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衡水:立体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名城

2019-06-24衡水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牛泽彬

中国食品工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衡水市衡水全市

衡水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牛泽彬

牛泽彬

自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河北省衡水市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坚持破难题、建机制的价值追求,全域创建、标本兼治、创新驱动,着力探索党政同责、全程监管、企业自律、社会共治“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群众对衡水市“创城”工作的知晓率达到92.4%,支持率达到95.81%,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达到78.8%。

党政同责统创城,打造“食安衡水”

衡水市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创建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为推动示范城市创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坚持高位推动。2018年年初衡水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纳入衡水市“多城同创”工作范畴,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衡水市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明确了“421”促进思路,即:“打造食品四个一批(一批示范性现代农业园区、一批示范性食品生产企业、一批示范性集中交易市场和超市、一批示范性餐饮店)、完善基层两个建设(基层监管所和县检测中心)、抓好一个硬任务(4份/千人食品抽检)”,形成全市1个总方案,13个县市区具体实施方案,7个专业整治方案的“1+13+7”工作模式。

狠抓例会调度。建立了月度例会工作制度,市政府主管领导每月亲自组织各县市区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召开调度会,通报工作、分析问题、提出要求。每次调度会均选取一个工作进展较快或在某方面工作特色突出的县市区,以现场观摩+室内会议的形式进行,目前已经召开了10次调度会。

强化财政保障。省、市共计安排3150.2万元支持衡水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2018年全市财政投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达1897万元,较2017年1424万元增长33.2%;各级财政投入基层基础建设经费1200万元,投入抽检经费2700万元。

落实“四有两责”。衡水全市78个基层监管所全部按照“六个一”的标准(一套监管制度、一支专业化监管队伍、一间食品快检室、一套快检设备、一套执法装备、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建成独立的办公场所,配备了执法车辆、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装备,满足了基层执法工作需要。

多措并举促创城,守护“食安全程”

坚持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创新监管模式,强化监管措施,抓重点、攻难点、推亮点,逐步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衡水模式”,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治理水平。

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以“四个一批”建设为抓手,用好示范带动的“雁阵效应”。衡水全市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44家、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38家,食品销售示范单位68家,餐饮服务示范单位150家,打造了19条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通过示范工程建设,引领全市食品生产经营者普遍建立先进的管理制度,推行生产经营良好规范,有效建立运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及品牌建设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力获得较大提升。

搭建智慧监管平台。投资130万元建立了“衡水市智慧食药监管平台”,将食品追溯系统、网格化监管系统、监管执法系统、应急指挥系统、行政审批系统等联网并线,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多网融合”。创新制作了全市“食安云图”,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商品编码即可了解食品相关信息,实现了发现问题无死角、解决问题更快捷。

解决“三小”业态顽疾。一方面强化同城管、商务及地方街道(社区)等单位的沟通协调,开展对“三小”业态的综合治理,进一步摸清底数,做好登记备案,全面清理“马路市场”,彻底解决占道经营的散乱局面。另一方面,统一规划,在全市新建、扩建便民市场34家,引导“三小”进店入场、划定区域、集中经营。在农贸市场开办早市、夜市,在背街里巷设置统一设计、统一样式、统一管理的便民商摊,形成“主干道禁止经营、次支道严控经营、大市场规范经营”的管理机制。

餐饮行业提质增效。开展了餐饮安全“夏季风暴”专项行动,利用两个月的时间,集中力量整治餐饮单位在持证经营、证照公示、量化等级公示、“明厨亮灶”和“清洁厨房”达标情况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活动期间共检查餐饮单位6297家,关停67家,责令整改1889家,立案查处90件,罚款23.5万元。全市餐饮无证经营和经营场所脏乱差问题得到根本性治理。

落实责任助创城,发展“食安产业”

始终坚持以严管促自律的执法理念,引导企业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约束,实现了企业主体责任的有效落实,推动衡水市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企业标准化。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57%;鼓励支持食品企业推行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全市共计38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HACCP等先进管理体系认证,占全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的82.4%。

经营规范化。在全市挑选了19家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强的大型超市开展了“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在全市90%的大型食品超市和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建立了共计60个食品快检室,远远超过了市政府向社会公开承诺的60%的既定目标;全市所有学校食堂和规模以上餐饮单位全部实现“明厨亮灶”。

品牌知名化。深入推进食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食品药品类注册商标共计4335件,占注册商标总数的25.1%;其中,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YANGYUAN及图”和“六个核桃”等5个商标为驰名商标;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十八酒坊”等72个商标为著名商标,白山药“安平小白嘴”为地理标志商标。

群防群控共创城,构筑“食安防线”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户外宣传、问卷调查等形式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格局,激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群众对创建的支持率、知晓度、满意度明显提升。

多方参与协同监督。衡水市人大、市政协每年将食品安全工作、创建工作纳入重要事项,每年开展专题调研,推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建立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站53个,举办新闻发布会4次,及时向社会发布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接受舆论监督。

食品问题问计于民。组织开展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征集活动,研究解决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通过主动问计于民,提升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精准治理。

宣传模式立体格局。建立宣传合作主阵地,在市、县、乡设立大型公益宣传栏300个,在乡镇农村、道路两侧粉刷标语210条;向市民发出公开信5万份和倡议书1.25万份。开展“小手拉大手,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营造良好格局。(作者曾任衡水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

猜你喜欢

衡水市衡水全市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适宜衡水的梨品种筛选试验
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
衡水市
衡水专场(二)
省了心 增了产 挣了钱——河北衡水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探析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imminent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