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意义探究
2019-06-21樊阳
樊阳
【摘 要】本文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积极探索重要论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以期能明确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从立志修德、勤学笃实、开拓创新等多个维度全面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习近平青年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4-0018-02
青年们朝气蓬勃,头脑活跃,思想前卫,意气风发,是国家进步的阶梯,民族梦想的未来。从新青年运动的兴起,到战争胜利,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辉煌腾飞,青年都是不可忽视的中流砥柱。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青年对祖国繁荣、民族强盛的重要性,走近青年,鼓励青年,并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成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重要论述是我党的智慧凝练和经验总结,唯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青年的成长成才密切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成就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
(一)青年成才,意义非凡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的实践无数次证明,青年的成长现状,与国家、民族和我党的命运密切相连。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青年团体振臂高呼,奔走救国;到抗日战争时期,广大共产主义青年们奋不顾身,驱除日寇,收复河山;再到改革开放历程中涌现出的道德模范,青年榜样。无不是以广大青年团体为主导,挽救国家和民族于为难之中,在枪林弹雨之中,踏歌而行,在内忧外患之下,勇往直前,以鲜血和汗水换来国家的繁荣与民族的崛起。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需要千千万万的青年前仆后继,全程参与。从这个角度来看,广大青年是中国梦的践行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人,是时代大浪下的弄潮儿,青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凡的时代意义。
(二)高校为炉,锻造人才
高校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摇篮,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我们要积极发挥高校在青年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让人才价值最大化。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和“扣子论”等言论,并在2016年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不仅明确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也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高校的育人工程之中,让人才培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来进行。通过思想引领,知识传播,师德建设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与人才培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强党史、国史、改开放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坚持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播的齐头并进,让广大青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信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三)勉励青年,追求卓越
习近平总书记以战略性的眼光,多次强调青年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地关注广大青年的培育和成长。不仅出席了多项关于青年的活动,在数个公开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呼吁各方共同关注、呵护青年的成长成才;而且走近青年群体,给不同行业的青年代表回信,与青年敞开心扉,畅谈理想,以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經历作为载体,鼓励并启迪广大青年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努力学习,力争上游,深入基层,甘于奉献。这些言语意味深长,充满哲理,犹如一盏明灯,为广大青年照亮前行的道路。在2018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鼓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练就扎实的本领、勇于创新和创造、矢志不渝的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随后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召开座谈会时,又明确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鼓励广大青年在时代大潮之中修身立己,建功立业,一展自己的雄心报复,成就自己的非凡人生。这些经典言论都是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中的精髓,为广大青年拟定了最正确的成长路线,号召青年们坚定社会主义思想立场,以钢铁般的意志严格要求自己,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强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四)破除陈规,彰显创新
创新不仅事关国家发展的全局,也是青年成长的的主要依靠,是改革开放40年取得巨大成功所积累下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明确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一“三惟”理论的提出是对创新重要性的最好阐释。习近平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1]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青年能具有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进步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要坚持学以致用,不断创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二、以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是我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以时代发展需求为支撑,以“两个一百年”目标为动力,发展而成的思想体系,对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更大的指导价值。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探讨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驱策青年立志修德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各类信息充斥着网络,对广大青年的思想价值观造成巨大冲击,在不良思潮的腐蚀下,大学生极易产生思想和心理问题,最终误入歧途。因此,青年的成长成才需要明确的价值引领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梦是新时代的奋斗目标,是赋予广大青年的时代责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练而成的思想精髓,是社会主义理念的缩影,通过将中国梦的民族目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广大青年的思想引领,有助于端正大学生的思想与心态,凝魂聚气,巩固根本。因此,高校管理者应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理想培育的思想之源,将个人学习奋斗与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伟大理想相融合,不断培育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伟大品格。一是以党建为龙头,积极创新党建教育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推行学生党建工作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拓展党建工作进社区、进网络,提升党建活动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充分利用朋辈示范效应,培育、发掘一大批优秀学生党员骨干和优秀学生党支部,把信仰的力量注入到大学生的心里[2]。二是着重打造立体化思政类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校、院、班三级平台的各自优势,依托“形势与政策”课平台解读时事热点、分析立场观点,从学生关切人手、从社会热点入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细、讲透、讲实。三是培育和创造全息化的育人环境,积极响应育人场域的多元化。要做到更好地引导和影响学生,就必须要把视线对准学生所在的一切场域——社团、社区、网络、各类校园文化等[3],创设多种手段和载体,增强各个平台之间的互通和联动,开发和设计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的主题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二)提倡“追求卓越”,积极构建勤学笃实的良好风气
高校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广大青年只有具备勤学笃实的精神,才能做到以知为践,知行合一。追求卓越是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高校青年明确了成长目标。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高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也要重视学风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建立针对学生个体的学业评价、班级学院的学风评价等内容的综合性评价体系,评估结果与奖学金、助学金、班级优劣评定、优秀学生评选等直接挂钩。坚持奖惩分明的基本原则,严肃校风校纪,积极构建勤学笃实的学习氛围,为广大青年学习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关注青年健康成长,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所在,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理应成为创新创业的根据要地。为了鼓励大众创新,我国政府提出了“双创政策”,为高校青年人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和可能性。基于此,高校应该积极发挥引路人的作用,为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广大青年,搭建广阔完善的创新服务平台。逐步探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聚合多方育人资源、充分借用学科交叉,逐步完善政策扶持,努力强化开放共享,将原有的实践育人工作向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推进。学校应建立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构建多元开放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各类创新竞赛为龙头,广泛开展学生创新培训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生创新领军人物;通过软硬件建设打造具有创业归属感的特色众创空间,创立创业项目库、人才库、导师库,进一步推进学校创新创业优质平台的建设,将教学、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人才启蒙—培育—孵化的育人体系,激励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努力迈开创新的步伐,勇做时代的弄潮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是符合当今时代背景的一种教育理念,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有重要意义。高校应该以此为引導,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驱策青年立志修德;提倡“追求卓越”,积极构建勤学笃实的良好风气;关注青年健康成长,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江燕,江茂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社会思潮 的多维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5).
[2]熊晓燕,何润霞,申捷.推进“中国梦”教育进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2014,(8).
[3]林培雄,王玉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在实践[J]. 求是,2013,(10).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