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梅戏艺术在校园的当代传承

2019-06-24李凤菊王传琪

黄梅戏艺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安徽大学黄梅戏广播

□ 李凤菊 王传琪

安徽广播电视台与黄梅戏结缘是最久的,也是最早的。从“严凤英、王少舫”时代,到“五朵金花”绽放的季节,再到“再芬黄梅”前行的进程中,电台始终坚持记录时代的旋律,引导艺术的风潮。戏曲艺术只有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进一步发展,因此,戏曲广播就承担着这样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为探寻黄梅戏在校园的当代传承,我们于2018年7月专程前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安徽大学等单位和高校进行调研,参观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档案室,获取资料;访谈黄梅戏音乐泰斗时白林、黄梅戏教育家丁俊美夫妇,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得主吴亚玲、蒋建国夫妇,探讨青年演员的培养与名演员的作为,追溯黄梅戏的源流;采访国家一级编剧、省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侯露,探索黄梅戏当代剧目编剧的难点和“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具体情况;走进安徽大学“黄梅之家”社团,调查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作为以及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老骥伏枥志

出于对艺术创作的热爱,时白林老师一生都扎进了黄梅戏。1954年11月他在《安徽日报》发表《中国戏曲音乐之我见》,提出发展中国戏曲音乐,没有新音乐工作者是发展不起来的。1954年至1955年《春香传》连演四十场,1956年《天仙配》电影红遍全国,还有《女驸马》、《龙女》为黄梅戏创新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特别是在中国戏曲剧种只有对唱的时候,创造性提出了黄梅戏民乐与西洋乐结合,创造了重唱合唱,将戏曲音乐唱法极大立体化、优美化。时老及其妻、黄梅戏教育家丁俊美女士也因黄梅戏结缘,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我们的结合是一个很顺理成章的过程”,丁老出生于黄梅戏大家,祖上三代都是黄梅戏演员,因为自己勤苦好学所以在团里很受重用,对戏剧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主张演员的个性派,与时老的想法不谋而合,丁老在舞台上的出色表现也给时老留下深刻印象。“当时我唱他喜欢,他作曲我喜欢。”二人基本上对戏曲音乐改革没有分歧,在剧团的时候时老写的剧本丁老基本都唱过,“我写的剧本她先看,曲子的第一位听众就是她。”时老有新创作,也会和丁老商量曲子有没有离黄梅戏太远,人物感情合不合适。“自信自尊复自否,学古学今更学新”。这是他书房的门匾和座右铭,作为黄梅戏创作者,我们自己首先要自信自尊,并且要敢于自我否定,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就必须要进行大胆的改革!

中流砥柱人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有一些黄梅戏演员曾经选择转型,外形俊美、气质温婉的吴亚玲自然也收到了不少导演抛来的“橄榄枝”,但她与蒋建国始终没有离开过黄梅戏舞台。“我并不是在拼命坚守,而是从未想过要离开。每个人的想法可能不同,当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同时,我觉得特别开心。”吴亚玲说,她不曾动摇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来自丈夫。“虽然现在和我们一起进团工作的五男五女十个人,只剩下三个还在坚守阵地,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他们的坚守等来了收获。2002年,吴亚玲凭借在《墙头马上》中“李千金”一角的出色表演获得 “中国戏剧梅花奖”。2005年,蒋建国也凭借《 雷雨》捧回了“文华奖”和“梅花奖”。

如今,身为安徽省演艺集团的副总经理,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院长的蒋建国告诉我们,虽然身兼数职,但他说自己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黄梅戏演员。多年来,蒋建国一直在思考如何传承黄梅戏艺术,使其得到更多年轻观众的认可。最终他得到的答案是创新。面对困境,蒋建国带领黄梅戏剧院推陈出新,与现代科技 “联姻”,在《天仙配》、《女驸马》等传统经典剧目的基础上,推出了3D全息版《牛郎织女》、《小乔初嫁》以及《雷雨》等一批当代精品剧目。每年演出达300余场,不仅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展现了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不久前,黄梅戏剧院组织排练剧目《红梅赞》,由青年女演员袁媛饰演的江姐,一袭蓝衣,嗓音清澈,把江姐失去丈夫的悲痛以及对敌人的憎恨,演绎得淋漓尽致。蒋建国意识到,黄梅戏艺术要想以更完美的形式展现在舞台上,必须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要给更多的年轻人提供艺术实践平台和成长锻炼机会。蒋建国表示,将坚持“出戏、出人、出成果、出效益”理念,建立起戏曲人的文化自信,将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让黄梅戏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与认可。

暮年壮心存

安徽省知名编剧侯露一直也在寻思着传统文化怎样走进中国人的生命里!她说:“我曾经看过一些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跳韩国鸟叔的‘江南style’,外来的东西很快就抓住了孩子。那我们自己有没有好的办法来让孩子们接触我们自己的文化?答案是肯定的,戏曲就是我们正宗的‘国货’!我们就从‘戏曲进校园’开始,剧团里有一些退休的演员,他们可以发挥‘余热’,把戏曲广播体操学下来,再给各个学校的老师进行培训,老师学成后回学校给孩子们普及。孩子知道了什么叫丁字步、子午式、飞天十三响、腕花、云手等,并在不需要花很大劲时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这些,终身受益!当时去现场看到孩子们喊着‘中华文化我传承’时,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在操场上看到四五百个孩子同时穿着小戏服,你会感受到孩子们的精气神起来了,希望就起来了!孩子们得到了传统文化的滋养,领略到了不一样的美!孩子们通过‘玩’的方式去触摸和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花开正当年

安徽省黄梅戏优秀青年演员袁媛曾荣获安徽广播电视台首届全国黄梅戏广播大赛第一名。作为从大赛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之一,袁媛怀着对黄梅戏艺术的敬畏与初心,深感黄梅戏需要培养年轻的观众,她说:“我觉得身为一个黄梅戏曲人,必定有一定的责任和担当,毕竟我们热爱戏曲这个职业,所以我们留在这个行业里,对黄梅戏是有感情的,所以压力是一定会有的,但是我认为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就是很好的。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在我们剧院里比我年轻的青年演员还有很多很多,有很多90后,甚至还有00后,我们都在一起工作。虽然是有像吴亚玲老师、蒋建国老师等前辈一直在给我们做引导,我们也一直在效仿他们。但是作为青年演员,要打好自己的专业基础,加强自己的戏曲基本功训练,比如唱、念、做、打都需要不断地完善,另外,在思想品德方面也要不断地提高,要做到德艺双馨。”

传承绽新蕾

安徽大学黄梅之家社团成立于2009年5月4日,以“皖韵徽风,耀中华千年文化;花腔彩调,承戏曲百代风”为宗旨、贯彻“传承黄梅文化,丰富校园生活”的理念,努力为喜爱黄梅戏的同学打造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营造安徽大学的艺术氛围,扩大黄梅戏的影响力,发扬徽文化。为进一步延续推动安徽地方戏曲特别是黄梅戏在广大高校的传承与发展,安徽戏曲广播在全省重点高校设立了“安徽省高校戏曲教唱基地”,为高校争取社会资金,共建传统文化传承与交流平台。戏曲广播不仅为各高校组织和安排戏曲名家深入教唱基地为学生们开设戏曲课程,还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对各高校的教唱基地给予每年一定的资金扶持,用于学生学唱期间的服装化妆等开销,同时戏曲广播还积极参与编写了《戏曲进校园辅助教材之〈中国黄梅戏〉》教材,为日常的教学活动提供标准化课程。目前,教唱基地已在安徽大学、合肥学院两所高校建立。黄梅戏具有青春的特质。在中国戏曲大家族中,黄梅戏是年轻者,作为一个完整的戏剧形态存在只有100多年时间,黄梅戏较少传统约束,较少程式规范,表演质朴自然,生活气息浓郁,演唱清丽婉转,歌唱性很强,一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被作为流行音乐广泛传唱。几十年来,黄梅戏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广大的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剧种地位得到加强,被公认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近年来,安徽戏曲广播相继成功推出“新人新舞台、新声新力量”——首届全国黄梅戏广播大赛;“青春黄梅”——首届全国校园黄梅戏演唱大赛等影响广泛的品牌赛事,全国校园黄梅戏演出大赛足迹遍布北京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等全国及省内重点高校,打通了黄梅戏发展的“青春通道”。 全国校园黄梅戏演唱大赛进一步了提升黄梅戏在全国的影响力,推动了黄梅戏艺术在校园中的普及,促进了黄梅戏艺术在校园的当代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黄梅戏是安徽的一张靓丽的有声文化名片和重要的文化标志,被誉为中国的乡村音乐。在采访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许许多多把毕生精力投身于黄梅戏事业的老前辈们,一代又一代的戏曲人为我们拉开了一幅黄梅宏图,使得黄梅戏这一艺术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与青春活力!让戏曲走进年轻人的生活,既是保护戏曲、又是关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事!新时代,为不断加大戏曲的普及和宣传工作,我们将肩负起主流媒体的担当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努力践行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传播技术的“两术融合”,握指成拳、共同发声,培养黄梅戏年轻观众,打通黄梅戏事业传播的青春通道,为提升安徽地域特色文化影响力鼓与呼!

猜你喜欢

安徽大学黄梅戏广播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读《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札记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秦晓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