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世赛货运代理项目运输管理模块的《运输管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研究
2019-06-23武秀焕薛彦登孙宜彬
武秀焕 薛彦登 孙宜彬
摘要:《运输管理》课程是根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确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本文对接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项目标准要求,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为导向,构建课程内容,形成赛教融合、贴近企业实际的一体化课程,以促进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工作过程系统化;货运代理;运输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0-0427-02
一、货运代理赛项背景
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是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的当今世界上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职业技能竞赛,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世赛每两年举行一次,2019年8月,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俄罗斯喀山举行,我国已经成功申办2021年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货运代理项目是2015年12月在阿联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技能组织工作组会议上提议增加,在意大利博尔扎诺召开的竞赛工作组会议上确定的赛项。已在2017年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进行第一次测试。
2016年12月10日,世界技能组织公布了货运代理赛项的初步技术文件,文件中指出,货运代理是运用多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空运和海运等),将货物及物品在世界范围内移动,使客户顺利收到货物用于生产和销售。在赛项中,货运代理选手要遵守不同国家海关、保险、法律的相关要求,运用国际物流方面的相关知识,保质保量的将货物送达。
二、近两年赛项考核内容
下面用表1对比解释一下,自2017年以来,货运代理项目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赛项和第44、45届全国选拔赛内容。
历经两届的比赛过程,我国货运代理项目,在赛题命制和考核环节上与世赛技能要求上契合度不断提高,更加侧重国际语言运用能力、货运代理过程处理能力、职业素养的考核,力求选拔出综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课程改革过程
《运输管理》课程根据“工作岗位和任务过程”的设计理念,深入用人单位调研,认真分析运输方面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及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内容,同时对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项目进行分析,融入其中的运输模块,形成课程教学内容,依据行业标准和世赛考核标准,制定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及评价标准,并通过教学实施,不断改进和完善。
根据运输管理在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传统《运输管理》的学科知识进行了“重构”,并不追求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但是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如图1)。
四、结语
在货运代理项目中,与运输管理相关的技能考核点有;熟悉货物运输方式的利弊点,能够进行客户沟通、运输方案规划、客户报价、成本核算、运输操作,同时能够根据特殊情况给出实时的处理方案。将运输管理工作过程系统化内容与世赛货运代理运输模块考核内容相对接,情况如下(表2)。
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自2017年我国进行第一次货运代理项目全国选拔以来,笔者就参与学院选手培训指导,积累了大量的赛项资料,并通过潜心研究,熟悉世赛考核内容与《运输管理》课程的对接点,且已逐渐在课堂中进行实施,通过“修订-实施-评价反馈”过程的循环,目前该课程教学内容已成体系,成为笔者所在院系的世赛资源转化的一大成果。
参考文献:
[1]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世界技能大赛知识普及读本[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2]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中国技能圆梦巴西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工作实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第44屆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集训工作技术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hrss.gov.cn/gkml/xxgk/201612/t20161208_261545.html.
[4]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