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问题
2019-06-23程新春
程新春
摘要:本文主要以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问题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现状为主要依据,从加强对经济市场宏观调控、经济管理职能发挥需同经济市场相符、经济管理职能发挥需增强监管力度、经济管理职能发挥需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事业单位需全面发挥自身公共服务权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为其在繁杂的经济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打好基础。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职能;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0-0039-02
引言
对于事业单位长期发展来讲,加强经济管理职能发挥十分重要,其不但与事业单位经济效益提升有关,还同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增强有莫大联系。为此,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需给予经济管理职能发挥工作高度重视,通过应用有效手段,将其存在的实效性发挥出最大化,以期事业单位未来发展更上一层楼。本文主要分析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现实意义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尽管不能在现代社会经济市场中占据主要位置,但是其经济管理价值缺失不容忽视的。截止到当前为此,我国依旧是发展中国家,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市场经济发展中体现出了较强的波动性与盲目性,这主要因为经济增长同经济收入间的差异性。面对此种情况,事业单位需充分发挥自身经济管理职能,应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举例来讲,事业单位能够依据实际情况,通过增强对有关单位监管来完善行业垄断情况,通过调控有关政策来对保证人均收入平衡[1]。
二、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猛,这在推动国家竞争力提升的同时衍生了许多问题。在新形势中事业单位并没有注重自身经济管理职能发挥,在实际管理中玩忽职守现象严重,致使诸多经济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另外,因为监管工作不当,事业单位内的一些经济管理者存在一定的权力滥用问题,把手中的权利当作是腐败的工具,给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2]。
纵观当前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情况,资金应用、资金预算以及资金分配间严重脱节。事业单位并不能合理分配资金和资源应用路径、应用数量,另外也无法有效控制预算结果,进而导致不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损耗。举例来讲,地方事业单位未依据国家相关标准来办公,以工作为由购置商务车、降低对税收等有关领域监管、垄断某一行业等。
不可置疑的是,在经济管理方面事业单位不但具备管理行使权,还具备管理监督权,这便对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新要求。而受众多因素影响,事业单位欠缺一套系统的经济管理计划,在实际的经济管理中无法全面应用管理方法。这便致使诸多经济管理理念流于形式,不能将其全面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经济管理职能发挥工作的效率无法提升[3]。三、优化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问题的具体措施
在事业单位长远发展中,优化发挥经济管理职能问题势在必行,其不但与经济市场稳定发展有关,还同我国核心竞争力提升有莫大联系。为此,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需给予其高度重视,以下为优化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问题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经济市场宏观调控。在新形势背景下,人为因素影响到处可见,由于对市场环境掌握不充分,存在较强的盲目性,进而致使通货膨胀或者某种货物停止不售、供不应求等问题。比如铁路,银行,矿山,农业等等,都是以国家投资占主体的行业。比如股市里那些带中字头的股票,都是这类的企业,比如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西电等等。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会致使经济市场内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稍有不慎还有可能致使市场经济波动,影响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为此,在之后的工作中,地方事业单位需全面发挥自身经济管理作用,准确预测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另外做好宏观调控工作,防止上述供求失衡的问题继续加剧,为我国经济体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奠定坚实基础。
2.经济管理职能发挥需同经济市场相符。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管理方法上,还是在管理体制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需要注重对自身经济管理思路的调整,并通过正确的方式,来对自身经济管理职能进行发挥。首先,国家政府需要结合市场经济,创建经济管理规划方案,进而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环境的力度,使事业单位可以对自身经济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4]。其次,事业单位需要对各种经济手段进行灵活运用,进而精细化的对问题进行解决,特别是在发生经济问题时,不能只依赖国家政府,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处理能力与风险规避能力。最后,国家政府需要尽量避免市场经济存在波动性与盲目性,进而使事业单位可以充分发挥出经济管理的监督作用与调控作用,对现有的行政監管制度进行不断完善,指引事业单位积极主动的对经济管理方法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3.经济管理职能发挥需增强监管力度。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市场的经济制度建设工作依旧存在些许问题与不足,为此不管是在制度建立上,还是在发展上皆未达到预期。探究其根本原因,这也是致使我国经济市场发生垄断情况的具体因素。面对此种状况,事业单位在之后的经济管理中,需把上文所提到的问题当作重点工作,通过增强市场监管来一一优化当前经济市场中存在的问题[5]。全面探究发现,在目前经济社会中,行业垄断情况的加剧严重影响该行业市场稳定持续发展,致使销售价格与成本价格并不能全面反映市场供给关系。在该背景下,不恰当的市场价格还会影响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进而大大减弱市场参与者的竞争热情。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可知,若想将市场垄断情况消除掉,单凭市场自我调节很难实现,为此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就显得至关重要,因其不但能够提高参与者的竞争意识,还能满足社会公众显示需求。基于此,事业单位可以扮演仲裁人的角色,应用法律的手段消除市场中出现的不当的竞争行为,进而伸张正义,维护市场的稳定。另外,事业单位还需配合地方政府部门完成一些细节工作,若是在发挥经济管理职能中发现需要优化的性质管理条件,需第一时间上报给有关部门,保证市场环境的稳定性与公平性,及时建立出规范且高效的市场秩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