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2019-06-22骆力群
骆力群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高效率地朗读,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训练 范读 评价
朗读是孩子们敞开心扉,放飞情感,展现自我的一种很好的表现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读的形式很多,学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整体读、设疑自读、感悟品读、分角色读、轻声读、配乐朗读等。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朗读,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呢?我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的:
一、多层次训练,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某样事物发生兴趣了,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亲近、接触它。朗读也是一样,我们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就必须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激发他们朗读的欲望,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朗读是一门艺术。现在大部份小学生读书都会出现令人头疼的“错字漏字、少字加词、唱读拖读、吼读喊读、”等现象。要使学生掌握这门艺术,课堂是训练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主战场”。 我们对学生要进行不同梯度的朗读训练,得让学生在课堂中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堂中进行朗读训练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注意教材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正确地领会文本的内涵。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采用男女同学互读、同桌比读、小组赛读的方式,引导他们通过幻象和现实对比,把小女孩内心渴望美好生活和残酷黑暗的现实的感受读出来,并要求他们在读的过程中结合文段中的词句来体会作者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和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在此基础上,我适时地点拨,马上出示《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这首小诗让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情感得到了升华,内心受到了碰撞,班级的朗读被推上了高潮,感受就更深刻了,作者在文本中蕴含的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体验。又如在教学《千年梦圆在今朝》中我让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两个段落时,我首先播放“神州五号”升空的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感受到那场面的震撼后再指导学生朗读,并要求他们着重突出“中华民族、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这些词语的力度,读出那种自豪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和感染,朗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
二、以点带面,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
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发挥范读的作用。我通常采用的范读形式有以下几种:老师范读、学生范读、播放视频跟读。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如果我们老师读得好,就多点树立榜样进行范读,让学生小声地跟着来读,学生就会在听读、跟读中自觉地纠正自己的发音、语气、停顿等方面的错误,一段时间下来就会掌握一定的朗读技能与方法,朗读的能力慢慢就会提高了。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由于学生对于当时的课文背景没有更深层次的体会,你要求学生要读出人民送别总理时那种悲痛,哀伤的情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为了强化学生的朗读,为了烘托当时的气氛,为了再现周总理的虽死犹生,永活人民心中的伟大形象,所以我配上了哀伤幽怨的背景音乐进行范读,我朗读的语调是沉痛的,语速是缓而轻的,语气是低沉的。此情此景,学生被一股浓浓的哀伤情绪所萦绕着,内心柔弱的心弦一下子就被拨动了,有個别感性的女同学甚至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老师范读的作用立即水到渠成了。我紧紧地抓住这个训练朗读的契机,马上让全体学生站起来,伴着音乐朗读课文,听着同学们的读书声,我真正领略到了高水平朗读的魅力。
三、有效评价,真正指引朗读的方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要求学生:不要唱读,一点感情都没有;不要拖长声音,一点节奏感都没有;不要读得结结巴巴,要读得流畅一点……诸如此类的要求与评价,其实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老师这些所谓的指导到底要怎样读?又或许老师本身也不知道具体该怎样读!我们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语速、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还可以根据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尺度进行有效的评价。这就要求我们指导与评价的时候要明确,把评价落到实处,要有实效性。如我在教学《匆匆》一文时,作者在文中触景生情,默默回想着过去八千多个日子的行踪,思考着生命的价值,发出了惋惜的喟叹。我告诫学生:韶华易逝,青春难再。六年小学生涯即将画上句号,我们不能再蹉跎岁月了。在评价时,我结合语境对学生的朗读作出了以下的评价反馈“某某同学,你读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如果你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读,声音再轻一点,那感觉就更妙了”“某某同学,你读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真会把握文本的内容,如果再读慢一点,我会有一种朱自清站在我面前的错觉”“某某同学,你读得很不错,但是因为你是带着微笑来读的,好像跟作者当时的心情不太相符呢,下课再笑就更美了”……这样的评价很好地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保持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又给学生指明了如何有效朗读的方向,真正地提升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路漫漫其修远兮,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地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