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学校武术教学之争的思考

2019-06-22段丽梅戴国斌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武术动作

段丽梅 戴国斌

摘    要:对学校武术教育中体育化武术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的非议进行分析,进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目标方面探讨现代武术教育如何回归传统武术传承的教育理性;并且从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面对传统武术传承与体育化武术教学如何对接与融合展开分析——以期为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武术;学校武术教育;传统武术传承;体育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 807.0          学科代码:04030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disagreements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methods, teaching objectiv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 Wushu education, and then discusses how Wushu education can return to the rationality of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learn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how Wushu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can be dealt with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Connection and fusion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chool Wushu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 wushu;school wushu education;wushu traditional inheritance;physical education;teaching method;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objectives;learning method

當前,学校武术教育进入了教学改革时期,在学者们对学校武术教育不足方面进行针砭后,学校武术教育要转换教学模式、进行传统回归的呼声越来越高[1];然而,学校武术教学回归传统却面临众多疑问:学校武术教学如何回归传统?学校武术教学转型的意义何在?基于此,本研究对学校武术教学回归传统武术传承的教育理性、传统武术传承与体育化教学的对接与融合展开论述,以期对我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备受非议的体育化武术教学

自武术进入学校体育领域以来,就进入了体育化标准与模式的强制话语体系[2],而忽视了身体体验的传统武术文化,将身体作为客体工具走向了与传统武术传承异化的路。体育化的武术教学重条件反射性训练、外控性服从、非情景游戏调动,侧重技术传承而缺少对个体“精、气、神”层面的培育,从而倍受学界非议。

1.1  教学内容中动作操化忽视了动作内涵的身体体验

1915 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开启了武术教育的体育化发展之路,以马良为代表的体操式中华新武术成为教学内容[3],由此,肢解武术动作教招已成趋势[4],重“招式”、求短期速成的体育化武术强调外形规范、熟练等。“击必中,中必摧”是传统武术传承的主要特征,功效源于武术拳种知识体系“知其法,明其理”的用劲不用力,习武者在对动作内涵的身体体验中不断激发习武动机[5]。体育化武术以项目为知识体系进行操化教学,然而“劲”才是武术的根本,用教招式来悟劲更难[6],操化习武很长时间但仍不会用劲,也没体验,会极大打击学生的习武积极性。研究表明,使学生参与对动作的控制与体验,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7]。

1.2  教学方式的机械重复消减了对身体活动主体体验的唤醒

当前,体育化的学校武术源于对竞技场域武术比赛重结果的移植,忽视了过程性主体体验、意志品质等教育[8],而且直接导致学生对招式泛化、分化、自动化条件反射式的多练,表现为教师领做、集体与分组练习、个人复习等不同形式,目的都是机械重复达到熟练记忆,争取达到考试时动作连贯、顺畅、标准与规范等量化要求。有研究认为,中国武术重“劲”是“拳练人”的身体动作唤醒人的主体体验,而招式操化练习是“人练拳”[4],缺乏主体体验,身体是沉睡的[9]。可见,体育化武术的招式操练与传统武术传承劲力练习最大的区别在于:劲力练习是招法促使主体产生身体直觉,操化练习是身体活动仅为被动的条件反射,缺少对身体主体的唤醒,使得学生缺乏练习的兴趣。

1.3 不断新授的教学内容导致了动作的异化记忆

传统武术传承的拳种繁多、拳理精深,这主要得益于武术传承中重复练习、螺旋式提高的教学传统。传统武术传承是身体活动文化,常采用不同方位、速度、姿势等的复习式教学,注重对习武者身体体验的启发, 激发身体动作认知潜能。当前,体育化学校武术教学以新授为主,常采用套路接龙方式一套接一套地进行记忆式教学,以达到教学效果。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武术课经常学习新套路,虽然在教授过程中教法不同,但多数是记忆化教学。传统武术传承教学是在记忆基础上通过身体体验与认知方式,将所学动作内化,通过身体体验与认知不断缩小动作误差,并逐步积淀形成武术套路,是通过身体内化动作而非记忆动作,这是对以新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有益启示[10]。

1.4  教学目标的量化评价促使学生缺乏身体活动的主体感知

量化评价的体育化学校武术教学以术为主导,缺乏对学生身体活动主体感知的启迪教育。首先,量化考核割裂了学生动作练习对个体意志层面的培育。当前,学校武术教学考核是竞技式量化评价,认为学生动作力度、速度等达到规范就是武术学好了。体育化的武术教学量化评价导致学生只关注技术学习的量[11]。虽然学生可因动作熟练与规范而得高分,但缺少了身体对动作的感知与动作练习中对“精、气、神”的激发与培育。其次,对试检验缺乏使得“精、气、神”的培育边缘化。在体育化的武术教学中,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有指点动作规范、或配合对练等层面的互动,学生缺乏身体活动的自主体验。当前,学校武术教学的量化评价忽视了学生在体验动作对练时的情景性意境,无法实现通过学生对动作的意念调控来培育“精、气、神”。第三,情景缺席抽离了学生对动作本身的主体感知。当前的体育化武术教学常采用情景游戏调动学生兴趣[12],抽离了动作的攻防意境,使学生缺乏身体活动的主体感知。

2   回归传统武术传承的教育理性

2.1  教学内容是以劲、意合一的体验完成身体活动

中国武术不仅是身体活动的技艺,更是中国人身体活动实践的智慧,在对武术进行传统传承的过程中,承载着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彰显着传统武术传承的教育理性[13]。

1)重“劲”是武术技术与理论融合的方法论原点。武术不只是肢体动作技术层面的技艺,而且是身体活动文化,可在劲力练习中以肢体体悟宇宙阴阳变化规律[14],从而习得身体活动的方法[15]。因劲力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拳种,不同的拳种又以不同的劲力拳理认识自然、把握规律[15]。由此可知,学习武术就是在劲力练习中体悟与学习顺应人体活动本性而动的规律。在传统武术传承中,劲的发挥要借势的催动与渲染,势是攻防动作的“可能性走向”,势的本质是气息[14],所以学习武术要以“劲”为锻炼内容,感受身体活動体验[15]。体育化武术的抽象动作教学,只能锻炼学生在惯性条件反射下的反应,缺乏武术以身体调节气息的传统教育的理性。

2)重“意”是武术对身体活动体验的隐喻表达。传统武术传承“用意不用力”[16]。一般情况下,人表现出的力是局部、单向的,虽通过外在训练也能迅速提升肌肉力量,但在武术动作中会表现得僵硬、呆板。而拳劲的本质是由意念支配肌肉力量的能力,所以武术动作依靠意念支配肌力收缩,意念越强拳劲就体现得越完善,因此,武术练习中要进行意念诱导训练,意念诱导越强,动作爆发力也就越大,因此,在武术对练实践中,要达到在瞬间将全身力量集中在一点,则必须训练意念。武术常以“整体如铸、身如灌铅、肌肉如一、毛发如戟”4种境界表征内劲的齐备[17],这就高度概括了武术中身体动作与意念的统一关系。

2.2  学习方式是以教学内容的多练驱动身体活动主体体验的唤醒

在学习方式方面,传统武术传承积累了“心知方能身知,身知胜于心知……身知方为懂劲”[18]“懂劲后,越练越精”“听劲准确才能懂劲”[19]的实践经验。“听劲”即怎样蓄力。静态的蓄力要通过动态的试力才能灵活运用,传统武术传承正是在不断的蓄力与试力中体会动作的细微变化,通过身体各部位活动调节实现身体主体唤醒,达到练习者能控制自身力量平衡的同时而发力。对身体细微动作的体会要求对能唤醒身体主体体验的内容多练,多练不是简单重复, 而是内容多,一个动作体态能变化才叫多练,练拳形只是基础;劲力的练习是一个动作能产生许多力量的内容多练[9]。内容多练在多个拳种中都有体现,例如太极拳在微动、大动、小动、快动中体会动作要领等。内容多练是身体活动体验唤醒主体的“拳练人”,常会出现一通百通的现象[4],这正是传统武术传承的内在魅力。

2.3  教学方法是以多练和启发式教学实现学生对动作的体悟和认知

在传统武术传承教学中以多元练习与发现式教学方法来传承与创新。

1)多元化练习有助于劲力的全方位体验与补缺。传统武术传承多呈现为三段式倾向[20],例如,形意拳的明劲、暗劲、化劲,太极拳的着熟、懂劲、神明等。传统武术传承中教学内容是动作在身体整体协调下整劲的发挥,教学进度较慢,教学方式上呈现出重复练习动作的特征,而动作练习也是常新的,才能使学生保持始终旺盛的兴趣与精力。传统武术传承中复习式教学采用动作变换层次、方向、节奏、正反手一套多练等方法,不但熟悉了动作,多元方法交叉式的复习还弥补了劲力体验的不足,能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2)发现式动作教学促进武术的创新传承。研究表明“教学行为是条决策链”,教学中发现式决策越多,学生的创新学习效果就越好[21]。传统武术传承中在进行劲力教学时,劲力练习强调“身知胜于心知”,不但使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使学生体验拳劲,还重视体验启发与创新教学。例如,通过拳诀、演示、想象、模仿等方法启发学生对动作的直观体验,而且以体现个性、总结拳诀、创拳等作为武术学习标准来启发学生创新。在传统武术传承中发现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以身为范启发学生学习动作,例如在教学中教授者以个体体验[9]启发学生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2.4  教学目标以身体活动体验与主体身体感知唤醒实现教育目的

传统武术传承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身体活动的主体感知方法论的地位,以有序性身体动作调节、主体间人际关系培育、情志调节实现武术教育目的。

1)传统武术传承通过对身体的有序性调节改变人的用力习惯,从而更好地使用身体[4]。首先,体育化的武术教学,要求两足平均用力并强调练四肢,改变不了两腿用力方向的束缚[9],而传统武术传承能使力上升到脊椎,所以可摆脱两腿用力方向的束缚[4]。其次,劲力可内化万物尺度为己尺度,摆脱了人类只以自己尺度用力的束缚。体育化武术与传统武术传承都可借助器械在速度、力量等方面获得身体锻炼效果[22],但传统武术传承注重对器械的把控与支配能力的培养[23],通过改变发力方向的使用习惯而探索拳劲。 再次,劲力发挥以身体动作的有序调节为前提,拓展用力的协调与力度。传统武术传承中将身体骨骼分为梢节、中节与根节,能通过“起、随、追”对身体动作进行有序调节,改变身体动作的发力杠杆,从而提高用力方法与技巧[7],使全身力量能够集中于一点,受意念的支配。最后,劲力以练意、练神运化身体动作,突破感觉器官的束缚。体育化武术是条件反射式练习,依赖于人的感官作出身体动作;而传统武术传承要求练意、练神[9]。

2)传统武术传承要求对人进行“善养浩然之气”的品德教化,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以实现教育目的。传统武术传承中要求学生要“善养浩然之气”,这一品德教化源于“习武先习德”“内得于心而外施于人”的武德教化。这就使得传统武术传承具有了培育主体间人际关系的功能,从而使学生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学会在人际交往中避免冲突应对。传统武术传承以“善养浩然之气”使人彰显人格魅力,并以“气以直养而无害”进行教化。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释,“直”就是“仁”[24],传统武术传承中的“仁”不仅体现在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互相帮助与支持[25],也表现在武术对练时“点到为止”的分寸与礼仪。以上种种诠释了传统武术传承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的教育价值。

3)传统武术传承中能通过气息调节培育学生对过激、过度情绪的控制,从而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传统武术传承中通过身体动作唤醒主体体验,并在培育意念对用力的控制中,通过身体活动调节气息,从而实现情志调节。传统武术传承中要求学生学习的“要点在精神而不在形式”[26]。传统武术传承通过协调身体动作和情绪进行体现。例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记载“大命所系在气,而内属乎心”“心意诚于中”,这阐述的就是气息调节与心理情绪的关系。可见,传统武术传承不仅是身体动作的调节,更是通过对气息的调节克服过激、过度情绪。传统武术传承中气息是情绪的直观体现,常通过气息对悲、怒、忧等过度情绪的抑制与转化,来培育正向情绪。正向情绪的拓展与提高有培气法等。传统武术传承中的情绪调节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也符合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3   传统武术传承与体育化的对接与融合

进行传统武术传承与体育化的比较,实质不是论证两者有什么区别,而是如何通过武术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1  教学方式上融合传统武术传承的“身体转向”

武术体育化与传统传承虽是不同话语体系编码的产物,但两者并不矛盾,传统武术传承中也有操化学习阶段,只是不止步于操化传承,而是在此基础上由向外超越转向了向内超越,把身体体验放在了首位,追求精、气、神的提升,以及进行品德教化,这也是武术教育意义的本质体现,是武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关键[27]。如果仅采用操化教学方式进行武术学习,依旧解决不了传承文化的问题,而对身体体验的转向是以学生对武术动作和攻防意义系统理解为前提的,拳种技艺是学生内向超越的载体,不同拳种动作的攻防意向定位不同,同时身体体验转向要建立在拳种意识基础上,如此才能保证武术学习的有效与文化传承。

3.2  倡导身心合一的教学方式与过程性评价

由于学时的限制,“3 年一小成,10 年一大成”的拳种传承方式无法在学校武术教学中实现,那么,学校武术体育化教学可借鉴传统武术传承入门套路等推广的技术传授经验[28],采用入门套路结合经典传统技法,适当加入拆招、喂招、攻防对抗等技法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这既能满足学生习武强身健体的需求,也能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容易记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发力的练习上,在身心合一的体验中激发学习武术的兴趣。研究表明,身心合一是吸引人持续学习武术,从身体外练到个体内心修炼的中介变量[29]。对于身体体验的内向超越,可采用口述与日常观察,对学生学习武术不同阶段的内在体验与行为表现进行过程性考察,既可丰富教学评价方式,又能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与掌握。

4   结束语

中国武术的传统传承方式与体育化教学处于2个不同话语体系,注重科学认知的体育化武术教学侧重规范与速度等的量化效果;而传统武术传承教学侧重身体体验与感觉认知,由此导向对身体体验感知习惯的养成,进而通过气息的调节实现情志调节,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体育化武术教学可借鉴传统武术传承方式中以身体体验为主,养成通过气息调节情志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避免冲突应对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段丽梅,戴国斌.何为学校体育之身体教育[J].体育科学,2016,36(11):12.

[2]  金玉柱,王岗.主体性阐释:中国武术发展的自在路径与文化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4):61.

[3]  蒋敏.民国时期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EB/OL].[2017-11-16].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76ba0e0100ru08.html.

[4]  李帼忠,徐骏峰.高术莫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5]  刘文武.武术教学与体育项目教学的区别[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0):98.

[6]  徐皓峰,徐骏峰.武人琴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5.

[7]  CHEN A,ZHU W M . Young childrens intuitive interest in physical activity: personal, school, and home factors[J]. 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2005(2):1.

[8]  李金龙,宿继光,李梦桐.由技进道:我国学校武术教育转型发展的出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1):50.

[9]  李仲轩,徐皓峰.逝去的武林:1934 年的求武紀事[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118.

[10]  涂琳琳.对武术“口传心授”的重释及其时代意义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2):205.

[11]  叶准,卢德安,彭耀钧.叶问·咏春[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11:101-102.

[12]  CHEN A,HANCOCK G R.Conceptualizing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school-centered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research[J].Quest,2006(58):355.

[13]  明磊,石爱桥.对中国武术当代发展的“本土化”问题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4):133.

[14]  徐震.苌氏武技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1.

[15]  李志明.孙禄堂拳学的身心教育观[M].中国台北:阿含文化有限公司,2003:75.

[16]  刘正.意拳正轨[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0.

[17]  王芗斋.意无止境[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4:45.

[18]  武澄清.吴文翰校注[J].武当,1993(1):9.

[19]  王宗岳.太极拳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0]  段丽梅,戴国斌,韩红雨.武术生理身体认知的教育遗产及对学校武术教学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2):122.

[21]  MOSSTON M,ASHWORTH S.体育教学风格[M].曾振豪,汪晓赞,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5.

[22]  库尔第纳.身体的历史(卷三)[M].孙圣英,赵济鸿,吴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7.

[23]  段丽梅,戴国斌.身体教育视角下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6):96.

[24]  黃瑜.孔子“直”道思想及其现代意蕴[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4):18.

[25]  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97.

[26]  卢炜昌.潭腿精义[J].武术统一月刊,1936(5):2.

[27]  王岗.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历史回眸与当代发展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6):90.

[28]  张德良,石萌,张峰,等.回归武术之本真:再论我国学校武术课程设计[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2):137.

[29]  刘文武.从身体外练到人生修为:武术价值目标升华的动因、路径和条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6):698.

收稿日期:2017-11-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7YJA890005);运城学院院级项目(YQ2017024)。

第一作者简介:段丽梅(1976—),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武术文化与教育,E-mail:duanlimei007@163.com。

作者单位:1.运城学院体育系, 山西运城 044000;2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武术动作
数字经济视域下我国传统武术发展路径研究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
下一个动作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系统解析
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现状探析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画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