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NC网络协作学习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2019-06-22张颀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Moodle平台

张颀

[摘要]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能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能充分发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潜力,增强协作沟通能力和责任感,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但也存在學习盲目性、学习动机性不足等缺点;因此针对网络协作学习现状,将INC激励机制融入协作学习过程,对传统的网络协作学习进行改进,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加入各种激励性措施,并选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word编辑处理模块,构建INC网络协作学习word模型,对模型的主要模块和协作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通过Moodle平台对模型进行了具体实现。教学实践证明,INC网络协作学习word模型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协作学习;INC机制;Moodle平台

[中图分类号]C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6-010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6.04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当今社会,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协作学习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学习方法。协作学习不仅能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使学习者生成丰富的学习动力,使学习者能更积极地参与团体协作;另一方面,组员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协作沟通能力。网络教学为协作学习提供了开放性、自主性、多样性、协作性的学习环境,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因此,网络协作学习为未来学习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目前,传统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型也存在以下不足:缺乏交互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与系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互手段;缺乏智能性,不能实施分层次教学;缺乏动态性,模型缺乏有效的反馈模块,不能及时解决用户需求;缺乏动机性,模型缺乏相应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此,传统的网络协作学习使学生很难持续保持学习热情,也无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因此,根据传统的网络协作学习存在的缺陷,本文将INC激励机制融入协作学习过程,并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构建了INC网络协作学习word模型,,并通过Moodle平台进行具体实现,有效改善教学现状。

一、INC网络协作学习模型

针对网络协作学习不足,我们将各项激励性措施融入其中,构建INC(incentive)协作学习模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

(一)INC机制

1.角色互换:在协作过程中,已分配好的组员角色可以进行互换,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而轮流担当组长职务则可促使每位组员积极参与协作。

2.奖惩措施:在小组之间和组内设立各种奖赏和惩罚措施,可促进小组间和组内成员的良性竞争,从而加强小组内部更积极地进行协作。

3.组内评价:在协作过程中可进行阶段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有助于学生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足。在协作完成后,可进行最终的总结性评价。评价都采用教师评价和成员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全面剖析学生的优势与不足,更好地进行协作。

(二)协作学习模型实例

我们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例,选取其中的“word文字处理”模块,该模块教学是通过“学院周报的编辑与排版”案例操作来实现;因此,我们将INC网络协作学习应用于案例的教学过程,建构协作学习word应用模型实例。模型分为三层,中间层为应用层,是贯穿整个协作学习的完整活动流程;教师和学生即为用户层,模型中未标明活动用户的默认为学生;与应用层进行数据交互的为数据库层,主要存放学生信息、学习资源、协作成果等数据。模型中主要模块分析如下:

1.学生首次进行协作学习时,要先注册,模型将获得的个人信息记录到学生信息库;注册后登录系统,需进行特征测量和word知识点测试,获取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特征、学习能力、word知识点掌握情况;测试结果记录到学生信息库,以作为学生获得角色的依据。

2.协作学习模型以学院周报的编辑排版为实例,因此学生角色有四种,主编、副主编、编辑、实习编辑,根据特征测量和word知识点测试结果,学生获得相应角色。

3.教师发布总任务信息并呈现周报排版最终效果图,再根据学生所获得的角色进行分组,每组4-5人,应当由四种不同角色的学生组成,角色为主编的学生为组长,角色设定使协作学习更富有情境感,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4.分组完成后根据角色进行组内任务分配,每个组员负责学院周报其中一个版块的编辑排版任务,所负责版块根据角色进行难易分配,但要保证每个版块包含word编辑排版中所有知识点:插入艺术字、图文混排、插入自选图形、文本框链接等,以确保每个学生在协作过程中能对所有知识点都进行巩固学习,而组长除了完成自己负责的版块,还需要负责控制任务的进展情况,协调组员之间的沟通。

5.协作完成后,每组提交已完成排版的学院周报文档,教师根据评分标准对文档进行评分,文档最后得分作为小组得分分配给组员,占学生总任务得分的60%,而教师还可对不按时提交文档的小组进行扣分,对特别优秀的周报文档还可进行适当加分,小组奖惩是针对整个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因此能够最大限度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小组利益,促进小组协作。

6.协作评价也是模型中富有激励性的关键模块,主要评价小组成员的协作表现。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在线时长、登录次数、讨论区中发布帖子数和帖子回复数等具体数据衡量学生的协作表现;另外,在协作完成后,每个学生要填写一份关于同组成员协作表现的调查问卷;教师评价和问卷结果共同组成学生的协作评价得分,占学生总任务得分的40%。

二、模型具体实现

(一)Moodle平台

Moodle平台,即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Environment,是基于“社會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开发的课程管理软件。Moodle是一个开源软件,在构建教学平台方面,具有以下优势:①有包括论坛、测验、作业等模块来配置课程活动;②可以免费下载,简单易用、安全性能强,资源丰富;③教师能对学生协作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追踪,获得学生的登录频率、在线时长、讨论细节等数据,以支持协作评价。因此,我们利用Moo-dle平台来实现已构建好的协作学习模型。

(二)在Moodle平台上的具体实现

Moodle平台提供了许多支持协作学习的功能模块,模型中的协作活动模块可与Moodle工具一一对应:知识点测试、特征测量模块可使用Moodle中的问卷调查、测验工具;分组、角色分配模块可使用Moodle中的小组、投票工具;教师发布任务活动可对应Moodle中的作业和资源库工具;小组协作模块则可使用Moodle中的聊天、讨论区、Wiki协作、日志等工具;协作评价模块则对应Moodle中的互动评价、反馈、问卷调查工具。模型实现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Moodle平台中的小组分为两种,分隔小组是封闭模式,各小组互不可见,论坛、学院周报相关素材、周报阶段性成果等仅由组内成员共享;而可视小组则是开放模式,学生与组内成员及组外成员都可相互交流;各小组执行的任务都是“学院周报的编辑排版”,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教师应将小组设为分隔小组,以防止抄袭。分组之后,Moodle小组工具会给出组内成员列表,并呈现任务主题,组员获得相应角色,并根据角色被分配相应的任务。

2.在小组协作探究阶段,Moodle平台为组员提供了多种沟通方式,聊天模块支持实时、同步通信,而讨论区模块,类似论坛性质,教师或学生发表相关主题,组员以回复帖子的形式针对该主题进行讨论,这种异步通信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主题内容;此外,学生还可利用Wiki协作模块进行共同创作,也可利用日志模块发表自己在协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在小组协作中,教师通过Moodle平台学习情况跟踪模块监控学生学习进度,并对协作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引导,必要时参与学生的探讨。

3.协作完成后,学生可以通过Moodle上的作业模块提交已编辑排版好的学院周报文件,也可通过专题讨论模块提交。教师可通过日志模块获得学生的登录次数、研究体会等协作表现,再利用问卷调查模块获得组员间的协作表现评价;此外,Moodle平台还有词汇表、数据库、SCORM课件等模块,还提供丰富的资源库以便教师上传各种类型的资源文件。在整个课程协作结束之后,教师和学生还可利用Moodle平台进行总结反思。

三、结束语

传统的网络协作学习存在缺乏交互性、缺乏动态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不足,针对以上不足,本文在网络协作学习中融入INC激励机制,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word编辑模块,构建基于网络的INC协作学习word应用模型,并通过Moodle平台呈现了模型的具体协作过程。

模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弥补了原有模型中的不足,有效改进了传统网络协作学习。但是,Moodle平台对角色分配、评分方式、题库批量导入等功能的支持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通过对Moodle平台功能模块的二次开发来实现,才能使模型的应用获得进一步的改善和推广。

猜你喜欢

Moodle平台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效果分析
基于Moodle平台的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物流运输管理》微课资源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