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柯石双禽图》评析
2019-06-22孙纬陶
摘 要:文章以烟台市博物馆馆藏八大山人《柯石双禽图》为研究对象,从画面的构图布局入手,结合西方绘画中的部分美学理论,深入分析该画作在造型、线条、构成等方面的特点,反映出该画作独特的艺术价值,以期引起更多美术和文物工作者对该画作的关注,从而促进对八大山人作品构图布局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构图;布局;对比;平衡
八大山人,本姓朱,原名朱统,后改名耷,乃明江西弋阳荣庄王朱奠壏九世孙。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享年81岁。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覆亡。八大山人时年19岁,不久父亲患暗疾去世,其内心极度愤恨、悲伤,他便装聋作哑,隐姓埋名削发为僧,隐居山野,以保護自己。“八大山人由皇室贵族沦为落魄遗民,亡国破家之痛,隐于心田,在清朝思想专制极端严酷的情况下,不敢公开发泄,只能转弯抹角地旁敲侧击。画上签名,八大二字连缀,山人二字连缀,写成‘哭之或‘笑之二字,表露了亡国的隐痛。有时在画上题写‘九月十三日,这一天是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之日,用意乃是喻不忘亡国之痛。”[1]
八大山人擅长山水和花鸟画,往往借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立场。他的花鸟画受到陈淳、徐渭的影响并发展出独具个性的大写意画法。他的花鸟画构图惊险怪异,鸟和鱼的动作都很夸张并且造型奇特,画面中的开合极为突出,主题异常鲜明。他的画作笔法奔放中带着含蓄,墨色酣畅淋漓,画面大面积留白,只用极少的笔墨灵巧地发挥了“计白当黑”的妙处,如此的画面布置却也不失气势。虽然笔墨颇少,但其内容的表达丰富,富有趣味性,留给欣赏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另外,他对画作题款和印章的位置和布局也极为讲究,使画作上的每一点在画面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美术及情感表达作用。
八大山人对画面的安排和布局非常独到,这幅《柯石双禽图》是他盛期时的作品,融入了画家很多的心思和巧妙想法。
1 视觉的跳跃
我们在欣赏这幅画的时候,首先会注意到画面最左上方的那只深色的黑鸟(图1)。因为,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现出来形成图形,有些对象退居到衬托地位而成为背景。一般说来,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大,图形就越可突出而成为我们的知觉对象。例如,我们在寂静中比较容易听到清脆的钟声,在绿叶中比较容易发现红花。反之,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小,就越是难以把图形与背景分开,军事上的伪装便是如此。要使图形成为知觉的对象,不仅要具备突出的特点,而且应具有明确的轮廓”[2]。而人们在阅读时的习惯,大致可分两类。以时间为顺序,在东西方文化中,其共性是从原始的从右至左、由上至下,或用其他“犁田式写法”,经长期发展演变才形成今天约定俗成的由左至右、从上至下。不同之处是在东方文化中,常以竖排为主版式。所以,随着观察的深入,我们的视线会很自然的顺着画家事先为我们安排好的观察轨迹游走,当注意力下降到画面中心附近的时候,猛地会发现那只隐藏在石缝树枝间几乎和背景融为一体的浅色小鸟(图1)。正是这一显一藏给观赏者带来了视觉上跳跃的体验。同时,两只鸟不同的动势和注视方向所汇集出的那两条隐藏的线也为视觉上注意点的移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 构图布局的稳定
总的来看,画面的主题在画家用心的安排下,被我们的视觉系统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三个主体(图2)。“众所周知,平衡的构图不一定是对称的构图,平衡是一种心理的体验。”[3]这三个形状虽然差异巨大,而且堆叠方式也不像我们平常所见的那般稳固,但是它们这种组合方式却没有给人丝毫的不稳定感:形状①压在形状②上,形状③将形状②顶在了左侧的边上。形状①的右侧又被右侧的边框“推向”左边,牢牢地压在了形状③的上方,形状③似乎被压进了“土”里,稳稳地插在地上,很好地支撑了形状①和形状②。这种用“奇险”的方式堆叠起来的山石结构在八大山人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但这种堆叠方式如果应用不好会给观者造成画面东倒西歪的感觉。从这里可以看出八大山人在构图布局方面深厚的功力。
3 丰富的对比,巧妙地平衡
该画作最为称道之处在于,虽寥寥数笔,所表现内容却异常丰富。更重要的是,画家不但很好地平衡了画面中各个元素的关系,还让整个画面维持得相当生动。
第一,黑白的对比及平衡。画面左上角的鸟可以看作是一块重色——黑,而中部的白鸟可看成一块浅色——白。一黑一白强烈对比,突出了主角,也给画面找到了平衡。画面的左上角除了那只黑鸟外,只有淡淡的一笔带过的石头轮廓,东西太少,显得很空,右上角更是空白一片,什么都没有。但加上一个重的色块——黑鸟,马上把这部分画面的分量感提了上来,即使右上角完全留白,也不会觉得画面上部空荡。而且,还有效地表现了石头的质感,否则表现上部石头轻飘飘的一笔无法塑造出石头坚硬的质感,给人重量感十足的黑鸟在石头上一压,石头的分量马上就有了。作者在设计黑白对比的同时,对位置安排的把控尤为巧妙,不但将黑白平衡合理化,还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第二,疏密对比及平衡。黑鸟所站的石头故意留出了大片的空白且结构相对简单,而旁边的石头却用了大量的笔墨,还塑造出了复杂的起伏结构。一疏一密的对比,再次丰富了画面。但是,这种安排并没有给人以不平衡的感觉。画家在“白石头”最左侧和下侧交代了几笔重墨,立刻将几乎整块空白的石头向左下压了下来,巧妙地平衡了两块石头的“重量”。同样的手法,也出现在右边石头的底部,左侧的几笔重墨构成的小型三角形不但止住了石头向左侧倾斜的趋势,还增加了石头底部的分量,不会让这块石头显得头重脚轻。
第三,干湿对比及平衡。画家在右侧石头的表面和轮廓线上应用了大量的皴擦和枯笔,与之对比的是左侧石头下部那几笔水淋淋的湿笔以及右侧石头上水感充足的树枝和树叶。一干一湿,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画家在平衡这部分画面的时候在干湿用笔分布面积大小上有所经营,有意将湿笔应用的范围进行控制,而扩大了干笔的范围。湿笔部分笔触集中,颜色重而面积小;干笔部分笔触分散,颜色浅而面积大。如果干湿部分面积相等,形状相近,会让画面呆滞单调。因此,这一小一大,一重一浅,再一次平衡了画面,丰富了内容的表现。
第四,大小对比及平衡(图3)。画家在留白上非常大胆,①部分几乎将整个主体包围,但是左下角的②部分却只占很小的一角,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震撼。而为了让这部分如此大面积的留白显得不那么生硬,画家巧妙地将树枝“刺入”①部分内,并且将整幅画作最亮眼的黑鸟安排在了①部分上部,还将提款加在了①部分的右脚。打破了大面积留白的生硬,还很好地平衡了各方的分量。
《柯石双禽图》用如此之少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活泼生动的画面,表现出异常丰富的内容以及情感,从各个方面都展现出了画家深厚的功力和独到的构思。作为八大山人巅峰时期的样板作品之一,《柯石双禽图》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烟台市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参考文献
[1]李福顺.中国美术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黎炜,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孙纬陶(1988—),男,汉族,山东烟台人,助理馆员,硕士,烟台市博物馆,研究方向:文物保护、文物鉴定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