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剂师到全科医生
2019-06-22曹凯
文/本刊记者 曹凯
主要发达国家分级诊疗体系的形成都有其自身特殊社会历史背景,但都是在本国医疗服务市场博弈中逐步自发形成的。
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国内部分政策研究专家认为可以借鉴英国经验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全科医生(GP,general practitioner)是整个医疗体系的守门人,承接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仅将部分疑难重症患者转诊到公立医院。
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因为专科医生收入更高,大部分医学生趋之若鹜。但是英国似乎是一个例外,将近50%的医生注册为全科医生,似乎不为收入所动。中国全科医生目前在医生群体中的占比在5%左右,更多人选择成为专科医生。
这样的简单对比就看出英国全科医生在医疗体系中的重要性。而且,关注英国新闻的人也会注意,他们不时会采取集体行动,让政府和社会关注自身的权益。
不过,谈到英国全科医生,国内很多观察者更多关注当下的格局,往往忽略全科医生崛起的历史原因。实际上,历史视角的补齐,更有助于认识英国全科医生和分级诊疗体系。
传统药剂师转型
至少在1800年前后,“全科医生”这一词汇还没有出现。全科医生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独立的职业群体。
当时,英国提供医疗服务的大概有三个主要群体。内科医生很早就在伦敦建立行会,2018年是其成立500周年。他们人数虽少,但是大都受过较为严格的大学教育,出身牛津、剑桥等名门,是当时的医学权威。而且,他们主要服务伦敦的贵族和上层社会,也可称为顾问医生(counsultant)。他们琢磨拉丁、希腊古典文献的时间,或许比看诊患者时间还多。
除了内科医生,另外两大群体就是外科医生和药剂师(apothecary)。当时,外科医生、药剂师也建立起了自己的行业协会,更多依赖学徒制培养。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外科医生仅能做一些简单手术,人数并不多。
药剂师是最不容忽视的群体。当时,现代化学制药在欧洲还没有发展起来,药剂师要自己制作药品,有家传师承的“秘方”和“灵丹妙药”。与内科医生服务贵族、上层不同,药剂师主要服务于广大的中下层。
不过,按照当时的英国法律,只有内科医生才有合法的诊断资质。药剂师仅能制作、调剂药品给患者,不能收取医师服务费,靠卖药来补偿自己的收入。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医院和诊所,药剂师似乎更像是坐诊内科医生的辅助人员。不过,因为响应患者需求简单迅速,药剂师其实很受欢迎。
行业格局大致如此,但是事情总是时刻变化的,社会需求变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切事物。随着工业革命完成,英国社会逐渐富裕,居民的医疗消费需求释放了出来。药剂师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收入和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很多“吃不饱”的外科医生兼职做药剂师,增加收入。
而且,在患者需求推动下,上述三个职业的传统边界似乎在模糊化。有数据指出,1834年的时候,英国外科医生协会8536名成员,仅有200人左右是纯粹的外科医生;大量外科医生持有药剂师的资质许可证。
19世纪早中期,药剂师和兼业外科医生在英国的人数规模越来越大。患者支持和收入增长,激发他们不断革新医学观念,不断尝试引入新的诊疗技术,推动医学实践发展。
而且,他们还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参与19世纪英国社会的卫生革命,尤其是在地方下水道、自来水建设,以及传染病防治中出谋划策。他们人多势众,积极参与地方
公共卫生事务,自然也逐渐挤入地方社会的精英圈子。这以前本来是精英内科医生的圈层。
这样一个新的职业群体,将逐渐脱胎为未来的全科医生。随着医疗消费的兴起,这些最接近患者的人,才是英国普罗大众心目中的“医生”,精英内科医生逐步被边缘化。
全科医生崛起
尽管药剂师和兼业外科医生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当时的法律和行业格局依然在阻挡他们自立门户。
当时,内科医生、药剂师和外科医生各有协会,协会的领导者在伦敦精英圈影响力颇大,并不希望彻底打破延续几百年的医疗行业格局。面对行业变局,1815年《药剂师法案》尽管更多照顾到药剂师利益,但依然没有放开“药剂师看病收取医疗服务费”。
于是,一部分医生开始在地方上采取行动,他们本来就在远离伦敦的地方社会拥有更多话语权。1820年,《柳叶刀》杂志创刊,热心推广新技术革命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关注英国医疗服务的转型发展,鼓吹建立新的医学团体。
2015年某天,英国曼彻斯特市维冈镇的一位全科医生正在接诊患者。
他们同一时期开始在地方上建立各种小型医学团体,逐步联合发展成为至今声势颇大的英国医学会(BMA),成为英国规模最大的医生工会。
早年间,一些呼吁医疗改革的人建立“普通医师和外科医生联合会”(the Associated General Medical and Surgical Practitioner)的协会,演变出“全科医生(GP)”一词。1858年,英国立法设立全科医疗委员会(General Medical Council),通过其认证许可的才是合格的全科医生。
同一时期,一直也在给患者看病抓药的化学家药商,逐渐转型为现代意义上的药师(pharmacist),化学药品时代到来,传统药剂逐渐退出市场。19世纪中期,英国的药商和化学家正式成立制药学协会(pharmaceutical society),一直延续至今。
全科医生自立门户之后,“药剂师(apothecary)”一词在英语中也渐渐被人忘却。回过头来看,全科医生崛起并不是依附贵族和上层社会而获得的,也不是政府刻意规划设计的产物。在市场竞争中,药剂师和兼业外科医生们创造的服务,与患者需要高度契合,让精英顾问医生和江湖游医都相形见绌,从而发展起来。英国医学史专家罗伊波特有一本书,专门探讨英国江湖游医问题。
在其极盛时期,全科医生一度占据英国医生数量的80%。这样的优势地位一直持续到19世纪后期。当时,随着技术发展,专科医生不断细分专业化,大量接诊疑难杂症患者,地位不断提升,风头似乎要盖过全科医生。
不过,凑巧的是,英国恰好在1910年前后建立了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全科医生接诊患者,并为其患者预约专科医生服务。医保购买服务,一下子就稳住了全科医生本已动摇的地位。
一些研究者指出,全科医生虽然稳定下来,但是英国专科医生分化在20世纪上半叶要滞后于部分欧美国家。而且,英国至今仍有半数左右的医生注册为全科医生(GP)。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其他国家由专科医生完成的简单手术,在英国却是全科医生的执业范围。
另一方面,部分欧美国家社会保险建立晚于英国,专科医生早已逐渐把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边缘化。比如在美国,家庭医生在医生群体中占比仅在15%左右,初级诊疗则由他们和内科、儿科、妇产科、老年科等专科医生共同承担。这样的分级诊疗格局也是由美国市场环境和社会历史因素促成的。
这样看来,英国的全科医生持续保持自身的特殊地位,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不是那么容易复制借鉴的。而且,一个特别重要的观念就是,主要发达国家分级诊疗体系形成都有其自身特殊社会历史背景,但都是在本国医疗服务市场博弈中逐步自发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