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研究
2019-06-21吴国芬
吴国芬
摘要:消费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是解决居民整体消费提升的关键问题。本文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建立数据模型等实证分析海北州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趋势和变化规律,探讨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其趋势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民族地区;海北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促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笔者选取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北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作为研究题目,旨在探寻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在当前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地区之间发展的差异性。
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目标,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据此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行了具体部署。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无疑就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农业强,则中国强;农村美,则中国美;农民富,则中国富。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包括所有地区、所有民族的共同目标,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无疑也是这一宏伟蓝图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讲有这样几点:
一是消除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条件。消费结构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富裕程度,也是衡量经济发展好坏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我国民族地区面积占全面总面积的60%以上,且地域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总体发展质量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在农村居民收入以及消费结构等方面也具有明显差异。如何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找到促进区域内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切实推动农村居民整体消费结构升级,是消除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抓手,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条件。
二是拉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民族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地理优势以及人文环境等,可以成为拉动内需、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内生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扩大社会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进而拉动地区经济科学发展,地区经济总量合理增长。消费结构变化与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层次的提升,对高层次消费品的需求必然随之增加,产业结构为满足这部分需求而发生改变,从而使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形成良性互动。
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居民消费结构又称微观消费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用各项消费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它是反映居民生活消费质量变化状况、居民消费动向变化以及构成合理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还反映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与消费倾向。消费结构涵盖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健康合理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结构,能够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程度,也是衡量小康生活的重要标准之一。消费需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动力,而我国大部分消费问题来自农村,其中民族地区最为突出。因此,解决好消费结构升级问题,是通向小康之路的重要基石。
二、海北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海北州位于青海省境内东北部,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适宜畜牧业生产和种植青稞、油菜,是青海省主要畜牧业基地和油菜基地之一。截至201 6年,海北州年末户籍总人口29.5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0.87万人,占到总人口的70.54%。2011-201 6年间,海北州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年均增速15.3%。本文根据《海北统计年鉴》《海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数据,对海北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消费结构升级状况做一分析。
(一)海北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状况(2001-2016年见表1,表2)
食品消费支出。从表中可以看出,海北州农村居民在食品消費支出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情况下,食品消费的比重却在生活性消费支出中逐年递减,从2001年的48.39%降低到了201 6年的35.83%。根据恩格尔定律,用于食品支出的比例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越少,则表示富裕程度越高。海北州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由2001年的48.39%下降到2016年的35.83%,食物支出占比逐步下降。
居住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是农村居民生活性消费支出中的主要消费。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牧区定居点”等政策的推进,海北州农村居民用于居住方面的支出也慢慢减少。2016年,海北州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住房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12.20%,由15年前占总支出比例的第二位降至第四位。
医疗保健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在15年间变化比较大,由2001年的人均91元增加到2016年的1119元,增加了1028元,年均增速达18.21%,增幅占家庭人均总消费支出的首位。2006年起,国家在农村逐步开始推行和普及新农村医疗保健保障体系,解决了广大农村居民对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后顾之忧,农村居民在完善的医疗保障下,对于医疗保健消费不存在顾虑。医疗保健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提升,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已经步入以享受型消费资料为主导的消费结构。
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海北州农村居民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从2001年的42元,发展到2016年的572元,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文教娱乐及服务消费比重也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从2001年3.56%上升到201 6年的6.77%。这标志着以享受型消费为主导的农村消费结构已经形成。
交通通信支出。2001-2016年,海北州农村居民交通通信消费呈现出持续增长势态,从2008年起,进入飞速增长时代。2001年,消费支出为81元,2004年超过1 00元,到了201 6年达1512元。交通通信消费比重从2001年的6.86%上涨到2016年的17.9%。伴随着科技发展,城乡居民家庭拥有的计算机和移动电话更新换代加快,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
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2001年为52元,2007年超过100元,2011年超过200元,2016年超过400元,比重始终保持在3.5%-5%之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国家家电下乡等政策补贴下,农村居民逐步更新家庭耐用品,追求更高的档次和质量。
海北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数据告诉我们,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富足。同时,与国家要求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一是消费结构层次较低。2016年海北州农村居民在食品、交通、通信、医疗和居住四类生活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为79.18%,而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商品服务支出均不超过10名。并且,海北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仍然以食品和居住支出为主,生存资料的消费比重较高,而发展资料与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低。海北州农村常住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与青海省平均水平仍有差距。2000年,青海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218元,比海北州多42元。到2015年,青海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到8566元,比海北州多628元。此种情况是在国家取消农业税、实施农业补贴等政策后,海北州农村居民收入获得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存在的差距,如果进一步看彼此消费层次的话,低层次消费则是海北州农村居民的突出特征。
二是服务性消费比重较低。服务性的消费主要包括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和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随着海北州经济发展,凭借自身优势与综合实力,农村居民收入有了大幅提高,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但从总体来看,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仍然较低。2016年,海北州农村居民的3项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总和仅为13.6%,远不如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
三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较大。长期以来,海北州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较大,增长速度与增长幅度大不相同,致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居民主要消费种类为食品、交通、通讯和医疗,而城镇居民主要消费种类为食品、交通、通讯和居住。在食品消费方面,农村居民的消费比例为35.83%,比城镇居民高出4.46%。此外,在服装、住房、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商品方面,城镇居民的消费构成均高于农村居民。
四是恩格尔系数仍然较高。2016年,海北州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83%,而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海北州高出5.73%。目前,全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已经步入富足阶段,海北州处于相对富裕水平,可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情况并不乐观。而且,恩格尔系数城乡差距明显。2016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36%,比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低4.47%。海北州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偏高折射出的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处于低端水平,消费结构还不太合理。
(二)海北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状况
1.收入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2010年与2016年相比,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843元增长到26828元,增速达69.3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813元增长到10735元,增速高达123.04%。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在缩小,但绝对收入差距达16093元。实际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很大,城乡未能协调发展。
消费结构升级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消费中,从主要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逐渐上升到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为主。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收入是其生活的基本保障,当收入较少时,其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服装和住房等生存資料上,特别是食品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层次较低,消费结构较为单一和集中。因此,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满足农村居民需求层次方面。
2.城市化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海北州城市化水平整体呈现平稳中缓慢增长态势。从2010年起,增长速度加快,2016年达29.45%。随着海北州城市化的发展,其产业结构也呈现出非农化发展趋势。2016年,海北州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82.3%,海北州产业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海北州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一方面,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可能,并获得报酬,增加家庭经营收入,进而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城市化发展能够为周边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收入。完善的网络功能能够辐射带动周边农村流通业发展,使商品快捷地进入农村市场,有效降低农村居民的消费成本。城镇较为完善的信息散播渠道,缩短了城乡距离,避免了生产与销售的盲目性。
3.消费潜力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目前,海北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主要是“基本生活需要型”,但从社会发展趋势讲,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一定改变,当农村居民“温饱问题”彻底解决后,消费意愿会发生改变,食品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将逐步减慢,交通、通信、医疗、教育、文化娱乐以及住房和生活用品的消费支出会以较快速度增长,并开始向“享受型”消费结构偏移,但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量变积累过程。
三、海北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路径
(一)调整收入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1.促进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海北州农村劳动力输出逐年递增,非农就业成为现今青壮劳动者的首要选择,但是由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致使其无法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基于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农村居民专业技能培训,以提升其适应社会的竞争能力,在就业中更有优势,获得更多收入。随着海北州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给予农民工的报酬也越来越高。在待遇接近的情况下,农村居民更愿意选择在家乡就业。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给予本地企业发展更多的支持,促进农村居民的就地转移。
2.促进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农牧民收入不平衡,主要受地理位置、主导产业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一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牧业区普遍高于农业区。刚察县和祁连县,畜牧业较为发达,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2864元和12345元。门源县作为青海省主要油料产地,201 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9646元,二是产业突出的普遍高于产业不突出的。祁连县地理环境优越,紧紧依托项目走集约化经营和“订单农业”等路子,不断发展特色养殖业、种植业,促进了农民增收,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并着力开发祁连特色产业,包括“东方小瑞士”旅游线路以及祁连玉文化特色产业和良种奶牛繁育生产基地建设等。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45元,高出全州农牧民人均收入1610元。三是高海拔地区的普遍高于低海拔地区的。门源县平均海拔在2866米,年平均气温5。C,山、台、丘、沟、谷、川、滩兼有,农牧产品有油菜、青稞、小麦以及马铃薯和浩门马、牦牛等。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46元,低于全州农牧民人均收入1089元。四是综合经营好的普遍高于纯种养的。农牧民中从事经商、跑运输、搞规模种养的农牧户,有的家庭年收入突破万元,而有些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2000元。基于此,需要政府结合实际调整种植结构与养殖结构,并且主导建立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结合区域内优势资源,形成有特色产业的农业专业化布局,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同时,随着城镇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乡村旅游成为热门消费形式。海北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可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渠道,促进农村居民多元化增收。
3.促进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为改善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中低收入阶层进行更高的转移支付补贴,并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中低阶层收入。另一方面,在充分了解和分析中低收入阶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给予专业的经营技术指导和金融贷款帮助。通过各种方法,促进中低收入阶层增收,进而推动农村居民收入的整体增长。
(二)优化产业结构,满足农村居民需求
1.推动区域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根据海北州不同区域的农业资源情况,以五大功能区划分为依托,在保护当地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带和农产品加工集聚地。实现优势资源高效利用,进而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祁连县是以生态发展为目标,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但是畜牧业生产条件突出,牛羊肉产量均居全州前列。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开发绿色食品,形成与超市对接以及为农户提高产、供、销服务,以满足农村居民对产品质量要求以及产品种类多样化的需求。
2.发展多样化消费品及服务。随着收入增加,农村居民购买力也会随之增加,但是目前的产品结构并不能满足农村居民需求。因此,在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模式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农村的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
3.促进服务性行业发展。推动服务行业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目标之一,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之一。海北州第三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在总产值中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而农村服务行业发展更是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该根据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供针对农村消费服务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三)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农牧区消费环境
1.加大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流通业发展是促进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载体。在现行经济体制下,农村流通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之间是相互促进与制约的关系,流通业发展的程度影响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实现。就海北州而言,这一问题表现更为突出。为此,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流通业建设,改善农村公路、邮政、通信等设施环境,以此带动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
2.加大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力度。根据海北州的具体情况,改造农村贸易市场,培育具有完善功能的农牧产品批发市场,推动农业经营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者大型连锁超市之间建立直接的采购基地,减少流通环节带来的成本。要积极完善农牧产品贮藏、配送和检测系统,使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牧产品能够快速流向城镇市场,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要进一步规范农牧区流通秩序,加大监管力度,消除监管死角。在海北州,特别是偏远牧区,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牧民在文化、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辨别真伪能力较差,很容易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了消费信心。政府相关部门在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的同时,更要从加强监管入手,提高对不法商人的惩罚力度,依法规范和维护商品流通市场秩序,为农牧民群众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升级。
3.提升农牧区信息化建設水平。信息化发展能够让农牧民更快捷、便利地了解到最新资讯,是引导民众消费观念转变的重要宣传平台。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必须有技术和基础设施支撑。目前,海北州一些偏远地区,这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与城镇的差距还非常突出,更不要说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了。农牧区信息化建设水平关系到城乡之间的信息流动。海北州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布格局,阻碍着城市与农村、城市与牧区之间的信息往来,城市先进的思想与消费观念难以传到农村或牧区。近几年,国家实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极大地改变了城乡发展格局,增强了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力、影响力。同时,农村人口外流使其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回流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城市化建设拉近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打开了信息传递的通道,如此一来,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有着巨大的冲击,能够逐渐的改变原有的传统思想,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
4.加大农牧区基础教育投入力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惯式,优化人的生活方式。基础教育是教育体系或教育链中的基础工程,是提升一个群体、一代人甚至一个民族思想观念的“基础”。通过教育,可以让农牧民群众在保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拥有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思想意识,包括现代生活观念、消费观念。这就需要在完善农牧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硬件上和保证基层教师数量与质量软件上下功夫,这才是治教之本。政府要针对农牧区实际以及教育发展中的特殊性问题,加强对基层教师的培养,完善基层教师奖励机制与保障机制,让更多优秀的教师愿意到基层并留在基层。
(四)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随着海北州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农牧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和草场资源,使其收入无法得到保障,再加上医疗、养老等诸多不确定的影响使农村居民更愿意把收入用于存蓄,以备不时之需,而不愿意消费。因此,若要刺激农村居民进行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就必须完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
1.完善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目前,农村居民普遍存在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高额的医疗费用增加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压力,使其消费倾向与消费欲望锐减。此外,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守村民考虑养老问题,节省开支,为今后养老作打算是一种普遍想法和生活方式。基于此,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积极整合财政资源,加大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应尽快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与养老保障制度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制度平等及资源共享。
2.逐步建立农村居民非农就业保障制度。非农就业保障包括: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与失业救助制度。工资收入己成为农村居民收入重要来源,拖欠农民工薪水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在就业过程中属于弱势群体,失去土地后只能选择非农就业,一旦失业,其更加难以生存。所以,政府部门还应该逐步建立农村居民失业救助制度,为其失业后的过渡期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3.加大对农村居民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较大,中低收入阶层农村居民生活较为困难,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提高最低救助补偿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符合条件的低收入阶层都能纳入补助范围之内。其次,要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保障资金能够切实用到每一个需要的农村居民身上,使救助制度透明化和规范化。