少,烧造出来的瓷器会相对精细,煤炭烧瓷也是技术进步的成因之一。
制作与烧造方法不断改进。完成一件瓷器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拉坯、修坯、画坯、施釉等。萧窑多次完善技术方法、改进窑炉、改变施釉等方法,例如唐代普遍运用支钉垫烧并且白土寨窑址多为馒头窑,这些都提升了制瓷的成功率。通过引进外窑的先进技术,并根据本窑的自身特点加以改进融合,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交通运输较为便利。白土镇有条贯穿南北的倒流河,是唐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向北运输至闸河的主要河道,顺闸河往南进入隋唐大运河,最终发往华夏各州。在多次的大运河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中,都发现了一定数目的萧窑瓷器,[1]例如2006年埇桥区西关步行街与2007年埇上嘉苑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萧窑瓷器,淮北柳孜运河遗址两次考古发掘中亦出土大量萧窑瓷器。这说明便捷的水运是支撑起萧窑市场繁荣的又一重要条件,并且隋唐时期安定的社会环境是陶瓷发展的良好条件,国家南北统一,商品市场的形成,使工艺交流更加便利,萧窑在这个时期兴起。
图1 白土寨窑址
2 南北瓷文化交汇的聚集地
中国瓷器发展的历程中,在北齐时期形成了南北不同的两大瓷器系统;隋唐时期的瓷器得到了真正的普及发展和繁荣,名窑迭起,南北交辉;唐代中叶以后,瓷器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一般以“南青北白”概称之。[2]
萧窑位于安徽省萧县,东临徐州,南接淮北,地处安徽省北大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萧窑是当时徐淮地区南北瓷文化交汇的中转站,也是当时南北瓷业的交流地。萧窑自隋唐至宋金,烧造时间延续了几百年,瓷器种类繁多、风格多样,欧盘窑和白土窑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主要器型有碗、盏、罐、壶、高足盘、盘、三叉支托、窑棒和垫圈,釉色主要有青釉、黄釉、黑釉、白釉、白釉褐彩等(图二)。[3]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白瓷生产也进入了成熟期,产地集中于长江以北地区,比较著名的生产白瓷的窑址有河北邢窑、曲阳窑等等,其中也包括安徽萧窑。邢窑制品最为精湛,其余各窑纷纷效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邢窑白瓷系统。到了宋代时期,以定窑为代表的白瓷在唐代成熟白瓷基础上继续发展,走向白瓷的鼎盛时期。再发展到金朝,也是以生产白瓷为主,延续了北宋定窑白瓷的风格特点。在白瓷发展历程中,萧窑顺势而为,吸收先进的烧造方法和技术,南宋时萧窑已成为金朝在徐淮地区的名窑之一。从2015年萧窑欧盘窑址出土的一批唐朝精细白瓷器以及1954年在白土镇采集到的一件金代白釉瓶,足以反映出北方白瓷工艺技术对萧窑的影响以及其自身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萧窑与寿州窑也有着莫大的联系。寿州窑,隋唐时期制瓷名窑之一,产品以青、黄釉瓷器为著名,萧窑也多受其影响而生产黄釉瓷器。同时萧窑烧制的青白瓷也受到南方制瓷业的影响,欧盘窑址出土的烧造产品以青釉瓷为主,分青灰与青黄两种。可以说,萧窑瓷器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南北风格,是“南青北白”制瓷工艺在中国大地上相互交流学习的过渡地带。
3 将白瓷技艺传入南方
萧窑在唐代烧黄、白、黑釉瓷器,入宋以后主要烧白瓷。从欧盘窑址往南到白土寨窑址,沿着倒流河分散着多处遗址,形成了史书上记录的盛极一时的白土72窑,发展到到南宋时期,已经成为金朝在徐淮地区的大瓷窑之一。据宋人洪迈《夷坚志》[4]记载“萧县白土镇,造白器凡三十余窑,窑户多邹姓,有总首,其陶匠约数百人,制作颇佳”,可见宋金时代萧窑的繁盛。从出土瓷器分析,欧盘窑址年代为隋唐,白土寨窑址年代为唐晚期至北宋。与欧盘窑相比,白土寨其他各窑址点的年代较晚,窑址的位置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迁移,迁移历程有由北向南迁徙的趋势。此外,欧盘窑址出土的产品以青釉瓷为主,有少量白瓷;白土寨窑址点却发掘了大量白瓷以及较少的青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白土镇恰是中国北方白瓷从北向南传输的一个节点,烧造白瓷的匠人们,把白瓷技术发扬改进,通过水运传入南方。
如果从中国陶瓷发展大脉络来看,每个时期的先进文化、科学生产力是可以传承的。我们不排除移民中的优秀制瓷技工,把白瓷烧造技术地带到南方地域,也就是技术迁移。对于南迁的北方人口中自然会有一些具有生产瓷经验技术高的北方窑工把白瓷烧造技术迅速地带到南方,[5]张嗣介在《赣州七里镇窑终烧年代新证》中认为:“唐代,北方以白瓷为著,唐末五代移民中的优秀制瓷技工,把瓷烧造技术迅速地带到了七里镇,烧出了胎质细腻,釉汁厚润的白釉瓷。从1985年在砂子岭发掘出的五代白瓷说明,七里窑创烧的五代白瓷,一创烧即质量不斐,这当是新移民到七里镇技术熟练的高超窑工所为。白瓷一投放市场就赢得消费者青睐。1986年在会昌西江镇发现的一座五代墓中,其殉葬品,一反唐墓中的青釉瓷冥器,全用白瓷作为冥器,可看出五代时白瓷开始占领市场,成为时尚之瓷”[6]。史书记载,“靖康之变”以后,中原地区的窑工大量南逃,金代萧窑之所以具有中原地区定窑或磁州窑产品的风格,正是这一历史事实的直接反映,是南逃窑工将北宋中原地区的制瓷工艺带到淮河流域的结果。[7]从金代开始,由于战乱频繁,加上黄河水灾,萧窑渐渐衰败,一些烧瓷工匠迁至景德镇发展。据考证,萧窑始烧年代早于景德镇瓷窑,古时景德镇窑很多工匠,都是从萧窑迁入。我们不妨大胆推断,萧窑工人的迁入也将技术迁移到了景德镇瓷窑,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景德镇瓷窑白瓷的发展,在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江西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白瓷生产的中心也随之南移。
4 结语
通过对萧窑的实际考察和多方的资料收集,我们对探讨南北瓷窑过渡地带的文化面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为探讨南北瓷业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材料,更为萧窑在陶瓷界的定位提供了一些依据。本文从萧窑所处的地理环境入手,分析其发展的有力条件。萧窑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不断吸收借鉴北方白瓷的技法,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南北瓷业交流融合,将制瓷技法传入南方,对此后白瓷的传承延续有着一定的意义,同时也为我们后续研究唐宋民窑的烧造历史、制作工艺等方面提供了资料,可以说萧窑是中国古代白瓷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陶瓷文化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