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构建的研究

2019-06-22朱秀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构建

朱秀娟

[摘要]高等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教师不仅要为大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该是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者。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高校教师要将外在的东西内化于心,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并将一切的道德素养体现在自己的思言行为之中,让高校教师队伍在职业道德内化机制建设方面有所提高。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6-002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6.013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高校教师承担的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使命,更是肩负着培养高端人才的使命,高校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们的行为规范,因此,高校教师素养中职业道德素养应是首位,如何将职业道德内化于心是重中之重,关乎高校的整体形象。本文探讨了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研究的意义,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内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内化机制中展现的主要过程以及高校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内化机制的途径和方式等,旨在加强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构建的研究。

一、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研究的意义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在,社会处于急速转型的时期,社会道德的缺失来源于人们对一切的社会道德的漠视,人们更多以自身利益为主,而对社会道德的维持不管不顾,我们认真考究,其根源在于文化精神的失落和漠视,职业道德的沦丧更加的阻碍了职业道德内化机制的实施,对高校教师在内化职业道德的内容方面是不利的。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不能忽视的,如果广大的高校教师都能够自觉的践行职业道德素养的相关内容,按照职业的要求和规范,不断自我教育、自我锤炼、自我提高,以适应今后的发展和成长,为学生们的效仿也提供了有品质的保证。教师如何将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实现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感,从而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的信念,将自己的实践在思想的指导下不断發扬光大,从而形成教师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的过程。高校教师能将职业道德的内化行为做好,培育相关的人才,将他律的被动行为能改变为自律,让自身在自己意志的控制之下开展教学工作,并接受社会规范和职业道德条例的监督,不断实现转变,各种工作集合在同一个范畴之下,那就是职业道德的约束。

二、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内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高校是传播教育的地方,其本质的要求就是教书育人,教育我们祖国今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是青年的“根据地”,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内化极其重要,影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因素主要可以概括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部分。

(一)内部因素。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职业道德内化的主体究竟是谁,毋庸置疑是高校教师,在内化机制的作用下,由外至内将职业道德的内容不断修炼到自身的教学中,在内化的过程中是受到教师自身个人因素影响的,这样的因素包含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知能力和态度、自我意识等,其中以自我意识最为重要。我们不能否定的是,每一位教师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观察问题的能力,教师们是在教学和社会中,不断对自身角色进行体验,并且不断认识自己和发现自己,教师们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又面临评职称、晋升等多方压力,教师们的心理会产生不平衡,甚至是退缩的心态,因此,在自身对职业道德的认知上就会有所懈怠的情绪。

(二)外部因素。其一,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大,教学的效果难以保证,从而影响教师的能力发挥,课堂大多数采用大班上课的方式进行,教师在上课时面对着将近一百人的庞大学生群里,教师的教学强度无疑加大了很多。课堂上难以控制学生们的听课质量,课下布置作业,教师光批改作业量都很繁重,有些公共课的教师要带很多学院的公共课程,这样的任务量可想而知。其二,高校教师疲于教学任务,无暇顾及科研和业务水平的提高。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学班级多、学生多,备课量加大,准备的课件也多,面对不同的学生,还要想应对方法,精神层面就压力很大,根本无暇顾及自己是否进行了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没有时间进行继续充电,提高专业知识的升华,更没有太多的时间搞科研、完项目,导致很多高校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不仅没有前进,反而倒退了,甚至可能出现学术诚信的问题。其三,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存在问题,打消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当前,各类对教师的评价机制盛行,多数以学生在期末考试成绩查询之前对各科老师评价为准,虽然尊重了学生的民意,但是也存在着片面性。学生们大多喜欢幽默风趣、课堂气氛活跃的青年教师的课堂,而因为性格不同,有些科研能力较强、但是学术严谨、不苟言笑的青年教师就失去了学生们喜爱。学生们大多靠幽默性、亲近性为评价标准,有失公允,让一心搞科研的教师更加有教学负担。综上所述,各种原因在影响着我国高校的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进程。

三、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内化机制中展现的主要过程

职业道德的不断内化,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对教师行业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展现,也是指教师们在接受大家尊敬的同时,也要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的约束,这样才能在思想和观念上不断规范,并且统一于行动之中。这样的内化机制是一种行为态度,这样的转化过程是由外而内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成为支配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从而影响新时代的大学生,成为大学生的榜样。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高校脚趾职业道德内化的机制过程。

(一)服从过程。服从是高校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内化机制的前提条件。首先我们要清楚,这里的服从行为不是高校教师从心底里真心实意想要的具体行为,不是真正的“口服心服”,而是迫于外界的压力承受的服从,强加在教师身上的因素。但是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面对的都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是一群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前提下,对教师的思想品德要求和职业道德要求是非常严格、非常之高的,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必须要遵循这样的行为规范,服从这一道德规范,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要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进而真正做到“心服口服”。

(二)认知过程。认知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形成的基础。高校教师要在不断服从职业道德约束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到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约束力,不断清楚地认识到服从的过程和本质要求,将自己的思想和现代化的发展思想相吻合匹配,并进行相互的对比,进而从思想上接纳和认知。教师逐渐认知的过程就是自我检查、自我剖析的过程,教师们通过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约束的自我控制,不断地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而变成一种习惯,牢牢地掌握好自己的方向,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从而内化为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追求。

(三)同化过程。同化过程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形成的关键点,是关键的一笔。所谓同化,就是教师们在影响下不断地认同职业道德的相关规范和内容,脱离之前的被迫式的接受熏陶和要求,而是自愿地接受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教师带来的要求和约束,渐渐的用更加平常的态度和更平稳的心态去面对职业道德的观点、意见以及思想,从而严格要求自己。这样的同化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是一个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由局部到全部的过程,这是与教师身体、心理极度融合在一起的过程。同化的速度也是缓慢的,首先教师们在慢慢改变的过程中是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的过程,被动接受职业道德约束的情况是迫于外在的压力,这段时间是缓慢的,直到教师不自觉地开始接受这样的生活和约束,开始不觉得是外在强加力的时候,这是教师未意识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优势,等慢慢不自觉的服从时,便是已经被同化的过程,教师们一旦从心理上意识到现有的道德标准是优于原有道德标准的时,自己就会将原有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进行摒弃,进而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快自己同化的脚步。

(四)内化过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内化的过程是我们职业道德的最终目标,是最终应该达到的目的。教师们从服从、认知到同化,最终实现真正的内化,是让教师们将职业道德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让好的职业素养变为教师的内心要求,并且自觉地遵循。高校的教師要想真正的取得进步,在思想素养上有所建树,就必须完成对思想道德的规范和内化。必须从自己的内心价值上认同这一道德评价体系,按照高校教师思想道德要求来剔除自己思想上的不足之处,让自己更加坚守正确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不断地从心底里认同并传播,让更多的高校教师和学生都能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净化社会。

四、高校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内化机制的途径和方式

(一)坚定高校教师理想信念和师风师德。高校教师的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同时也是学生们的引路人,在理想信念的树立上一定要远大,这样才能培养出志存高远的学生,才能体现出为人师表的重要性。教师要带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发言,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将学习作为终身的事情,从而将理想信念得以实践。良好的师德师风也是职业道德中要求的要点,教师们要树立师德师风正确化的思想,让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老师以身作则,能够有效防止学生在课堂中出现“听着感动、想想激动、实际没行动”的现象,引导学生提高自控能力。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的思想信念也能得到一定的强化,不断激励学生进行刻苦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

(二)提升高校教师人文素养和内在品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高校教师,在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老师能够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并且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学生对于事物的判断,通过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够提升学习人才培养的效率,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培养成为可能。对于老师而言,渊博的知识是其课堂教学的基础,而良好的品德则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够一定程度保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本着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的品格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的领导者应该加强对于许老师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样能够真正解决教学难的问题同时对于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一定的提升。

(三)陶冶高校教师的品德修养,提升教师品味。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其生活习惯和言谈举止能够非常高效地传递给学生,因此老师的言谈言谈举止一定程度成为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以自己高雅的素质和文明的行为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观念,从而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作为人民教师,应该以实际行动带动学生,通过乐于奉献的精神来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并且通过良好的精神面貌带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做到博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让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变成常态化的行为,教师能用自己的行动和真情实感来打动学生,成为学生们的好教师兼好朋友,真正成为学生们全面综合发展做好领路人和垫脚石。

(四)依法规范高校教师的言行,自觉约束自己。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因此作为高校教师,不但要用高尚的师德来影响学生,还要用社会道德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作为教师更要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用法的践行者。在高校管理过程中,领导者要强化法律法规意识和素质队伍建设,充分认识到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每位教师能够真正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尽可能地将这些道德品质尽可能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格思想,并且努力保证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构建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